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寶
內(nèi)容摘要:文人路遙對人生有其自己的界定,這種界定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路遙的人生觀是一種悲苦但幸福的人生觀,而這種幸福觀的要源于最為簡單的生產(chǎn)勞動。他借作品中的人物展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關鍵詞:悲苦 勞動 幸福
路遙作品中人物的人生是悲苦的,而這悲苦卻不是悲觀的體現(xiàn)。相反,這種悲苦是幸福的真正來源,也就是說,幸福往往產(chǎn)生于悲苦的土壤中。由于人存在這樣的一種悲苦的環(huán)境中,人才能面對真正的生活。
一.路遙的悲苦人生論
路遙認為,“人的痛苦在生活和勞動中慢慢磨掉,勞動,……不僅僅是生活的要求,而是自身的需要。沒有什么靈丹妙藥比得上勞動更能醫(yī)治人的精神創(chuàng)傷了?!?】”于是,工作不再是一種簡單的謀生手段,而是人的一種心靈解脫和理想的實現(xiàn)方式?!坝辛斯ぷ鳎荒悴辉贋槌燥埡退X而熬煎;你還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錢?!?】”因此,我們可以說,幸福就是來源于勞動。但是,路遙認為,“幸福,或者說生活的價值,并不在于我們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而是日常的生產(chǎn)勞動,甚至可能是一種痛苦的勞動。他認為,人“只有繁重的體力勞動,才使精神上的痛苦變?yōu)槟撤N麻木,以至思維局限在機械性活動中。【4】”因此,幸福如何具體界定或許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人的生活怎樣能通過勞動,讓人在痛苦中擺脫出來,這是路遙人生哲學的重點。在他看來,勞動是他給出的一劑治療人生痛苦的良藥。
社會的巨大變革是路遙筆下人物故事產(chǎn)生的源泉。他曾借筆下人物感嘆到:“大時代的浪潮不僅改變了物質世界,更主要的是,也在改變?nèi)恕!痹诮?jīng)歷過文化大革命洗禮的一代人心中,社會的樣子似乎已經(jīng)成為定數(shù)。然而在改革開放的思潮下,人不得不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傳統(tǒng)的是非觀念幾乎在一夜間發(fā)生了逆轉。在路遙看來,在這個時期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有其自己的價值意義。而這種意義之中不免是有沖突與矛盾的。一方面,有先進人物有迫切改變現(xiàn)狀的愿望;一方面也有固步自封的傳統(tǒng)觀念的困擾。
因此,路遙是向我們表達一種這樣一種人生哲學。那就是:“既然活著,就應該好好的活?!?】”生活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為他人而存在。路遙在這里強調(diào)精神的重要性。他認為,人應該認識到,“精神的消沉無異于自殺。【6】”因此,即使人生是悲苦的,但人不能以悲苦的精神面對生活。那樣人生的存在就沒有任何意義,人不能是一種在悲苦中讓自己在時間的長河中消失的存在。
在路遙的筆下,生活是一種變換無常的存在。他常感嘆到,“生活啊,生活!有時候它把現(xiàn)實變成了夢想,有時候它又把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7】”夢想與現(xiàn)實是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本有的存在。沒有現(xiàn)實的夢想是瘋人囈語,而沒有夢想的現(xiàn)實是一潭死水。路遙是一個對生活感到悲苦,但決不是一個對人生感到絕望的人。相反,他正是用他本有的方式在向人們傳達著一種希望。并在這種希望的前提下,對人生自我提出一個最根本的要求,那就是“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永遠是公正的!【8】”因為,“現(xiàn)實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xiàn)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尤其是對于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最重要的認識。【9】”這可以基于路遙本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路遙對青年人有獨有的熱愛。路遙認為,青年人相對于成年人來說,具有更多矛盾的存在,而在這些矛盾的存在中,青年人的理性思維常常輸給感性思維。在面對誘惑的時候,“本能的生理作用很快就把理性打得一敗涂地?!?0】”因此,路遙本身希望借自己的筆喚醒一代青年人正確對待生活中的理性。
二.路遙的樸素農(nóng)民哲學論
路遙是以農(nóng)民生活為創(chuàng)作源泉的。然而,自古哲學家對農(nóng)民都不眷顧,甚至許多人認為農(nóng)民不懂哲學。這不是對農(nóng)民的貶低,而是農(nóng)民多是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或文化教育程度很低。相比,農(nóng)民的感性思維要遠遠強于理性思維。而哲學的代表就是理性思維的表現(xiàn)。但是,路遙認為,農(nóng)民是哲學思維的源泉,即使農(nóng)民成不了哲學家,但農(nóng)民卻可以成為哲學產(chǎn)生的土壤。農(nóng)民的哲學是以一種最為樸實的方式展示給世人,是以一種平凡而不是晦澀的方式來表達。如“人做啥就為啥操心哩!【11】”,這翻譯成哲學話語,不正是說明:人應該對本我的存在而進行操勞,并在其操勞中實現(xiàn)自我?!叭嘶钜皇溃裁词乱部赡芘錾??!?2】”也不是在表明,“世界是客觀存在的?!闭軐W本來就是一種生活的理性體現(xiàn),而決非是某些知識分子口中的玩物,如果哲學不能用應用到實踐之中,那么哲學與大地上的一粒塵土并無區(qū)別。我們不能否認他的存在,但是,對我們的生活沒有意思。
而哲學自創(chuàng)生之初,就不會這種以“欣賞”走廊壁畫的形式存在,或者富裕人家高檔的擺設物。它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或者說是一種有用的存在。哲學的產(chǎn)生就是為了讓人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讓人在苦苦地狂想。因為,從這一點上來說,哲學是有用的。那么哲學是如何有用的?筆者認為,哲學的作用有:哲學如同體育鍛煉一樣,體育鍛煉是為了強化自我的生物有機體,而哲學的思考也是一種鍛煉,不過,它強化是人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和看事物的全面性與客觀性。
