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聽考古隊長講殷墟的故事

      2014-02-13 10:47:28于雷鳴
      中國藝術時空 2014年6期
      關鍵詞:武丁殷墟文物

      于雷鳴

      聽考古隊長講殷墟的故事

      于雷鳴

      2005年9月,唐際根陪同聯(lián)合國專家金秉??疾煲笮妗D中場景為殷墟博物館主題水院(唐際根 供圖)

      唐際根曾對我說:“進了北大考古系,才琢磨明白,正是名字中的這個‘根’字,冥冥之中注定了,我的一生將以考古為業(yè)。”北大畢業(yè)后,唐際根被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從此,他就把“根”扎在了小屯。殷墟考古隊隊長一干就是十幾年。

      唐隊向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中國社科院舉辦青年骨干培訓班。在做自我介紹時,這位學員說,“剛下飛機,從巴黎回來”;那位學員說,“剛下飛機,從紐約回來”;輪到風塵仆仆的唐際根,他也實話實說:“剛下火車,從小屯回來。”

      商族從哪里來?

      當年在洹上創(chuàng)辦《豫北新聞》時,每遇新聞界朋友來訪,我都要陪他們?nèi)ヒ笮娌┪镳^。為了讓那些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的文物“鮮活”起來,經(jīng)常邀請?zhí)脐牞F(xiàn)場講解。

      博物館是講故事的地方。唐際根是講故事的高手。在他的眼中,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故事的主角。圍繞其出土、修復與研究,唐隊深入淺出,厚積薄發(fā),還原發(fā)掘現(xiàn)場,打撈商朝往事,每次都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

      如何把殷商考古的成果轉(zhuǎn)化為老百姓看得見、聽得懂的東西?唐際根在這方面動了不少腦筋。是他牽線搭橋,促成了安陽市政府與考古所共建殷墟博物館。由地方政府出資建館,國家科研機構(gòu)負責文物布展與日常管理,這種模式在全國獨一無二,并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首肯。

      正如胎兒需要母體的滋養(yǎng),文物只有回到它的出土地,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其功能與作用。組建殷墟博物館,其目的是收藏、保護、展示、研究殷墟出土的可移動文物。從長遠來講,也只有在安陽為殷墟出土文物建一個永久的“家”, 這些國寶才有可能永遠留在殷墟,散落世界各地的殷墟文物回歸故里或?qū)⒊蔀榭赡堋?/p>

      殷墟博物館坐落在殷墟腹地,古老的洹水從東側(cè)蜿蜒流經(jīng)。周邊樹木蔥蘢,風景秀麗宜人。館舍外形酷似甲骨文“洹”字,象征洹水孕育了殷商文明。將博物館主體建在地下,體現(xiàn)了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保護古遺址景觀”的理念。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正方形的“主題水院”。庭院中央,水景一方,波光蕩漾,魚翔淺底。水中隱約可見一片龜甲狀青石,上面以甲骨文書體銘刻著董作賓先生的著名詩句:“日在林中初入暮,風來水上自成文?!薄澳骸痹诩坠俏闹械膶懛?,呈“日在林中”的構(gòu)圖。風來水上自成文。這里的“水”,特指洹水;“文”,通“紋”。狀景幽雅,寓意深遠:洹河兩岸是中國文字的發(fā)源地。

      商族從哪里來?這是一個先民反復追問、至今懸而未決的話題。

      《詩經(jīng)·商頌》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詩句。玄鳥,通常理解為“黑色的鳥”,也被許多學者解釋為燕子。關于“玄鳥生商”,《史記·殷本紀》也有記載: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狈庥谏?,賜姓子氏。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yè)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千百年來,人們都以為“玄鳥生商”只是后人附會出來的故事而已,然而,這個美麗的傳說,得到了近一個世紀以來甲骨學與考古學研究成果的印證。胡厚宣先生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先后撰文,對八片甲骨共計十條祭祀高祖王亥的卜辭進行了專題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王亥”的“亥”字上都加有鳥圖騰的標記,是為商族以鳥為圖騰的確證。1991年出土的《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第3片,出現(xiàn)了“玄鳥”二字合文,為殷墟契刻中僅見也。其學術價值,至為重要?!靶B”合文的出現(xiàn),使得于省吾先生“傳世的玄鳥婦壺系商代晚期銅器”的觀點得到了甲骨文資料與商代金文資料的交驗互證。

