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蔭
我常想,世上最美麗的,是清晨。
晨曦初露,那遙遠天際的一線曙光,微微地,細細地,從深沉的暗夜中,掙脫了出來。漸漸地,天破曉,清晨來了。
山巒重重,樹林郁郁,霧靄飄渺,讓山林若隱若現。晶瑩的露珠,從茂密的樹梢上,滾落下來,無聲無息地滋潤著山野叢林。遠處,古剎的晨鐘敲響,“嘡,嘡”,一聲,一聲,古樸深沉,渾厚悠揚,在崇山深谷繚繞回蕩。林間的鳥醒了,第一聲清亮的鳥啼,引得百鳥爭啼,和著潺潺的山溪流水,成為清晨的天籟之音。
太陽躍出了地平線,圓圓的,紅紅的,冉冉升起,放出了無比的光亮。萬物蘇醒,生機盎然,人間的每一天,都以如此的壯麗而開始。
從黑暗中過來的清晨,顯出了它的婉約和張力:它清新、清麗,它清幽、清純,它如天使般地呵護人間,哺育蒼生;它無悔、無怨,它無畏、無懼,敢以一線光明挑戰(zhàn)茫茫暗夜。沒有清晨,我們將永久地黑暗。
感恩上蒼,給了我們清晨的寧靜、清晨的醒悟、清晨的偉力,讓我們享有生命之美、自然之美。
清晨,這般的美好吉祥,是對人們的福佑,自然會獲得人們的虔誠和恭敬。然而,天下事,有時竟適得其反。清晨,因它總是默默而來,謙恭而至,它無所追求,無所索取,人們便習以為常,以為理應如此,而忽視了它的價值,甚至遺忘了它的存在。
清晨,是一份寧靜,是生命清醒中的寧靜。我們本應把這一份寧靜刻入生命,引入生活。在寧靜的家園,寧靜地思考,寧靜地學習,寧靜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然而,我們不幸遺忘了這份寧靜,乃至不想、不愿有寧靜。我們往往剛從睡夢中驚醒,便匆忙地投入早晨城市躁動不安的人流。失去了寧靜的心境,生活的道路便愈發(fā)地擁擠,愈發(fā)地喧囂,愈發(fā)地浮躁,哪怕寧靜的鄉(xiāng)間,也早已雞犬不寧,哪里還會有寧靜的清晨?
清晨,是一份醒悟,是拂曉初現、新的一天開始的醒悟。我們本應帶著這一份醒悟,欣喜地看人生,看自然,看未來,以平和之心摯愛生命的每一天。然而,我們不幸遺忘了這份醒悟。我們只是睜大眼睛看錢,看權,看名利,為了身外之物,已無所謂良知與人格。我們已然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只有現在,沒有未來;我們好像擁有一切,其實一切皆空。這般的不醒不悟,不知昏睡到何時?
清晨,是一份清新,是初升的太陽、清純的雨露,帶給我們彌足珍貴的清新。我們本應以這一份清新,喚醒我們的人性與使命,以人所特有的真誠和理性,回饋大自然的恩賜。然而,我們不幸遺忘了這份清新,而把蒙昧和混沌當作生存的現實,始終活在虛假與謊言之中。漸漸地,我們已經少不了虛假,離不開謊言,直到以虛假對虛假,以謊言對謊言。我們再也不真誠、再也不清新了。
清晨,我們有著太多的遺忘與失落。這種遺忘和失落,似乎讓我們久久地沉溺在昏夢之中,又似乎讓我們久久地奔勞在塵埃之中。沒有清晨,終究是昏昏地活著。
其實,遺忘也罷,失落也罷,清晨總是與我們同在。春來春去,星移斗轉,清晨猶如大自然的仆人,總是在規(guī)定的時刻到來。它是一種規(guī)律,一種不可或缺的正常,正是這種正常,讓人類與自然和諧地共存。人世間,包羅萬象,風采各異?;氐阶顦銓嵉脑c上,那就是循著規(guī)律正常地發(fā)展。這種正常,猶如清晨般地清新和珍貴。
記住清晨,那是我們生活的起點,是我們所有人共有的時點,也是普天之下光明與黑暗的轉折點。中國如此,世界如此,全人類如此,因為世界很小,太陽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