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第九中學 劉 軍
“實施責任教育,促進師生共同成長”是濱海新區(qū)大港第九中學(以下簡稱“九中”)的辦學理念。這一理念能否高效落實,取決于德育目標的科學設計與精細的管理實施。在落實責任教育的不斷探索實踐中,我們制定出“動、靜”有序的德育工作目標。
學校通過“全員育人”“自主管理”“多維度評價”等實施途徑,明確“務實的德育工作”才是提升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核心能量,并把這一目標融入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去,遵循學生認知、成長規(guī)律,使其在細微處體驗道德實踐,用“精細”孕育德育工作的“實”文化,用“高效”積淀德育工作的“實”文化,從而保障德育目標的落實,逐漸形成了責任教育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實效。
把抽象的責任意識通過具體生動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置身其中,感悟和體驗,在他們內心深處產生震撼,使學生自覺遵守學校各項行為規(guī)范。
九中的常規(guī)管理,講究各項“動”的設計策劃要提前成型,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就整體全方位展開。
1.設“動”成“規(guī)”。
“動”的設計策劃要點就是讓入學教育更具實效,如學生的形象設計,包括學生的個人面貌和校服的穿戴兩個基本方面,我們利用學生模特,從不同角度把標準的發(fā)飾、穿戴采錄下來,制成直觀的PPT演示圖片,并加上注解、說明,方便學生進行對比。
(1)學生的形象。
頭發(fā):女生鬢角兩邊不能有散發(fā),不能披發(fā),劉海不過眉毛;男生不留長發(fā),不留劉海,不留鬢角。指甲: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不裝飾指甲,定期修剪指甲。
(2)校服的穿戴。
秋裝:校服的拉鏈要與左側?;瘴淖铸R平,著秋裝時不能把手藏進袖子。夏裝:著夏裝時必須扣到第二??圩印C恐鼙仨毾匆淮涡7?。
在提前設計策劃“動”的基礎上下真功夫,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把握落實的技術技巧,學生隨即在“動”的過程中逐步化成“規(guī)”。
2.促“動”成“矩”。
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在學生真實的學習生活中,調動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和積極性,強化班級責任崗制度。
(1)“我的崗位我負責”。
根據具體事務設置一個崗位,全體學生根據這些崗位,選擇適合自己并能夠勝任的崗位,一人一崗,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時做,時時有事做”,千個學生,千個崗位。
(2)崗位明星。
每周評出“優(yōu)秀責任崗示范生”“班級優(yōu)秀責任崗”,每月評出“明星年級”,強化學生對自己、對集體、對學校負責的意識。在學生日常生活的細微瑣碎中,促“動”成“矩”。
1.列隊要成“方”。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們“靜以修業(yè)”的校訓隨著清晨第一縷陽光,實現(xiàn)在九中學生細微的行動之中,學生靜靜地進入校園在操場集合,而不會驚飛早晨覓食的小鳥,在每個班的集合地點有序地列隊等待晨讀。教室走廊,輕聲細語不喧嘩;課間活動,輕聲細語不吵鬧;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行;集合站隊,輕聲慢步穩(wěn)靜齊;“讓校園多一份安靜,讓輕聲成為一種習慣”。
2.競比反成“圓”。
營造一個能夠讓學生沉下心來學習的氛圍,各班每周評比“靜思標兵”“靜思小組”;學校每月評比“靜思班級”“靜思年級”,并進行大會表彰,使學生增強了“人人需要安靜”的責任意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溫文爾雅、落落大方”的氣質,打造“靜能啟智,靜能生慧”的“儒靜”校園。
構建“落實責任教育,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全員大德育觀,制定切合學校實際的德育目標,用德育“實”文化落實這一目標,在德育多維度評價基礎上,使“動”成規(guī)矩,“靜”成方圓,力求“動”“靜”成趣。
1.用主題活動,讓學生的“心”“動”起來。
學校德育目標中,設計出能讓學生“心”“動”的主題活動,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和學生存在的重點問題,我們設計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具有問題針對性的主題班會,走進學生內心世界,這里是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的重要陣地。把責任教育與“信心留給自己、關心獻給他人、孝心獻給父母、愛心獻給社會、忠心獻給祖國”的“五心”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首先教育學生把信心留給自己,自信是通往成功的基石,只有充滿自信的孩子才能履行自己應盡的責任,讓學生在生活現(xiàn)實中,直觀地體驗到什么是責任。
通過“我能行日記”“感恩日記”,讓學生記錄自己成功的經歷,在班會上與同學交流,培養(yǎng)自信心。通過開展“觀感動中國人物,看九中身邊你我”評選班級、年級、校級“十星”活動,號召全體學生人人關心和幫助他人,使學生在關心他人的過程中得到他人的關心,人人爭當“好孩子”,“孝親之星、勞動之星、尊師之星、守紀之星、愛校之星”等主題活動開展,學生懂得了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雖小,但小事不小,事事有責任,把身邊的小事做好就是負責任的道理。使學生進一步增強了自信、內心得到碰撞、得到人生歷練,提高了責任意識。
2.用特色活動,讓學生的“行”“動”起來。
