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曉輝
支氣管擴張是指一支或多支近端支氣管和中等大小支氣管管壁組織破壞造成不可逆性擴張。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疾病,是由于支氣管及其周圍肺組織的炎癥損壞管壁使支氣管變形及持久擴張[1]。臨床治療要控制感染,改善氣流受限,處理咯血,清除氣道分泌物,對臨床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支氣管擴張患者60例臨床治療及護理療效滿意,現(xiàn)分析如下。
本組收治的60例支氣管擴張患者,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齡25~81歲,平均53歲,病程8~15年,平均18.7年。住院天數(shù)10~25 d,平均17.5 d,臨床治療效果滿意。
2.1一般護理 保持清潔、舒適的環(huán)境,室溫維持在18℃~20℃,濕度在50%~60%。急性感染時或咳血者應臥床休息,癥狀不重者可適當活動。劇烈、頻繁的咳嗽應注意休息,保持舒適體位,如患者能耐受,盡可能讓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并注意脊柱盡量挺直以利肺部擴張。
2.2病情觀察 觀察體溫、咳嗽、咳痰或咳血的情況,記錄痰量、顏色、黏稠度、氣味等。大咳血時觀察患者咳血量、次數(shù)、有無窒息表現(xiàn)、監(jiān)測生命體征。
2.3飲食護理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食物宜溫涼,大咳血時暫禁食。采取各種措施增進患者食欲,食物要多樣化,避免偏食,給予含鐵豐富的飲食以糾正貧血。保證足夠入量,在無攝水禁忌證的前提下,每日飲水量應在1500 ml以上,以利于稀釋痰液。保持大便通暢,以防因用力排便腹壓升高而再次引發(fā)咳血。
2.4藥物護理 遵醫(yī)囑合理應用抗菌、祛痰、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使用過程注意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冠心病、高血壓患者及孕婦忌用垂體后葉素。年老體弱、肺功能不全者慎用鎮(zhèn)靜劑和鎮(zhèn)咳藥,以防發(fā)生呼吸抑制導致呼吸衰竭或使血塊咳出不暢致使窒息。
2.5體位引流的護理 告知體位引流的目的、過程和注意事項,監(jiān)測生命體征和肺部聽診,明確病變部位。根據(jù)身體評估時濕啰音集中的部位、X線胸片顯示的病變部位以及結合患者自身的體驗(何種姿勢有利于咳痰)來確定引流體位。體位選擇應使病變部位處于高處,引流支氣管開口向下,以利于痰液流入大支氣管和氣管排出,如對于下葉后基底段者應采用頭低腳高、俯臥位。定期翻身也有一定的體位引流作用。引流前應給予超聲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引流同時輔以胸部叩擊以促進痰液的排出。根據(jù)病變部位、病情和患者體力情況,引流通常在餐前進行。體位引流過程應有護士或家人協(xié)助,并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有呼吸困難、紫紺、面色蒼白、心悸等表現(xiàn),應立即停止進行。引流后注意適當休息,并給予清水或漱口劑漱口,去除痰液氣味,保持口腔清新,降低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2.6咳血窒息的搶救 咳血窒息是咳血致死的主要原因,要嚴加防范,積極搶救。立即取頭低腳高俯臥位,臉側向一邊,避免血液吸入引起窒息。輕拍背部有利于血塊排出。取出假牙,并迅速挖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血塊。囑患者不能屏氣,以免因喉頭痙攣阻止血液排出形成血塊而引發(fā)或加重窒息。無效時可行氣管插管,用帶側孔鼻導管吸出積血,或者氣管切開[2]。采用硬質支氣管鏡,局部注冰水,用細長條紗布或Fogarty管堵塞。咳血后,協(xié)助患者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舒適,防止因口腔異味刺激引發(fā)再次咳血。及時清除衣被上的血跡,以穩(wěn)定患者情緒。
2.7支氣管造影的護理 造影前向患者講解檢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解除顧慮和緊張情緒,取得合作。術前4小時禁食禁水,做碘過敏試驗。術后待咽喉反射恢復后再進食,以防引起嗆咳誤吸,還應做深呼吸、咳嗽,以促進造影劑的排出。
2.8心理護理 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與疾病和自我護理相關的知識,保持樂觀,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鼓勵同種病患者之間進行交流成功經(jīng)驗,保持情緒穩(wěn)定,放松心情。增加其對疾病治療的信心,盡快康復。
通過臨床護理工作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效的咳嗽、排痰,不出現(xiàn)痰液阻塞呼吸道的現(xiàn)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能訴說發(fā)生窒息的原因、表現(xiàn)及預防措施,避免發(fā)生窒息。住院期間避免發(fā)生醫(yī)院內的交叉感染。盡快消除緊張、焦慮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護理重點是預防呼吸道發(fā)生反復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時控制,促進痰液引流,防止病變進一步發(fā)展。
[1] 葉任高.內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44.
[2] 尤黎明,吳英.內科護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