      《史記》中的《殷本紀》,集中將商王朝的歷史作了概括,提供了有關商王世系、都邑等資料

      殷墟博物館的鳥圖騰玻璃幕墻

      在殷墟博物館,唐際根巧妙地利用太陽光線的穿透性,對鳥圖騰進行了生動的詮釋。在一面朝南的、貼膜的玻璃幕墻上,將七個不同寫法的甲骨文“亥”字以適當?shù)谋壤糯?,居中排成一行,在窗膜上鏤空。這樣,光線與空間的結(jié)合,就產(chǎn)生了一種奇特的效果:任何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都可以看到一排帶有“鳥”字造型的神秘文字被投在地上。隨著太陽的移動,地上的“鳥”形文字也在移動。讓人在移步換景之間,產(chǎn)生不同的視覺感受。特別是光線的忽明忽暗,更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商人意念中的神鳥,聯(lián)想到“玄鳥生商”的傳說。

      唐際根說,“玄鳥生商”是商人對祖先起源的神秘描述。但美麗的神話,并不能真正解決商族族源的問題。商人原本來自什么地方,他們是和我們一樣的黃種人,還是像有人推測的那樣,是歐洲大陸過來的白人,抑或與古代高加索人種有著某種淵源?要解答這一問題,有賴于考古發(fā)現(xiàn)的商代人骨標本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目前這項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相信不久的將來,商族起源的真相,就會大白于天下。

      武丁與婦好:中國歷史上的絕世佳偶

      唐際根有多部學術力作問世。然而,最熱銷的還是2009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殷墟:一個王朝的背影》。這本副題為“考古隊長講述商朝往事”的通俗讀本,以講故事的筆法,實現(xiàn)了一個考古學家與讀者的互動。短期內(nèi)幾次重印,一時洛陽紙貴。

      《殷墟:一個王朝的背影》書影

      小屯文化藝術團演出的“傅說拜相”,再現(xiàn)了商王武丁的形象(唐際根 供圖)

      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過?如果存在過,它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王朝?這個古老國家的基本社會組織是怎樣構(gòu)成的?主宰和管理它的是些什么人?人們是怎樣生活的?有沒有饑荒?有沒有戰(zhàn)爭?有什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藝術成就?又有什么宗教信仰和奇風異俗?該書一一作答。

      3000多年前的商代,對于今天來說,的確有些久遠。但拂去歷史的塵埃,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武丁、婦好曾經(jīng)生活在殷墟,活躍在殷商歷史舞臺。唐際根妙筆生花,令這對絕世佳偶栩栩如生地向我們走來。

      傳世文獻中雖有關于武丁的記載,但寥寥可數(shù)。1936年發(fā)掘的YH127坑,儼然武丁時期的王室檔案庫。此次出土的17096片甲骨,幾乎都是武丁命人占卜所留下的。這些資料的發(fā)表,也使得已出土的武丁時期的甲骨數(shù)量雄踞于歷代商王之冠。這些甲骨以明確的文字形式,記載了武丁時代的社會、史實與制度,為我們揭開了這位叱咤風云的商王的神秘面紗。

      武丁是第23位商王,武功卓著。為穩(wěn)定社稷,武丁曾大舉討伐南方的荊楚和西北的鬼方。為了開疆拓土,他從北方草原地區(qū)引進馬車,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車戰(zhàn)時代”。這種作戰(zhàn)方式持續(xù)了近千年,對后世影響深遠。直到趙武靈王改采胡服騎射,將騎兵的作戰(zhàn)方式引入中原,才取代了馬車在戰(zhàn)爭中的地位。武丁的勵精圖治,使得商王朝由衰弱到富強,直至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武丁也因此被尊為“高宗”。

