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漢東
黑龍江省農(nóng)墾九三管理局中心醫(yī)院,黑龍江 黑河 161441
帕金森綜合征藥物治療分析
趙漢東
黑龍江省農(nóng)墾九三管理局中心醫(yī)院,黑龍江 黑河 161441
目的探討帕金森綜合征藥物治療的作用與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4月~2013年9月我科室收治的臨床以運動遲緩、肌張力增高為主的帕金森綜合征患者24例,對臨床藥物治療進行剖析總結(jié)。結(jié)果對比評估治療前后由肌張力增高累及四肢、軀干、頸及頭面部而呈現(xiàn)特殊姿勢的改善情況,藥物治療后強于治療前,P<0.05。結(jié)論藥物治療能有效緩解錐體外系運動障礙導致出現(xiàn)的“鉛管樣”或“齒輪樣”肌張力增高、運動遲緩的癥狀,綜合藥物治療對帕金森綜合征有顯著效果。
帕金森綜合征;抗膽堿能藥物;左旋多巴制劑
帕金森綜合征系指原發(fā)性帕金森病之外,有各種明確病因,以運動遲緩、肌張力增高和靜止性震顫等類似帕金森病癥狀的一組臨床綜合征。選擇2012年4月~2013年9月我科室收治的臨床以運動遲緩、肌張力增高為主的帕金森綜合征患者24例,對臨床治療資料進行總結(ji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4月~2013年9月我科室收治的帕金森綜合征患者24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5歲,臨床癥狀體現(xiàn)以運動遲緩、肌張力增高為主。
1.2 方法
使用抗膽堿能藥物協(xié)助維持紋狀體的遞質(zhì)平衡,苯海索2~4 mg,3次/d,左旋多巴制劑初始劑量62.5~125 mg,2~3次/d,隔2~4日增加125 mg,最多可至1 000 mg/d,分3~5次服用。
1.3 統(tǒng)計分析
利用SPSS13.0軟件建立臨床數(shù)據(jù)庫,對臨床資料進行對比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評估治療前后由肌張力增高累及四肢、軀干、頸及頭面部而呈現(xiàn)特殊的姿勢的改善情況,評估分以50分為標準,治療前評估為(39.65±4.75)分,治療后評估為(30.35±3.65)分,藥物治療后優(yōu)于治療前,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帕金森綜合征因病因的不同可緩慢起病,亦有部分帕金森綜合征的運動癥狀呈亞急性甚至急性發(fā)生。帕金森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除錐體外系運動障礙外,還有突出的原發(fā)病癥狀體征。臨床診斷帕金森綜合征是根據(jù)患者錐體外系運動障礙如“鉛管樣”或“齒輪樣”肌張力增高、運動遲緩及姿勢與步態(tài)異常、靜止性震顫等臨床表現(xiàn)以及患者是否有特殊藥物使用史、某些類型的毒物或一氧化碳中毒史、大腦器質(zhì)性損害如腦炎、腦血管病、外傷、腫瘤、腦積水等[1]。
帕金森綜合征病分藥物及藥物相關(guān)性帕金森綜合征與中毒性帕金森綜合征,藥物性帕金森綜合征可伴有各種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中毒性帕金森綜合征可有中毒的其他系統(tǒng)損害表現(xiàn)。藥物性帕金森綜合征可通過停藥使運動障礙癥狀緩解。中毒者注意去除中毒因素(脫離現(xiàn)場、清洗皮膚、洗胃等)、驅(qū)毒治療(如一氧化碳中毒行高壓氧治療、錳中毒給予絡(luò)合劑治療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保護和神經(jīng)營養(yǎng)治療、全身支持對癥處理等。少見的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可同時給予降纖、抗凝、改善循環(huán)等卒中常規(guī)治療。
帕金森綜合征的錐體外系運動障礙癥狀均由黑質(zhì)紋狀體系統(tǒng)的多巴胺能與乙酰膽堿能活動的平衡異常所致。因此,運動障礙的癥狀性治療均圍繞著多巴胺的代謝進行。常用的治療帕金森綜合征藥物有以下幾類:(1)抗膽堿能藥物:抗膽堿能藥物主要的目的是降低乙酰膽堿遞質(zhì)的活動,從而相對提高多巴胺能的活性。常用的有安坦(三己芬迪)、開馬君、苯托品等??鼓憠A能藥物對震顫和肌張力增高有效,對運動減少無效,故多用于有靜止性震顫的患者,常作為多巴類藥物的輔助治療[2]。抗膽堿能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主要有記憶力減退、精神異常、幻覺等中樞毒性,以及口干、尿潴留、視物模糊、排汗異常、便秘等周圍性副交感作用。因此,有精神癥狀的及年齡超過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最好不用。(2)左旋多巴制劑:目的是補充黑質(zhì)分泌的多巴胺的不足,又稱多巴替代治療。多巴胺不能通過血腦屏障,故多采用其前體左旋多巴與脫羧酶抑制劑(芐絲肼或甲基多巴肼等)按4∶1的比例混合制劑。常用的有美多巴(左旋多巴加芐絲肼),用法為62.5~125 mg,2次/d,隔2~4日增加125 mg,最多可至1 000 mg/d分3~5次服用[3]。左旋多巴制劑的不良反應(yīng)主要有消化道癥狀、直立性低血壓、泌尿系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副作用可有煩躁不安、失眠、幻覺及妄想等。(3)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直接刺激突觸后膜的多巴胺受體,使其與多巴胺遞質(zhì)的結(jié)合能力增強。常用的為麥角類如溴隱亭(強D2弱D1受體激動劑)、協(xié)良行(D1及D2受體激動劑)、泰舒達(D1及D2受體激動劑)及克拉普索(非麥角類選擇性多巴胺D1/D2受體激動劑)等。受體激動劑單藥治療效果不如多巴類制劑,與多巴類藥物合用效果好(可減少癥狀波動,降低多巴類藥物的用量)。
抗膽堿能藥物、左旋多巴制劑等藥物的臨床應(yīng)用能有效緩解錐體外系運動障礙導致出現(xiàn)的“鉛管樣”或“齒輪樣”肌張力增高、運動遲緩的癥狀,藥物綜合治療對帕金森綜合征有顯著效果。
[1] 夏希愿. 論帕金森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分析與研究[J]. 求醫(yī)問藥(學術(shù)版),2012,10(9): 23.
[2] 龔盈. 論帕金森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分析與研究[J]. 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12): 15.
[3] 馬國義.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帕金森綜合癥96例[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31): 400.
The Analysis on Medical Treatment for Parkinson’s Syndrome
ZHAO Handong ,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93 Authority Central hospital, Heihe Heilongjiang 161441, China
ObjectiveThe comprehensively medical treatment and its effect of Parkinson’s syndrome are to be investigated.MethodsSummarized clinically medical treatment effects on 2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syndrom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September 2013, and these patient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slow motion and increased muscle tone.ResultsThe particular postures of limbs, trunk, neck, head and face caused by increased muscle tone had been improved and cured well by medical treatment.ConclusionMedic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ube-like” or “gear-like” increased muscle tone and slow motion symptoms caused by extra-pyramidal movement disorders.
Parkinson’s syndrome, Anticholinergics, Levodopa
R742.5
B
1674-9316(2014)10-006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