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炎
元順帝至正二年(1342年)秋,湖廣行省參知政事蘇天爵在行營召見隨州知府林興祖,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在隨州干了三年了,該升了。我已上報朝廷,舉薦你去鉛山鍛煉鍛煉,那是個窮地方,去了好好干?!?/p>
眾所周知,元代鑄錢少,通貨九成靠紙鈔,又貶值得厲害,但凡錢不夠用了,就開機印刷。皇帝忙著印鈔票,民間也沒閑著。早在林興祖入仕之初,鉛山就出現(xiàn)了一個專事偽鈔生產(chǎn)的團伙,帶頭大哥叫吳友文,是當(dāng)?shù)氐牡仡^蛇。他先是小打小鬧印點零花錢,隨著地下工廠越做越大,招募的嘍噦越來越多,地頭蛇就變身黑老大了。所印偽鈔直接流入江蘇、安徽、河北等地,危害極大。
與其他黑老大不同的是,吳友文派了四五十個兄弟用銀彈開路,混進(jìn)各級官衙當(dāng)差,作為眼線。只要發(fā)現(xiàn)有群眾舉報,他就會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然后搞暗殺。不久,官府就會貼出案情布告:某某舉報人不幸死于荒野。如此一來,百姓因怕噤聲,官府又破不了案,偽鈔團伙遂不可一世,在繼續(xù)大肆印制偽鈔牟利的同時,更加橫行鄉(xiāng)里。十余年間,僅吳友文一人就先后強占他人妻女11人為妾。林興祖在赴任途中聽聞其事,嘆道:“此害不除,何以牧民!”
地方上來了新領(lǐng)導(dǎo),出于規(guī)避風(fēng)險的本能,不法分子一般都要分析新領(lǐng)導(dǎo)的風(fēng)格、能力及可能的作為。吳友文眼線多,得到的信息也多,于是開始分析:林興祖,進(jìn)士出身,比較清廉,愛民如子,并得出結(jié)論——“他沒工夫理咱們。哥兒幾個不要怕,咱們干咱們的?!惫蝗缢?,林興祖到任后一連好多天沒動靜。
過了一陣子,嘍噦來報告:衙門到處張貼小廣告,嚴(yán)禁制造、使用偽鈔,還懸賞鼓勵群眾舉報。吳友文心中一驚:分析錯誤,人家要打黑。仔細(xì)一琢磨,又笑了:姓林的不過如此,玩得太老套,前幾任哪個沒這么玩過?又過一陣子,嘍噦又來報告,說有個不長眼的家伙去衙門舉報他,被林興祖罵了一頓趕跑了。吳友文心里更有底了:“姓林的無非也是做做樣子而已,雷聲大雨點小,其實無心跟咱們過不去?!?/p>
吳友文到底是個土豪,沒見過大世面,誰說按常規(guī)出的牌就一定不是好牌?其實,林興祖早有計劃,與其到處抓人,不如以靜制動,玩玩常規(guī)把戲,以輿論安其心,以不作為惰其智,讓他忽喜忽憂,吃盡苦頭。待陣腳一亂,證據(jù)自然好找。
過了不久,吳友文果然亂了陣腳,他有兩個小兄弟被百姓逮了個正著,人贓并獲,扭送到了官府。林興祖立馬審問,很快拿下口供。
事情到了這步,傻子都知道官府要動真格的了。但吳友文思考了半天,居然得出相反的結(jié)論——這姓林的肯定是想借機敲一筆。于是,他帶了金銀珠寶顛顛跑去衙門見林興祖,請求釋放被抓的同伙。結(jié)果,剛進(jìn)衙門就被幾個衙役撲上來按倒在地。
聽說吳友文在品嘗鐵窗的細(xì)風(fēng),百姓們奔走相告,當(dāng)天就有一百多名被偽鈔團伙欺負(fù)過的百姓前來控訴。面對確鑿罪證,吳友文只好乖乖伏法。隨后,林興祖迅速出擊,逮捕其同黨二百多人,全部法辦。一個囂張了十多年的特大黑團伙,至此土崩瓦解。
蘇天爵看到朝廷邸報,哈哈大笑。原來朝廷深為偽鈔泛濫而頭疼,在全國選擇能吏以治之,他推薦了林興祖,果然畢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