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杏仁 治愈水腫
文/陳佳
有一老婦患一痼疾,遍身浮腫不堪,痛癢難忍,用手輕輕一按,所按之處便會深陷下去,成一個凹槽,久久不散。整整兩年,婦人只能臥榻不起,呻吟不止,連穿衣吃飯都難以料理。家人多方求醫(yī),遍請方圓名醫(yī),皆曰無藥可治。
一日,其家人上山砍柴,遇一游醫(yī)在山上采藥,小息之時,游醫(yī)見其家人面容愁苦,乃詢及緣由,家人如實告之。游醫(yī)思索良久,告其家人曰:“醫(yī)界曾有言,常食杏仁可治水腫之癥,你等回家后不妨一試?!?/p>
對游醫(yī)所言,家人半信半疑:“請了名醫(yī)若干,吃藥無數,皆無好轉,這單單一味杏仁便能妙手回春么?”但家人還是決定試一試。于是,家人每日四處采杏,尋得杏仁給婦人食之。歷時數月,婦人所食杏仁已達數十斤,病情逐漸見輕,如此餐餐服食杏仁一年之后,婦人之病竟獲痊愈。
杏仁能肅降上焦肺氣,氣行則水行。肺氣宣降有序,則水液自能下輸膀胱,腫脹之疾曷能由生?此上述一案取效之緣由也。
山楂與楊貴妃
文/尚學瑞
唐代天寶年間,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huán)患了腹脹病,出現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大便泄瀉等癥狀。見貴妃整日蹙眉嘆息,這可急壞了圣上,忙詔令御醫(yī)為皇妃診治,無奈用遍了名貴藥,病情不減反而加重,只得張榜招名醫(yī)。一天,有位道士路過皇宮,當即揭榜為皇妃治病。入宮診視,道士察貴妃脈象沉遲而滑,舌上布滿厚膩苔,于是揮豪處方:“棠棣子十枚,紅糖半兩,熬汁飲服,日三次?!彪S后竟揚長而去?;实蹖Υ藢⑿艑⒁桑瑳]有責罰道士的傲態(tài),而急命御醫(yī)照方遣藥。誰知用藥不到半月,皇妃的病就果真好了。
方中的棠棣子,至宋代《本草圖經》被確認是山楂的別名。據說楊貴妃為使肌膚細嫩光滑,以討皇上歡心,當年經常食用一道叫做“阿膠羹”的藥膳。因阿膠為血肉有情之品,藥性滋補,久食則膩胃,會導致腹脹滿、納差之類病狀,所以經道士診治后,她明白了自己的病根,并在此后服食阿膠羹的同時,常佐食些山楂,果然舊病不發(fā),體安神爽。
中醫(yī)認為,山楂其性味甘溫而酸,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之功,善治傷食積滯引起的脘腹脹滿、噯氣吞酸、腹痛便溏等癥,對瀉痢腹痛、瘀阻胸腹痛、疝氣及婦女痛經等也有顯著療效?,F代還廣泛用于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菌痢、癌癥及減肥美容。因本品酸甜可口,能當水果生吃,更能制作藥膳美味來治病養(yǎng)生。
熏蒸療法治好太后中風
文/楊吉生
據說南朝陳國的柳太后有一年患上了中風病,嘴巴也歪了,既不能言語,更不能服藥,御醫(yī)們想了很多辦法,可就是效果不佳。而許胤宗給柳太后看過之后,命人煎了十多服治療中風的黃芪防風湯,其他御醫(yī)知道后都很不屑:“明明知道太后不能喝藥,還做這么多湯藥有什么用??!”然而,許胤宗將煎好的藥液并非是給柳太后喝,而是叫人把滾燙的湯藥放在太后的床下,待藥物的蒸氣慢慢熏蒸,不料,數小時后,太后的病情竟有了明顯好轉,可以開口說話,不久便能正常進食了。
熏蒸療法,是利用藥物蒸發(fā)之氣體熏蒸病人的全身或某一部位,使藥物通過皮膚吸收,滲透至體內而發(fā)揮藥效,起到活血化瘀、疏通脈絡、祛風除痹等功效。而許胤宗將湯藥放在柳太后床下,使藥物通過蒸氣慢慢進入了柳太后肌膚,并從肌膚進入身體,達到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