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士葉 武新莉 代利慧
(山西省晉中市第二人民醫(yī)院,030800)
健康教育是責任制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護理為滿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賦予護士的重要職責,隨著護理健康教育的不斷開展,該項工作越來越受到行業(yè)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得到社會的承認和患者的認可。
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1]。實際上,臨床健康教育本身就是護理工作的組成部分,許多護理目標都是通過健康教育來完成的。在骨科護理中如何利用有效時間進行臨床健康教育,可因人、因時、因地、因需靈活掌握,在有限的時間內既完成護理任務,又進行了臨床健康教育。
在日常骨科護理工作中,護士對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以下9方面的內容。
入院教育是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礎內容,包括病室環(huán)境、工作人員、住院須知、消防安全等,目的是使住院患者盡快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康復。但對急診患者來說是不能按常規(guī)進行入院教育的,如開放性骨折的患者,入院宣教的內容應先告知急診手術前準備,化驗檢查的意義,禁飲食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患者合作,積極進行術前準備。
對凡有活動能力的患者,都應鼓勵其適當的活動和休息。對需要臥床的患者,也應指導其做力所能及的床上鍛煉。告知住院管理制度,不得隨意外出、請假,醫(yī)院陪、探視制度等。注意調整臥床休息與睡眠的關系,避免白天睡眠過多而影響夜間休息或造成失眠。
住院患者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健康問題,護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需要幫助患者克服這些心理問題,讓他們能夠安心地接受治療護理措施。尤其是突如其來的外傷造成患者癱瘓或截肢,造成的心理傷害是可想而知的,擔心今后工作、生活,心理壓力很大。適當運用心理防御機制,教育患者提高自我調節(jié)能力,增強心理承受力和對環(huán)境、事實的適應能力。心理防御機制是個體應對挫折情境的一種潛意識的心理適應機制,它通過調整自身價值系統,改變對挫折的認識,緩解內心沖突,減輕負性情緒[2]。
合理適當的飲食有助于疾病康復,護理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疾病給予相應的膳食指導。如特殊檢查患者的飲食,骨折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飲食,不同手術患者的飲食,骨折合并腹腔臟器損傷的飲食指導等。骨折早、中、晚期的膳食指導,骨折患者早期應注意糾正失水,骨折后發(fā)生出血、疼痛甚至休克、失水嚴重。應供給低脂、高維生素、高鐵、含水多的清淡、易消化飲食。菜不宜咸,因鹽能加重傷處組織水腫?;謴推诓∪瞬∏榉€(wěn)定,損傷組織已修復,血運恢復,骨折處開始有骨痂形成,此時應進食含鈣、磷、維生素D較多的食物,因鈣、磷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提高食物中鈣磷的濃度,腸道中鈣、磷的濃度愈高被吸收的也愈多。當血漿中的鈣、磷達到一定濃度時才能發(fā)生鈣化,在骨折處形成骨痂。維生素D能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還能促進骨骼鈣化,加快骨折愈合。尤其是老年患者,維生素D供給量應為青年人的2倍[3]。同時,應忌食含草酸較多的食物,如菠菜、竹筍等,因草酸和鈣可形成不溶解的鈣鹽,而影響鈣的吸收,影響骨痂形成。
藥物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應告誡患者必須遵醫(yī)囑用藥,指導所用藥物的用法劑量及不良反應等,特別是輸液時,應告知患者及家屬,嚴格控制輸液滴數。如早期應用脫水劑20%甘露醇時,滴速應快,不然影響藥物療效,不得自行調節(jié)??诜幉坏米孕性鰷p劑量。如合并糖尿病患者應告知什么時間用藥,特別是注射胰島素的患者,要告知用藥后什么時間進餐,不可不進飲食,避免造成低血糖,出現低血糖有什么表現,用藥不良反應的應急處理等。對應用頭孢類抗生素的患者應告知用藥期間不可飲酒,避免發(fā)生過敏反應,要針對不同個體所用藥物的注意事項進行個別指導。
對需要特殊治療及護理的患者,都應做好相應的教育指導。如對手術患者應做好術前、術后指導,特殊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等,必要時讓患者復述或演示。如術前禁飲食,術前12h禁食,術前6h禁水,但如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認為可以進食雞蛋、餅干或水果等,而影響手術順利進行,一定要告知患者與家屬,凡進口的飲食均不可食用。術后指導各種引流管位置的放置及注意事項,患肢功能位置擺放的要求,翻身的意義,吸氧、心電監(jiān)護的必要性及意義,疼痛的原因及持續(xù)時間和緩解方法等。包括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知識,關節(jié)活動要領,肌肉鍛煉方法,在不同時間(恰當的時間內)均需告知清楚。如功能鍛煉一定要讓患者重復演示直至掌握為止。例如股四頭肌鍛煉,如果不指導患者如何抬腿,保持多長時間,怎么肌肉才能達到收縮與放松狀態(tài),是起不到鍛煉效果的,并要講明鍛煉的目的,才能使患者積極主動地進行功能鍛煉。
是防范患者發(fā)生意外傷害的有效方法,如高危褥瘡的護理措施及注意事項,高危跌倒、墜床的防范措施及注意事項,院外褥瘡的發(fā)生原因、護理措施及注意事項。消防安全、防火、水電安全知識、突發(fā)意外逃生路線、安全通道位置等。
病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病人達到知、信、行。知:讓病人知道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識、檢查、治療的目的及護理要點。信:護士用豐富的知識幫助指導病人,讓病人感到護士可信,并形成一種信念。知識一旦變成信念,就支配著人的行動。行:利用護士的影響力指導病人,病人將護士交給的知識付諸行動。調動病人積極參與護理活動,提高自我護理保健能力,增進病人的疾病知識,從而改變病人的行為,最終促進病人的康復。
患者住院基本恢復健康后,在出院前護士應給予出院指導,以鞏固住院治療及健康教育效果,進一步恢復健康。出院指導應注意康復鍛煉及預防疾病再次發(fā)生的指導,如股骨頸骨折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的患者出院指導,包括如廁指導、髖關節(jié)應保持的角度,髖關節(jié)應保持外展15°~30°,床上屈髖≤45°,床旁屈髖≤90°,且不可坐低凳,蹺二郎腿和坐位穿鞋,防止髖關節(jié)發(fā)生的脫位,上、下樓梯的方法,上樓是先好腿后壞腿,下樓是先壞腿后好腿,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活動、休息、功能鍛煉、飲食指導、康復計劃、預防再復發(fā)或損傷的自護措施及注意事項、復診時間,留取隨訪聯系電話等。
病人在住院期間接受了臨床護理健康教育,獲得了自己疾病相關知識,培養(yǎng)了良好的健康觀念,并在住院以及出院后有意識地采取了有利于身體康復和預防疾病再次發(fā)生、發(fā)展的健康行為,印證了護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4]。健康教育是我國衛(wèi)生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醫(yī)改中公共衛(wèi)生服務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應緊跟改革步伐,做好護理范疇的每項工作。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及行為干預,幫助患者掌握疾病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系統教育活動[5]。改變不良行為,消除危險因素,提高患者肢體功能鍛煉的認知及自覺性,積極進行康復鍛煉,從而提高患者日?;顒幽芰?。
[1]呂次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2-5.
[2]張向榮,彭昌孝,袁貴.心身疾病負性情緒與心理防御機制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9(4):83-85.
[3]郭紅衛(wèi).營養(yǎng)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93.
[4]袁劍云.護理結局分類(NOC)[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6:1.
[5]王慶春,張雪霞.健康教育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4):4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