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亮
與人交談,不管是命令還是譴責(zé),如果直來直去地“說因道由”,恐怕欠妥。要讓交談達(dá)到預(yù)期的效果,別忘了給你的話加點“佐料”。
命令時,說話加點“誠意”。如果你說話有高于人的意念,說出來的話就容易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也易引發(fā)別人的抵觸心理。如果你在傳達(dá)命令時,帶上“大棒”和“胡蘿卜”,威中帶情,嚴(yán)里含柔,給你的命令加入情誼的“佐料”,對方更能感受到你的誠意,對命令的執(zhí)行就更到位。
譴責(zé)時,說話加點“婉意”。交談時,不管你如何理直氣壯,簡單粗暴地說他人的是非對錯,都容易給對方造成傷害。而如果您能在指責(zé)時考慮一下對方的顏面,給對方留個臺階,引而不發(fā),看透不說透,以一種溫和、婉轉(zhuǎn)的方式慢慢浸潤對方的心扉,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怒時,說話加點“巧意”。面對他人的憤怒,需要巧妙平息。人的期望與失望往往是一個走向,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我們先將對方的期望降下來,然后再不斷地滿足他們的期望。這樣一來,你的息怒也就有了藝術(shù),更能贏得人心。
生氣時,說話加點“趣意”。讓人生氣的理由很多,而生氣的害處則更多。當(dāng)你遇到讓你生氣的人或事時要試著讓自己冷靜,最好調(diào)動自己的智慧,給你的話語添加一些輕松有趣的元素,從而“烹炒”出幽默風(fēng)趣的味道,最終達(dá)到平衡自己心理的同時又讓對方接受的效果。
交談中,不管你的話指向誰,在“說因道由”時都可以恰到好處地添加“佐料”,這樣更能讓你的話語合情合理,聽來舒服。
(摘自《演講與口才》)
(本欄編輯/胡麗莉 賀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