農(nóng)民的人生哲學,是在平凡之下對真實生活的體現(xiàn)。也是他們內(nèi)心深處思想的一種表達。路遙認為,“他們(農(nóng)民或來自農(nóng)村的人)一輩子不相信別的,只相信命運;他們認為人在命運面前是沒什么可說的。【13】”命運是路遙筆下人物的最高的神與最大的信仰。農(nóng)民對四大主流宗教的熱情并不高漲,但宋明理學中的天理影響農(nóng)民至深。農(nóng)民往往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神,并將這個自己之神通常稱為命運。命運之神在中國有很多的變種,它借佛、撒旦、上帝,或者長生天,老天爺?shù)确绞匠尸F(xiàn)。在廣大農(nóng)村,人們借宗教信仰或是以迷信的方式,對命運之神感到恐懼與進行膜拜。命運之神在農(nóng)民的心中是以他自己的視角建立起來的一種對命運偶然性的對抗。這一點從他們最原始的信仰的目的就可以表現(xiàn)出來:無非是希望無災無難,家庭平安,黃金萬兩。而在這些所有的愿望中,對厄運的恐懼是他們對命運之神膜拜的主要原因。他們希望人在危難之中總有一種幫助,它可以來自某個人,或者某個神,甚至中國式的魑魅魍魎。因此路遙認為,如果“人要是處在厄運中,哪怕是得到一點點的同情和友情,那也是非常寶貴的。有的人會立即順藤摸瓜,把別人的這樣同情和友愛看作是解脫自己的救命稻草,一旦抓住了就不松手。【14】”我們不能評判這些希望擺脫困難的人的那種害他行為,可是我們也明白這種害他行為的存在有著社會危害性。endprint
三.路遙的樸素勞動救贖論
對苦難的擺脫在無法實現(xiàn)的情況下,人總是以回憶的方式,選取生活中那種美好的片斷來達到對現(xiàn)實苦難的排擠,和一種自我催眠。“吞慣了生活的苦藥,不過一旦嘗了一點生活的甜頭,那味道卻永遠不能消失,并反過來使苦痛更難以忍受。我懷疑這是命運的捉弄——我雖然不是處處相信命運,但也還沒有成為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15】”當這種回憶在長久的刺激下已經(jīng)失去作用,一次偶然的現(xiàn)在美好就會取而代之。對自我在最近時間接受的,他們會這樣:“思緒像浪花飛濺的流水一般活躍。先是一連串往事的片斷從眼前映過;接著是剛才所發(fā)生的頭到尾的一切細節(jié),然后又是未來各式各樣幻想的鏡頭……【16】”但是,嚴峻的現(xiàn)實生活最能教育人,它使人此刻減少了一些狂想,而增強了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但是,路遙認為,人是不可能像命運低頭,即使他對它又如此的膜拜。他們常?!皩ψ约好髅魇遣豢赡艿氖?,卻要做非分之想,而且固執(zhí)得要命?!?7】”
而對于這種由于痛苦的原因而帶來的安靜的休息,對人來說不是一種安慰而更是一種新的痛苦。這里,路遙對勞動對痛苦的作用是什么是看重的。因此,對于痛苦中的人來說,“痛苦的休息簡直等于活受罪。【18】”于是,我們只能說,“勞動啊,它是艱苦的,但也有它本身的快樂?!?9】”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路遙用“艱苦”而不是“痛苦”。艱苦是人之為人,或者說人的存在所必須本有的存在,而痛苦卻是一種有別于艱苦的心靈煎熬。艱苦只能改變?nèi)说娜怏w與磨練人的意識,而痛苦卻是磨練人的精神甚至是讓人的生命在這種精神中消逝?!弊詺⒌男袨槎喟胧且驗橥纯喽皇且驗槠D苦。因此,路遙特別區(qū)別于艱苦與痛苦,目的是論證生活的艱苦是治療勞動成為痛苦的良藥。他認為,“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的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它總是在悲苦與歡樂中存在。
注 釋
【1】 路遙:平凡的世界·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頁。
【2】路遙:平凡的世界 ·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頁。
【3】路遙:平凡的世界 ·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頁。
【4】路遙:平凡的世界 ·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頁。
【5】路遙:平凡的世界 ·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頁。
【6】路遙:平凡的世界 ·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頁。
【7】路遙:人生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135頁。
【8】路遙:人生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頁。
【9】路遙:人生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169頁。
【10】路遙:匆匆過客 · 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頁。
【11】路遙:人生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頁。
【12】路遙:匆匆過客 · 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頁。
【13】路遙:人生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頁。
【14】路遙:匆匆過客 · 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頁。
【15】路遙:匆匆過客 · 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頁。
【16】路遙:人生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頁。
【17】路遙:匆匆過客 · 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頁。
【18】路遙:人生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8頁。
【19】路遙:人生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頁。
(作者單位:福建三明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