      1976年,在殷墟宮殿區(qū)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座墓葬。因其陪葬品中有111件銅器鑄有“婦好”二字,這一證據(jù)指向墓葬的主人即甲骨文中的婦好。

      婦好墓是殷墟迄今所發(fā)現(xiàn)的保存最為完整、出土文物最為豐富的墓葬。其中玉器755件,寶石制品47件。伴隨婦好的香軀埋入地下的,僅青銅器就重達1.6噸,青銅容器200多件,其中包括兩件象征手握重兵的青銅大鉞。婦好墓出土的這些珍貴文物,為我們定義武丁時期科技、工藝與藝術發(fā)展水平,提供了重要參數(shù)。

      唐際根在他的書中,以《歲月無法塵封的美麗》為題,為我們還原出了這位美女將軍的颯爽英姿: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商王朝是曾經(jīng)頻繁用兵的社會。

      戰(zhàn)爭不僅是男人的事情,無情的殺伐也將女人卷了進來。有位美麗的女子,名叫婦好??脊艑W家在甲骨文中發(fā)現(xiàn)有關她的諸多記載。她是商王武丁的諸多妻妾中的一個,但她決不是普通的一個。有人說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將軍,也有人說她是中國最早的女祭師。

      1946年蔣介石(右一)在馬衡先生(前排左二)、曾昭橘先生(右二)陪同下觀摩司母戊鼎(唐際根 供圖)

      殷墟卜辭中關于婦好的記載有百余條。

      出土于殷墟后來流失到英國的一片甲骨,這樣記錄婦好的事跡:

      辛巳卜,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呼伐□

      這條卜辭說的是在“辛巳”這天,商王占卜是否派遣婦好已有的3000兵員,另征召1萬名壯卒去攻打敵方。在商代,“登人”即征召兵卒是王朝最高統(tǒng)帥的職權,婦好作為商王的配偶,常常行使這一職權。

      商人尚鬼神,事無分大小,常以甲骨占卜。甲骨卜辭中有武丁卜問婦好分娩、婦好齒疾是否好轉(zhuǎn)的內(nèi)容,傳遞了他們之間親密的夫妻情感。婦好先于武丁辭世。婦好墓出土的精美文物中,武丁獻器應不在少數(shù)。證據(jù)確鑿的是下頜刻有“司辛”銘文的石牛。石牛出土時置于槨頂上面之中心部位,且頭部朝南,飽含深意。有學者稱,“此石牛與后世墓碑起同樣的作用”。這種特殊的隨葬位置,反映出贈器者與婦好的特殊關系。既是出于對婦好的尊重,更是出于對獻器者武丁的尊重?!八拘痢笔#耐辛宋涠D好的深深思念,傳唱著國王與美妾之間的似水柔情。

      婦好雖然生前地位顯赫,得到了武丁的百般寵愛,但死后并未葬入王陵區(qū)。然而也正因如此,婦好墓才得以躲過歷代盜掘,完整無缺地等待著考古學家的到來。

      臺北故宮老專家首次揭秘司母戊鼎為何留在了大陸?

      2005年9月18日,經(jīng)唐際根多方協(xié)調(diào),司母戊鼎“衣錦還鄉(xiāng)”。說起司母戊鼎,大家都不陌生。它作為國之重器,被反復寫進中學歷史課本,是我國商代青銅文明的巔峰之作,代表了商代青銅鑄造業(yè)的生產(chǎn)規(guī)模和技術水平。其腹部銘文“司母戊” (意思是祭祀母親戊),也有學者譯為“后母戊”(意思是偉大崇高的母親戊)。

      司母戊鼎的主人是誰?與武丁是什么關系?神秘的大鼎有怎樣鮮為人知的前世今生?且聽唐際根一一道來:

      武丁在位59年,妻妾眾多,卜辭記載的有48人。其中有三位受到子孫祭祀并見于祀譜的配偶:妣戊、妣辛、妣癸。妣戊是司母戊鼎的主人,妣辛即婦好。也就是說,妣戊與婦好,侍奉著同一個商王。