學校德育目標中,設計出能讓學生“行”“動”的特色活動,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班班唱”活動,班班有歌聲,周周有比賽,這已成為九中校園文化的特色部分和靚麗風景。近三年來,每天下午放學前,此起彼伏的歌聲一浪高過一浪,響徹九中校園。每周一下午第三節(jié)課,九中小禮堂內總會有一個年級(6~7個班)依次亮相一展歌喉。抱著對班級負責的態(tài)度,人人精神飽滿,個個精氣十足,大有專業(yè)演員的風采。學生的歌聲唱出了九中的活力,唱出了九中的面貌,更唱出了九中人“敢于爭先、永不言敗”的精神。現(xiàn)在,九中六至九年級的任何一個班都能熟練地拉出五首以上合唱歌曲(指揮、領唱、領誦、兩到三個聲部),學校合唱隊多次在區(qū)、市合唱節(jié)比賽中獲獎。
“年度人物頒獎慶典”活動,每年元旦放假前一天下午,學校都要組織以班為單位的“年度人物頒獎慶典”活動?;顒右桓倪^去吃吃喝喝玩玩鬧鬧的聯(lián)歡傳統(tǒng)做法,而是讓學生在“一獎、二觀、三展望”活動中快樂地迎新年,迎來自己新的希望?!蔼劇奔椽剟?,將本年度產生的崗位標兵(每人一崗,優(yōu)秀即獎)、靜思標兵、三禮優(yōu)秀、文明之星(孝親、尊師等十星)、突出進步、成績優(yōu)秀等進行獎勵(獲獎面100%,老師頒獎、家長頒獎、學生頒獎),獲獎學生表演節(jié)目,有提前準備的,也有即興發(fā)揮的,氣氛異?;钴S,學生個個興高采烈,愉悅心情發(fā)自內心?!坝^”即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國最美孝親少年)節(jié)目,在榜樣面前,在感動中凈化心靈?!罢雇奔磿诚胄碌囊荒耆绾纬砷L、進步,面對自己的崗位如何盡職盡責,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奮斗目標等。動嘴說、動手寫、師生互動,在活動的氛圍里生情、生勁、生夢想。
中學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動,活動活動,動則活,不動則殆,不動則衰,設計出貼近學生生活的、有感染力的、多維度的,讓學生“心”“動”、“行”“動”的主題特色活動,開闊學生生活視野,增加學生生活閱歷,讓學生體驗生活百味,啟迪智慧,寓教育于“動”之中,在“動”中啟智。
1.聞書香,讓學生的“心”“靜”下來。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是一種浸潤,能拂去全身煩躁,留下滿腔書香。
為確保學生有充足的閱讀資源,目前九中圖書館藏書量為38000余冊,各班級圖書角藏書50余冊。學校要求圖書室全天開放,安排好各班借書、還書時間,保證每一個學生每周有一次借還的機會。同時對班級圖書角的圖書不斷更新,不斷流通。學生們還將自己喜愛的書籍帶到學校,與同學換讀,和同學們分享書籍的美妙,感受讀書的樂趣。
為確保學生們的“心”“靜”下來,保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學校由專職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六、七年級每周開設了閱讀課,由專職教師帶領學生潛心閱讀經典美文,領略中外名著,吟詠古今詩文,并且指導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字、詞、句、段進行積累,撰寫讀書體會,開展“讀書伴我成長”“讀書論壇”“我最愛的一本書”“讀經誦典”等活動,加深學生對經典著作的理解。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特長,開設了語文興趣小組,精選經典詩文編印成冊,組織學生參與課本劇表演,使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涵養(yǎng)學生品性,讓學生的“心”在書香中“靜”下來。
2.近翰墨,讓學生的“行”“凈”起來。
書香氣質“靜”化于“心”,翰墨情懷“凈”化于“行”。讀書,對學生的素養(yǎng)提升、品格塑造、氣質培養(yǎng)乃至行為的“凈化”,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讀書能增強學生對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引導“文化認同”。為此,我們充分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慶日、歷史名人誕辰、歷史事件紀念日”等德育契機,藝術設計開展“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升旗儀式、入團儀式”等德育活動,漸進塑造“公民人格”,將責任教育進一步落到實處。
我們關注網絡下的德育,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以“禮儀形象美、禮貌語言美、禮節(jié)風度美”實施校園“形象工程”,這些活動深受學生喜愛,學生的潛能又得以發(fā)揮,校園網上開設了“學生博客”,設置了“運動區(qū)”(學生可以聊感興趣的體育賽事)、學習區(qū)(學生可以聊喜愛的書籍)、社團區(qū)(反饋各學生社團的活動情況)。
外因的變化取決于內因的變化,我們堅信書香“靜”于“心”,進而“凈”于“行”。為此,我們制定了《九中學生文明公約》和《九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細則》,引導學生“遵循規(guī)范”“凈化行為”“提高水準”,從而培育學生的書卷氣。如,六年級開展的“學會自立,做講規(guī)范的人”論壇活動,七年級開展的“學會關心,做該做的事”示范活動,八年級開展的“學會報答,做有意義的事”社團社區(qū)活動,九年級開展的“學會求知,做有意義的事”的社會實踐活動,都由師生在書中尋找靈感,梳理智慧、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參與指導學生,使他們得到最真實和最直接的體驗和感悟。這均已成為九中校園的“行為文化”,注重學生“形象建設”,“靜”化學生心靈、“凈”化學生行為,我們努力為學生踏上自己的書卷人生,點燃一盞盞明燈。
總之,九中的德育特色簡單地說就是,“動之過生浮,動之急生躁——責任無處不在”,“動靜應有度、有節(jié)、有?!獛熒诿髫?、擔責、盡責中成長、成熟”,“靜能生慧,靜能啟智——學校在開展責任教育中發(fā)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