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四兵 李通通
作者:乍四兵、李通通,高青縣第二中學(256300)。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具有具體的量的要求:“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初中學生)課外自讀每學年不少于80萬字(其中文學名著2~3部)?!闭Z文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學齡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作進一步的闡述,如對7~9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要求是:“學會制訂自己的學習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比欢踔猩池撝锌嫉膲毫?,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一般都是希望升入重點高中,然后是普通高中和職業(yè)學校。因此,體現(xiàn)在教學中就是大量的機械訓練還明顯存在,這與課程改革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殊不知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做法,不但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而且因為與課改精神相悖,致使中考結果也不會很好。
對于語文教學而言,由于學生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應用于課文的零碎練習,導致缺乏整體的閱讀目標和視野的狹窄,缺乏積極主動分析、判斷及概括能力。根據以上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作用,以“大語文觀”為切入口,讓學生盡情享受課外閱讀的快樂,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效果良好。
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圖書資料中心,是學校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擔負著利用書刊資料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文化科學教育,輔助教育科研,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重任。因此,重視圖書館的建設,發(fā)揮其作用,是提升學校思想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促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
圖書館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大課堂 許國璋教授曾說過:“自學是人一生中學習的最主要的形式??茖W在發(fā)展,信息在成倍增長,學校中教師教的僅是方法的指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自己去獲得知識,學校教育的終結,即是自學的開始?!眻D書館里資料豐富,種類繁多,學生可根據學習需要和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學習方式,通過大量閱讀,豐富知識,提高自學能力。這種自學方式有利于改變傳統(tǒng)教學場地的單一性、授課方式的被動性及學生學習興趣的壓抑性,大大激發(fā)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圖書館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品格的重要場所 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靈魂的窗戶,書是知識無盡的源泉。它會幫助你辨別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情,它能教會你尊重別人和自己,它會用愛世界、愛人類的感情振作你的頭腦和心靈?!迸囵B(yǎng)學生的健康品格是教育的最終目標。圖書館是學校的知識文獻中心,其豐富的、高品位書籍資料,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有益的。充分利用這些財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正確人生觀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學生通過博覽群書,可從閱讀中得到啟發(fā),陶冶情操,激發(fā)學習積極性,使其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幫助學生了解一定的查閱方法 圖書館的應用目的主要是查閱圖書及報刊資料,因此,首先要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查閱方法。主要方式有:通過講座形式讓學生了解一些查閱文獻的方法,或者請圖書管理員在學生搜集資料時進行現(xiàn)場指導,強調查閱文獻時的注意事項,如在查閱時如何注意使用索引、書目、文摘等,這樣既能提高效率,又為學生以后利用圖書館進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開展活動,激發(fā)興趣
一是建立“班級圖書角”,把學生從圖書館借來的圖書和報刊等集中在一起,放置在教室的書架和報架上,定時更換和補充,供學生交流閱讀。這樣既有利于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又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圖書資源。
二是創(chuàng)設“名人名言”專欄。為了真正發(fā)揮讀書的作用,讓學生讀有意義的書籍,筆者要求學生注意搜集名言警句和名人讀書的故事,每兩周一次,由讀書小組輪流把每個學生搜集的名言警句進行匯總和篩選,按時出現(xiàn)在教室的墻壁上,使學生隨時都能讀到一句兩句。這種方法既能幫助學生進行積累,又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是每天進行新聞播報,讓學生把從圖書館報紙上看到的新聞進行選擇和加工,模仿電視中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的形式,第二天上課時用五分鐘的時間進行播報。這種形式一舉三得,既能促進學生的讀書興趣,又能提高學生接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情感。
四是舉辦好詞佳句演說會,一般是一月一次,主要是檢測學生的應用能力,通過要求學生用好詞佳句說一段話等,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促進學生對好詞佳句的理解和運用,鍛煉學生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還有利于鍛煉其膽量。
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教學的重要補充,因此,教師要結合課內閱讀,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
1)精讀法。所謂精讀,就是根據學習需要,對圖書和報刊上的某些文章進行全文閱讀、仔細閱讀和反復閱讀,做到不但深刻理解內容,還要深刻體會思想情感,學會其謀篇布局和遣詞用句的特點。同時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每次精讀時準備好筆和字典,遇到不會的字馬上查出來,精彩之處畫出來,并寫上自己的感想。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交全班討論,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2)略讀法。略讀法就是集中注意力,對所讀內容進行快速閱讀,理解大體內容,掌握需要的重點信息。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都做到精讀,因此,略讀法也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它能在較短時間內幫助學生汲取大量信息,實現(xiàn)閱讀的高效率。
3)摘錄批注法。這種方法是在閱讀過程中把自己需要的詞、句、段劃出來,或摘錄下來,存進自己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豐富的語言積累。還可以把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和疑問之處做注釋、寫評語,以備以后進行深入探究。
進行多元化閱讀評價,增添閱讀動力 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具有堅定的意志,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進行多元化評價,以增添學生閱讀的動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其自信心,使讀書成為每個學生的樂趣和需求,形成良性循環(huán)。
1)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就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把自己的讀書感悟,或讀到的精彩文章介紹給同學,然后各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展開競賽,最后評出“課外閱讀之星”予以獎勵。這種活動兩周召開一次。
2)舉辦讀書筆記展評會。讀書筆記是提高課外閱讀效率的一條有效途徑,而舉辦讀書筆記展評會是激發(fā)學生動力的一個有效方法。這種活動可每月舉行一次,通過學生自主交流與合作評價,評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三個等次,然后讓獲得榮譽者談閱讀體會,介紹讀書經驗,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充分利用圖書館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吸收名家名篇的語言精華,陶冶學生美好的情操,而且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能力,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