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杰
【摘 要】地理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高中地理主要有環(huán)境、人口、資源、災害、生態(tài)、人地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國土整治、區(qū)域開發(fā)等方面的內(nèi)容。地理學科重要的教育功能決定了其在基礎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需要教師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同時,注重課堂教學效果。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提高自我適應社會能力的場所,也是教師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場所,而課堂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獲得知識的多少。這需要教師在達到當代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提出的客觀要求同時,能夠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育觀念和手段更新,使課堂效果大有改觀,然而如何選擇正確途徑,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是擺在每一個地理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希望從地理課堂教學作為突破口,通過采取幾種想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地理;教學方法
地理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培養(yǎng)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yǎng);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币恢币詠砦覀兘處熽犖楸局皩嵱谩保粩嗵剿鞲行У慕虒W方式?!耙詫W生為中心,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時刻響起在課改下的教師隊伍中,可是俗話說的好“說著容易,做著難”,要想真正讓學生成為“時代的主角”,還有待我們一線教師以及相關專家的不斷探索。
新課程下的高中地理:圖片多,直觀性強;活動和思考問題的設計多,活躍度高;閱讀材料和案例多,信息量大;設有 “問題研究”并注重“過程與方法” 。時代在進步,課程在優(yōu)化,而作為文化傳承的導引者更該學學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新課程對教師素質(zhì)的新要求。
一、自身素養(yǎng)的“變”
1.自我激勵
“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給新時代下的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yè)知識必須硬,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學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間,才能真正驗證古人所謂的“青出于藍而青于藍”,這也正是時代所希望的人才,能真正挑起大梁的人才。
例如關于東南亞海嘯的問題。首先需要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更多的關注和分析,隨時保持知識的更新、積累和運用,從而滿足學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科學性和先進性。
2.了解學生
新課程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活動為特征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喚起學生成長的渴望;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所學東西的實際意義,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nèi)在化。
形象化教學是現(xiàn)階段能使學生學習效率增倍的方式之一。比如,在高二講到冷鋒、暖鋒以及自然災害的時候,教師可將電影搬入課堂?!逗筇臁肥钱敃r風靡一時的災難片,同時他也可以作為很好的教學素材,娛樂中掌握知識點,是任何一位學生,尤其是思維能力稍差的學生所希望的,而今天的我們就需要嘗試做到。
二、教學方法的“變”
1.直觀
這點除了借助新課改下課本圖多直觀的優(yōu)點外,教師還需勤思考改變以往的慣用教學方法,如在講授高一地理《地球的自轉(zhuǎn)與公轉(zhuǎn)》時,再簡陋的地方,教師都可準備一只手電筒(當作太陽光照)和一個地球儀進行演示,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地球運動時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了。
2.激趣
在眾多的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是非智力因素中最為活躍的一個,是入門的向?qū)?,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fā)展的巨大動力。
問題激趣,如,講到大氣熱力環(huán)流時,將一個密閉玻璃槽放在陽光照射處,槽中一半為沙子、一半為水,一段時間后,將點著的一炷香從事前準備好的空隙處插入,讓學生看煙的運動路徑,然后看書運用原理解釋為什么。
感覺激趣,如,在講人文地理,介紹長江三角洲的時候,教師可以課前做好一些工作,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下載長江之歌,用優(yōu)美的音樂,帶領學生去感知那原本枯燥的文字,而此時的老師完全可以是一名導游。這樣充滿新奇的課堂,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課堂。
3.貫穿趣味,培養(yǎng)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不能單純地傳授地理知識,而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對學生智能的培養(yǎng)。學生各種智能的提高是通過知識的掌握運用而得到發(fā)展的。
如:在講授“大陸漂移說”時,可先提問:“為什么在極其寒冷的南極大陸發(fā)現(xiàn)了只有在暖濕環(huán)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層?”“為什么在火熱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處,卻發(fā)現(xiàn)了古代冰川的遺跡?”學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須認真聽課,積極思考。思維被啟動了、興趣也就得以鞏固。又如:觀察用地球儀演示地球在公轉(zhuǎn)軌道上的運動時,先假設太陽和公轉(zhuǎn)軌道的位置,讓學生便于進行空間想象和思維,接著教師持地球儀轉(zhuǎn)動,在轉(zhuǎn)到春秋分、冬夏至四個位置時停下來,讓學生觀察陽光直射點在地球上的位置。然后在黑板上畫出赤道,南北回歸線,并注明在這三條線上太陽直射的日期。從演示到版圖、從動態(tài)到靜態(tài),從空間到時間,使學生通過觀察進行了想象和思考。
以上是我根據(jù)自己從教的點點體會以及同仁們的些許觀點,表達的一些淺顯的見解,希望同仁多提寶貴意見,以求地理教學的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地理教學新觀念》.百度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