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靜
(山東省鄒城市中醫(yī)院,273500)
2011年1月~2012年12月,筆者用伸筋祛瘀湯治療高血壓性眩暈40例,取得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70例均為我院內(nèi)科門診患者,根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中高血壓性眩暈診斷標準確診,顱腦CT排除腦梗死及腦出血。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42~66歲,平均49.5歲;病程最長9年,最短7d,平均3.7年。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41~66歲,平均48.8歲;病程最長8年,最短8d,平均3.6年。兩組均為輕、中度高血壓患者。
對照組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每天2次,每次10mg。
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的基礎上,加服伸筋祛瘀湯:伸筋草15g,制何首烏15g,白芍10g,山藥10g,熟地黃10g,山萸肉6g,石斛10g,當歸10g,川芎10g,全蝎4.5g,水蛭6g,地龍6g,蜈蚣3g,炙甘草3g,冰片0.1g(沖)。每日1劑,水煎400ml,分早晚2次服用。
兩組均10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療效標準[2]:治愈:眩暈及伴隨癥狀消失,血壓趨于正常范圍。好轉:眩暈基本消失,血壓稍高,能堅持工作或勝任家務。未愈:癥狀無改變,血壓下降不明顯。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40例,治愈27例,好轉10例,未愈3例,總有效率92.5%;對照組30例,治愈13例,好轉11例,未愈6例,總有效率80.0%。
眩暈是臨床常見病,由高血壓引起的居多,其病因多為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或肝陰虧虛、肝火旺盛。上述因素均可煉液成痰,痰阻成瘀,風、痰、瘀上蒙清竅而致眩暈,臨床所見多為虛實夾雜證。《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薄兜は姆āゎ^眩》則指出:“無痰不作眩?!薄毒霸廊珪ゎ^眩》強調(diào):“無虛不作眩?!迸R床上多以肝腎陰虛,風陽上擾,上犯清竅,風痰瘀阻,腦髓不充,清竅失養(yǎng)而發(fā)為眩暈[3]。我們本著“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以滋陰熄風、補腎祛瘀之伸筋祛瘀湯治療[4]。方中制何首烏、伸筋草補益肝腎、祛風通絡為君;白芍斂陰柔肝,山藥健脾和胃、養(yǎng)陰補腎,熟地黃養(yǎng)血滋陰,山萸肉補益肝腎,石斛養(yǎng)胃生津、滋陰益腎,共為臣藥;當歸活血,川芎活血行氣、祛風通絡,全蝎、蜈蚣熄風通絡,水蛭破血逐瘀,地龍清熱平肝、活血通絡共為佐藥;炙甘草健脾益氣,緩全蝎、蜈蚣、水蛭藥性之急,冰片開竅醒神,且能引諸藥入腦,共為使藥。全方以滋陰熄風、補腎祛瘀為主,佐以健脾之品,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使風熄而瘀散,眩暈漸愈。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4.
[2]王靜靜,龍俊杰.中醫(yī)臨床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47.
[3]王永炎 .中醫(yī)內(nèi)科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7:119.
[4]李偉,鐘同華,王光菊,等.伸筋祛瘀湯為主治療急性腦梗死45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7,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