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也有誤區(qū)?是的。洗澡這件幾乎天天都做的事,說起來您或許也不一定會。因為洗澡也存在著誤區(qū),如果您不知道這些誤區(qū)的話,那么你還真不算是會洗澡的人。下面這些關(guān)于洗澡下面這些事情您是否都了解呢?
“快節(jié)奏的生活和便利的生活條件增加了人們的洗澡頻率,”負責這項研究的阿拉伯病理學家賈德巴·胡濃妮說道,“而過于頻繁的洗澡會帶來與人們做這件事的初衷恰恰相反的結(jié)果——有害健康?!毕惹暗难芯勘砻黝l繁的洗澡會洗去身上本來就不多的皮脂,加劇皮膚干燥,從而導致皮炎;用力的搓洗也會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損,細菌、真菌趁虛而入,造成皮膚感染。而最近的這項研究明確顯示經(jīng)常性的皮膚受損會引起免疫能力下降,各種隨之而來的炎癥日積月累下的產(chǎn)物就是——皮膚癌?!肮?jié)制是唯一可行的辦法,”胡濃妮說道,“一周洗兩到三次就夠了,而且搓洗的力度也不要太大,身上有些污垢并不會影響健康,甚至還會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p>
許多人每次洗澡惟恐洗不干凈,洗澡時間往往超過半小時,個別的甚至一個小時,過長時間的洗滌必會將人體表面的皮脂膜洗去很多,缺乏皮脂膜保護的皮膚將會更加干燥起皮屑,隨之而來便是瘙癢不已。因此建議人們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10分鐘左右為好。
很多人認為有熱水洗澡可以解乏。同時,熱刺激可以抑制癢感,所以瘙癢病患者大多喜歡用溫度高的水“燙洗”,有的老年人甚至用鹽水或花椒水燙洗。這樣做當時會感到很“舒服”、很“解癢”,但會把皮膚表面的保護膜溶解,使皮膚更干燥,使瘙癢加劇,洗澡時水溫以4 0℃為宜。特別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身體敏感度下降,如果用過熱的水洗澡很容易燙傷皮膚而不自知,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出現(xiàn)。
平時洗澡都會用香皂或沐浴露之類的清潔用品,有些人會覺得不使用這些清潔用品就好像沒有洗過澡一樣,甚至有些人生怕洗不干凈,使用不止一遍,這樣做的后果是會導致皮脂膜的減少。而由于皮脂膜對皮膚的保護至關(guān)重要,老人皮膚干燥,皮脂膜不豐富,故一周洗一次澡足矣。而喜歡天天洗澡的人,不要每次都很“認真”、很“徹底”,以免把皮脂膜去掉太多。另外,盡量不要泡澡,更不要使用堿性肥皂清洗才好。
不少人喜歡蒸桑拿,用勁搓澡,直到身上發(fā)紅,其實搓下來的“泥”就是皮膚保護膜。經(jīng)常熱水浸泡、搓洗可以導致正常角質(zhì)細胞過多脫落,使皮脂膜變薄,皮膚屏障保護功能被過多破壞。皮膚也會在“泥”被搓干凈后更加發(fā)癢。
一些皮膚比較干燥的人在洗完澡后,最好在5分鐘內(nèi)在身上涂抹適量的具有皮膚保濕功能的潤膚品,通過外補的“保濕因子”以保持皮膚水分,防止皮膚干燥起屑,減少皮膚瘙癢的發(fā)生。每次洗澡后貼身內(nèi)衣盡量穿質(zhì)地柔軟的純棉織品,不要貼身穿羊毛或人造纖維織品,避免刺激皮膚。一旦有瘙癢發(fā)生,可以采取拍打或用指腹按揉的方式止癢,盡量避免用尖銳的指甲去搔抓,因為搔抓可使局部的感覺神經(jīng)因反復刺激而更加興奮、敏感,使瘙癢進一步加重,從而形成越癢越抓、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huán)。
藥浴法是中醫(yī)外治法之一,即用藥液或含有藥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種方法,其形式多種多樣。藥浴用藥與內(nèi)服藥一樣,亦需遵循處方原則,辨病辨證,謹慎選藥,暨根據(jù)各自的體質(zhì)、時間、地點、病情等因素,選用不同的方藥,各司其屬。有些人把藥浴當成日常保健,想泡就泡,完全沒有尊崇中醫(yī)辨病辨證,謹慎選藥的原則,極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