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強
更多地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過程的生成,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成為新課改之后漢語教學一個重要特點。漢語教學是在民族地區(qū)進行的有自己特點的第二語言的教學。在漢語教學中,課件以其多維的視聽效果、豐富的信息量、良好的情景創(chuàng)設等優(yōu)點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那么,在民族地區(qū)的漢語教學中,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充分體現(xiàn)漢語教學的基本理念,研究好學情,體現(xiàn)課件的針對性
漢語教學屬于第二語言的教學,提高學生的漢語素養(yǎng)是其終極目標。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漢語教學必須把工具性放在第一位,在教學過程中,應把重心放在學生漢語的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上。鑒于以上漢語教學的目的,漢語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充分考慮漢語教學的這一特質(zhì)。同時,漢語教師在制作課件之前,要有充分廣泛的調(diào)研,深入的分析,把握好課件面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這樣,制作出來的課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這就必須反對兩種不良傾向,一種照搬其他地區(qū)高中新課改的課件教學模式,按照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來為學生備課;更有甚者,把相同內(nèi)容的課文的課件原封不動地“引進來”,沒有任何刪節(jié)和修改,作為學生的學習課件。另一種就是在教學難度上降低等次,按照其他地區(qū)初中語文教學的要求來制作課件教學。兩者的錯誤之處在于:擯棄了具體的教學情況,沒有體現(xiàn)漢語教學的特殊性。他們不了解漢語教學的真正目的,不熟悉或者忽視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閉著眼睛捉麻雀,想當然地思考問題,把本來應該有針對性的課件做成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其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這些“看起來不錯”的課件實質(zhì)上形同虛設,在教學中,起不了多少作用。
二、漢語課件制作要體現(xiàn)簡約性、直觀性原則
總體來說,學生在學習漢語過程中,城市學生漢語水平相對較高,基礎也較好。有些學生,尤其是農(nóng)牧區(qū)學生,接觸漢語的時間較短,有的是從初中才開始學習漢語,并且有些地方是用民族語言來講授漢語,這就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了他們漢語水平的提高。所以,他們的漢語水平總體不高,并且體現(xiàn)在個體上呈現(xiàn)出參差不齊的特點,漢語基礎也就相對薄弱了。再者,由于漢語和民族語言在表達方式、特點上固有的差異,比如語序的不同、日常表達方式的差異,給學生學習漢語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理解難,掌握更難。所以,漢語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盡量考慮到這些因素,力求使?jié)h語課件直觀、簡約地展示出來。
為了能更好地體現(xiàn)簡約、直觀的原則,漢語教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考慮。一是在制作課件的時候,一般情況下,一個課件只突出一個中心,簡化整體內(nèi)容;二是課件的結構要清晰,沒有太多的分支和延伸;三是在語言的使用上,力求簡潔明了,不提倡使用太多的修飾成分。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直觀的呈現(xiàn)原則,漢語老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要著重考慮以下因素。首先是課件呈現(xiàn)的內(nèi)容要直觀,盡量減少那些沒有必要的、要經(jīng)過反復思考才能看清的內(nèi)容;課件展示的形式也要直觀,這就要規(guī)避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還有,課件要啟發(fā)的內(nèi)容也應該具有直觀性,不能讓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當然,凡事沒有固定的東西,一切都要依據(jù)具體的情況而定。
三、漢語課件的制作,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風俗習慣等
民族地區(qū)往往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漢語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為此,老師有必要進行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準備這方面的知識,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嘗試。老師可以在教學之余,通過相關書籍的學習了解這方面的情況,比如可以買些與所在地相關的民俗方面的書籍進行系統(tǒng)、全面地學習、理解。也可以通過與民族老師、學生的相處,有意識地獲取相關知識。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尤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具備了這些知識儲備,老師們在制作課件時,才能選取適當?shù)牟牧希赃m當?shù)姆绞?,使學生能接受所展示的內(nèi)容。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那些不應該犯的常識性錯誤,做到對學生的真正尊重。
四、漢語課件的制作,要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心理特點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思維習慣和心理特點。漢語老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不能從想當然出發(fā),要對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心理特點有較為全面的了解之后,方可動手制作課件。只有對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心理特點有較為深刻的了解,漢語教師才能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制作出符合學生思維習慣和心理特點的有針對性的課件,并以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展示出來。也只有這樣,才能使?jié)h語課件的制作,更加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出他們的學習潛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五、漢語課件制作,要充分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學資源
民族地區(qū)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比如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習慣,具有與眾不同的山川河流,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風景名勝,等等。這些,都是較好的教學資源,它們?yōu)闈h語教師制作課件提供了豐富的有地域特色的展示內(nèi)容。漢語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盡可能地多使用這些資源。這些資源,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密切,使用這些資源能增強親和力,提高教學效果;再者,這些資源也容易尋找,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是很容易發(fā)現(xiàn)的。
總之,漢語的課件制作,不是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老師的“教”,而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漢語教師要在這方面下足功夫。要做到這一點,漢語教師就要明白,漢語課件的功能,是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形式上的需要。因此,漢語的課件制作,應該遵循一切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原則,擯棄任何假大空的東西。所以,要著重強調(diào)的是,漢語課件制作不能流于形式,而要在教學實踐中起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作用;漢語課件的制作,要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能找到一個很好的契合點;漢語課件要能夠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漢語實際運用能力,達到提高學生漢語修養(yǎng)的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