      司母戊鼎體積碩大,重量是婦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鼎的七倍。位于殷墟王陵區(qū)的妣戊墓,于1984年被重新揭開。這是一座帶一條墓道的大墓,其墓室體積是婦好墓的四倍。唐際根將妣戊、妣辛、妣癸留給后世的線索進行認真的梳理、比對之后,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妣戊在武丁的這三個配偶中位尊年長,故其死后受到了最隆重的祭祀。或許這也正是其葬在王陵區(qū),而婦好葬在宗廟區(qū)的奧秘所在。

      唐際根說,當年大鼎出土,還有一段曲折的故事。1939年,吳培文在殷墟西北岡掘得此鼎。出土時只有一只鼎耳。因為司母戊鼎太大、太重,無法搬動,遂將另一只鼎耳鋸下。侵華日軍獲此消息,多方找尋,只好將大鼎掩埋藏匿。1946年,該鼎二次出土,為當?shù)卣@。同年,安陽駐軍長官作為壽禮,將大鼎運往南京,慶賀蔣介石生日。

      2007年,唐際根應邀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講學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1946年蔣介石與大鼎的合影,征得同意后作了翻拍,并特意擴印一張給我。他對我講,當年大鼎送到南京后,蔣介石攜其子經(jīng)國、緯國,在馬衡先生、曾昭橘先生的陪同下親往觀摩,留下了這張照片。照片中的大鼎沒有鼎耳,這與出土時的細節(jié)吻合。蔣介石看后,指示交送當時新設立的南京中央博物院保管。至于兩只鼎耳的復原,應是上世紀50年代在南京博物院完成的。1959年,該鼎從南京博物院送至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展覽。從此留在北京,成了國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2013年3月13日,唐際根給我一批未發(fā)表過的資料。其中就有他與高仁俊的談話記錄。當年大批國寶從南京運往臺灣,司母戊鼎為何意外地留在了大陸?我們似乎可以從海峽兩岸考古學家的這次對話中找到答案:

      與高仁俊的談話記錄

      時間:2012年11月6日,上午10:30—11:30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咖啡館

      記錄:唐際根

      其他參與人:吳曉筠(臺北故宮博物院)、王燕芬(國家文物局)、李素婷(河南省考古所)、李琴(河南博物院)、何毓靈(殷墟考古隊)。

      緣起:我無意間問,石璋如老去世后,臺灣是否還有當年參與過文物考古工作的老人。我希望有機會與他們聊聊。故宮吳曉筠告訴我,故宮退休員工高仁俊今年93歲,仍然健碩善談。高先生每天上午都會在故宮的咖啡館喝一杯咖啡。但若想與他聊天,需提前預約他。我托吳預約。很快,吳告訴我,高先生爽快答應了。于是便有次日的見面。

      過程:與高仁俊先生的見面非常愉快。高先生極為擅談。聽說因為說話痛快,一直被人稱為“高霸”。93歲的高霸,看上去非常健康。我的目的,是想聊些當年南京文物運往臺灣的事,包括司母戊鼎為什么沒有到臺灣。

      談話內(nèi)容:

      1.高仁俊與史語所的關系

      高:當年史語所在李莊時,注意到史語所招聘,便自愿參加史語所工作。當時工作沒有錢,幾乎是義務工。每天都從李莊沿長江往板栗坳。途中會路過一棵大樹(2011年我前往板栗坳時,此樹仍然枝繁葉茂。我曾問高先生他當時是否路過梁思成、林徽因的住宅。他說太繞,通常走的都是長江邊)。晚上回到李莊,偶而會在留芬街“打牙祭”。但由于當時大家都沒錢,“打牙祭”的機會很稀有。

      2.當年南京的文物如何運往臺灣

      高:當年文物分三批運臺。我親自參加了前兩批,并隨同第二批到了臺灣。沒參加第三批。當時先是將文物從朝天宮運出來。第一批時還有所選擇。后來局勢緊張,搬出來的文物不再選擇,直接裝箱。

      3.為什么司母戊鼎沒有運往臺灣

      高:太大。當時其實還有不少文物實際沒有運到臺灣。

      唐氏的這份筆錄,乍一看不短。至于司母戊鼎為何沒有運往臺灣?“高霸”只回答了兩個字:“太大。”“當時其實還有不少文物實際沒有運到臺灣?!边@句話似乎也暗藏玄機。唐際根對我講,他曾在臺南藝術大學查過杭立武的回憶錄,其中講到當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所長陶孟和等人“拖延”、“阻撓”文物遷臺,是他們受了中共的“統(tǒng)戰(zhàn)”,還是背后另有隱情?我們不能妄加猜測。

      是誰妖魔化了殷紂王?

