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
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的弟弟薛王死了。禮部侍郎賀知章負責給薛王的葬禮挑選“挽郎”。所謂“挽郎”,就是出殯時牽引靈柩唱挽歌的人,算不上是好事,但給帝王當挽郎就不同了,報酬優(yōu)厚。喪葬事宜結束后,吏部要登記挽郎的人事資料,以便分配官職。也就是說,當完挽郎就可以當官。因此,每次帝王葬禮上的挽郎無不集“一時俊彥”,滿眼看去都是達官顯貴的子弟。因此,聽說薛王死了,長安城內外的官員子弟們躍躍欲試,爭著擠入“后備干部”隊伍。
賀知章自然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愿望。而他最后挑中的挽郎人選,也不可能讓所有競爭者都心服口服。于是,未能入選的官員子弟們群情激奮,大罵賀知章不公,跑到禮部大吵大鬧。情緒激動的公子哥們還到處找賀知章,要痛毆他。禮部吏員們惹不起就躲起來,緊閉禮部大門。公子哥們就堵在衙門外高聲叫罵,不少看熱鬧的人也跟著瞎起哄。這一下子就演化成影響首都穩(wěn)定的群體性事件了。
對這種事,其他衙門的官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賀知章只好出來平息混亂局面。只見賀知章在禮部衙門內搭了個梯子,爬上圍墻,趴在墻頭高喊:“大家別著急,聽說寧王的病情也很危急了!”寧王是唐太宗的大哥,因主動讓位而頗受優(yōu)待。賀知章的潛臺詞是:寧王死了,葬禮會更隆重,挽郎的數(shù)量會更多,大家還有機會!
公子哥們聽到如此寶貴的小道消息,紛紛散去,回家等寧王的噩耗去了。只是不知道,病中的寧王知道了會怎么想。
編輯 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