成禮明
慢性泄瀉的治療體會
成禮明
慢性泄瀉;治療
慢性泄瀉往往是由急性泄瀉失治或遷延日久而致, 臨床往往伴見倦怠乏力, 面色少華, 或形體消瘦, 浮腫氣怯等脾虛癥狀。作者根據(jù)臨床不同表現(xiàn), 分別采取益氣健脾、溫腎健脾、疏肝健脾等法, 其效靈驗, 現(xiàn)敘述如下。
癥見形寒肢冷, 便溏或滑脫不禁, 完谷不化, 或五更腹瀉, 腸鳴, 瀉后則安, 苔白滑, 脈細弱。治宜溫腎健脾, 澀腸止瀉。方選四神丸加減。
患者, 男, 60歲, 2014年1月12日初診。因飲食不節(jié)罹患慢性泄瀉10余年, 時輕時重, 反復發(fā)作, 初服黃連素之類等藥可奏效, 但停藥即發(fā), 晨起即泄, 形寒肢冷, 形體消瘦,面色少華, 舌質淡苔薄白, 脈沉細。證屬脾腎陽虛。治宜溫腎健脾, 固腸止瀉。方選四神丸加減:吳茱萸12 g, 補骨脂12 g,五味子12 g, 肉豆蔻12 g, 白術15 g, 茯苓18 g, 訶子15 g, 肉桂6 g, 1劑/d, 水煎早中晚飯后溫服。連服20劑, 大便成形, 精神轉佳, 飲食增進。繼服10劑諸癥悉除。隨訪至今, 病未復發(fā)。
癥見郁悶不舒, 或性急易怒, 腹脹腸鳴, 腹痛即瀉, 瀉后痛減, 得矢氣脹緩, 苔薄白, 脈弦細。證屬肝郁脾虛。治宜疏肝健脾。方用痛瀉要方加減。
患者, 女, 42歲, 2012年12月21日初診。因情志不遂誘發(fā)泄瀉4年余, 腹痛腹脹, 大便日行3~5次, 溏而不爽, 夾有黏液, 瀉后痛減, 食少, 胸悶噯氣, 苔薄, 脈弦細。證屬肝郁脾虛。治宜疏肝健脾。方用痛瀉要方加減:炒白芍30 g,白術18 g, 陳皮12 g, 防風6 g, 茯苓30 g, 山藥18 g, 柴胡9 g,升麻6 g, 制半夏12 g, 1劑/d, 水煎早中晚飯后溫服。服藥6劑,癥狀大減。繼服10劑病已痊愈, 隨訪年余, 病未復發(fā)。
癥見怠惰嗜臥, 食欲不振, 形體消瘦, 腸鳴腹瀉, 稍進油膩之品誘發(fā)加重, 舌質淡, 苔白體胖, 脈細弱。證屬脾胃虛弱。治宜益氣健脾。方選參苓白術散加減。
患者, 男, 51歲, 2013年8月16日初診?;颊?年前因飲食不節(jié)引起腹瀉, 日行3~4次, 稍進油膩之品誘發(fā)加重,經(jīng)多方醫(yī)治乏效??滔拢焊篂a腹脹, 日行4~5次, 大便稀溏無膿血及黏液便, 形體消瘦, 精神疲憊, 飲食不振, 舌質淡苔白, 脈細弱。證屬脾胃虛弱。治宜益氣健脾。方用參苓白術散加減:白術12 g, 黨參18 g, 白扁豆18 g, 山藥15 g, 木香9 g,車前子15 g, 茯苓30 g, 大棗12 g, 炒三仙各20 g, 1劑/d, 水煎早中晚飯后溫服。連服20劑, 病已痊愈。
慢性泄瀉患者由于脾胃功能虛弱, 消化吸收功能甚差,在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 不可忽視對患者的飲食指導, 大凡生冷、粗硬、刺激性食物皆當忌之。
2014-06-19]
402295 重慶市江津區(qū)石蟆中心衛(wèi)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