      最后一個商王是帝辛,他并非昏君?!凹q王”是一個惡名,是周人給他的謚號。是周武王炮制了他荒淫無道的彌天大謊,是《封神演義》妖魔化了這位以身殉國的商王?!扒攴e毀”,眾口鑠金。帝辛實在是比竇娥還冤!

      在甲骨文發(fā)現(xiàn)之前,關于商朝的歷史,主要的憑借是《史記·殷本紀》,還有諸如《尚書》、《詩經(jīng)》等傳世文獻。但這些文獻可能是周代或者更晚的觀點,未必能反映商代的真實情況。而甲骨文是商代遺物,是商代歷史的直接見證者,沒有經(jīng)過傳抄刊刻的可能致誤,也沒有人為的篡改,是最可靠的第一手資料。我們可以借助考古學,扭轉(zhuǎn)對歷史的認知,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對歷史人物形象的重塑。

      武丁與婦好攜手開創(chuàng)的盛世,延續(xù)了一百多年。到了商朝末年,周族在西部的崛起,東夷和淮夷的反叛,最終使得商王朝腹背受敵。該書第十七章《禍起干戈:王朝的覆滅》,唐際根為我們講述了這場著名的滅商之戰(zhàn):

      公元前1046年,日益強盛的西周,趁商王朝重兵鏖戰(zhàn)東南,畿內(nèi)空虛之際,揮兵東進,直指商都。商紂王匆忙之中率手中僅有的兵力迎敵,與西周軍隊戰(zhàn)于牧野。

      陜西臨潼出土的西周銅器“利簋”記載了這場著名的滅商之戰(zhàn)。

      這一仗打得甚為慘烈,以至“血流漂杵”。商軍終因兵力不足被擊潰,紂王自知無力挽回局面,于是收拾美玉金帛,與嬌妻相擁,從容自焚。

      1959年,郭沫若先生寫下《訪安陽殷墟》,對帝辛的歷史功績予以充分肯定。詩曰:

      偶來洹水憶殷辛,統(tǒng)一神州始此人。

      百克東夷身致殞,千秋公案與誰論?

      郭沫若還寫了一首《觀圓形殉葬坑》,詩中說:

      殷辛之功邁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須。

      殷辛之名當恢復,殷辛之冤當解除。

      殷墟文物,讓人流連忘返;商朝往事,令人蕩氣回腸。聽唐際根講殷墟的故事,我領略到了考古學的魅力。

      唐際根先生(右)與本文作者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安陽工作站。

      猜你喜歡
      武丁殷墟文物
      文物的棲息之地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6
      商君夢感賢相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文物的逝去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8
      文物超有料
      殷墟隨葬樂器補議
      音樂研究(2018年5期)2018-11-22 06:43:44
      遙望殷墟——音樂考古與商代史
      音樂研究(2018年5期)2018-11-22 06:43:42
      武丁盛世(二)
      武丁盛世(一)
      殷墟
      三门峡市| 温泉县| 繁峙县| 盐池县| 广宗县| 承德县| 左云县| 府谷县| 南靖县| 三门峡市| 阿鲁科尔沁旗| 静乐县| 南川市| 深泽县| 珠海市| 山西省| 临武县| 桐乡市| 广汉市| 英德市| 正阳县| 汶上县| 于都县| 绥滨县| 江西省| 九龙坡区| 苗栗县| 宜昌市| 安图县| 襄城县| 宣城市| 台南市| 勐海县| 余江县| 手机| 安国市| 沙田区| 长沙市| 祁阳县| 岑巩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