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艷瀛
(吉林市豐滿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春風帶我去散步》教學設計
☆ 張艷瀛
(吉林市豐滿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春風帶我去散步》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板塊“春天來了”中的一篇講讀課文。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力求做到以閱讀為主線,寓識字于閱讀之中。關(guān)注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要求的誦讀,使學生有所體會、感悟,獲得情感熏陶,引發(fā)思考,習得方法,豐富生活經(jīng)驗。
創(chuàng)設情境;閱讀感知
《春風帶我去散步》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板塊《春天來了》中的一篇講讀課文,這一板塊以春天為題編排了4篇課文,1個綜合學習活動。4篇課文通過不同的體裁和作者不同的視覺感受,向我們展示了春天的不同特點,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認識春天。篇篇融情于文,把春天的美好貫穿全文,全文無處不洋溢著春的美妙,對春的贊美。
本文是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創(chuàng)作的,他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了春天來臨之際,“我”跑出室外,走進春天里,見到了春風中美麗的景色,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本課條理清晰,段落簡潔明練,讀起來節(jié)奏鮮明,瑯瑯上口。此外,教材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給我們,除了課文,還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圖畫,展現(xiàn)了課文所描述的美麗景色,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圖畫也為教師提供了教學資料,有效地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枯燥、單調(diào)的讀文變得豐滿、鮮活。
《語文課程標準》(2013版)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币虼耍诒竟?jié)課的教學中力求做到以閱讀為主線,寓識字于閱讀之中。關(guān)注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要求的誦讀,使學生有所體會、感悟、獲得情感熏陶,引發(fā)思考,習得方法,豐富生活經(jīng)驗。
(1)鞏固本課生字、新詞,會寫“叢、梢”兩個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朗讀中,了解“格外、一叢叢、高大筆直、樹梢”等詞語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喜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在寫話訓練中,學習運用四素句,表達真情實感。
重點:體會生字、新詞的意思,能正確、規(guī)范書寫“叢、梢”。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文中寫得優(yōu)美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
本課的教學活動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進行,主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1..揭示課題
孩子們,又見面了。還記得我嗎?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描寫春天的小散文,題目《春風帶我去散步》。
2.復習鞏固
回憶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多少個生字,會寫了幾個字?來!先復習上節(jié)課的生字、新詞(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反復出示生字、新詞,在認讀的過程中,既能鞏固復習又能調(diào)整學習狀態(tài),從而快速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指導朗讀,感受春天
11..自由讀文,梳理內(nèi)容
檢查一下,看同學們讀得怎么樣,誰來讀?
課文讀得不錯,看,你會填嗎?(課件出示:_____帶我去散步,我看見了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在自由朗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再以填空形式,幫助學生梳理內(nèi)容,簡化難度,規(guī)范語言。)
2.走進春天,讀中感悟
(1)春天來了,處處都熱鬧起來,聽!這春天的聲音!(播放音頻)你們聽到了什么?跟著金波爺爺?shù)墓P,和春風一起散步,你們又能聽到什么呢?請大家一起讀文章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指導學生理解“格外”一詞并朗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播放音頻(候鳥回歸的叫聲、冰雪消融的水聲、淅淅瀝瀝的雨聲,等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傾聽中感受春天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走進文本做好鋪墊。)
(2)聽了春風的邀請,我脫掉了棉衣、棉帽,連手套都脫掉了,拉著春風溫暖的手,去散步了。那么,作者在散步時都去了哪里?看到了哪些變化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六、七、八、九自然段,先大聲讀一讀,再小聲帶著問題讀一讀(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3)春風帶我去哪里散步了?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你畫的句子讀一讀 。
(學生匯報時,教師板畫草地、二月蘭、白樺樹、鳥巢,并幫助學生理解“一叢叢、高大筆直、樹梢”等重點詞語,進行詞語訓練,指導“叢、梢”的寫法。)
(4)(課件出示配樂的春景圖)孩子們,嫩綠的小草、淡紫色的二月蘭、高大筆直的白樺樹和打算做媽媽的喜鵲,讓我們的心情變得那么愉快,這都是因為春天來了,到處都有勃勃的生機和希望,這是因為春天來了!讓我們伴著優(yōu)美的音樂、欣賞著迷人的景色,再讀六、七、八、九自然段。
(5)就這樣春風帶著我,這里走走,那里看看,我們又來到了哪里?仔細看看,誰來說?我們可以把看到的、想說的都寫在學習卡上。三幅圖中選擇喜歡的一幅來寫一寫。(課件出示圖片和填空:我們來到________,我看見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得心應手地運用。利用課件出示圖片,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習得的方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6)孩子們,和春風一起散步,我們陶醉在美麗的大自然里,可春風等不及了,忽然……(學生齊讀)孩子們,春風就這樣飛向晴朗的藍天,飛去更多的地方。
(三)拓展閱讀,布置作業(yè)
(1)美麗的春天無處不在,金波老爺爺?shù)牧硪皇自娺@樣寫(出示春的消息)。
(2)孩子們,走在春天里,欣賞著春天的美景,不知不覺就到了下課的時間,這首小詩就作為大家的朗讀作業(yè),下課。
(設計意圖:一篇課文的學習,不應是閱讀的結(jié)束,而應是學習的開始。因此,利用課件圖文并茂地呈現(xiàn)本文作者的另一首詩,再次喚醒學生的閱讀期待,從而享受閱讀的樂趣。)
《語文課程標準》(2013版)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梢姡湍昙夐喿x教學必須從激發(fā)閱讀興趣開始。然而文字畢竟比較抽象,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巧妙運用“音樂渲染情境”、“圖畫再現(xiàn)情境”等方法,借助多媒體課件將圖片、音頻有效地整合,創(chuàng)設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向往進入閱讀,與文本對話。在“讀”中讓學生親歷感知、感悟和體驗,在“讀”中再次識記生字、理解詞語意思、積累語言文字,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進行口語交際(我來到了……我看到了……),在“讀”中認識春天,感受著春天的美麗。
[編輯:鄭方林]
G434
A
1671-7503(2014)05-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