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徐徐
巴爾扎克受邀到巴黎一所大學(xué)舉行講座,自由提問時,一個男生拿著兩張皺巴巴的紙來到巴爾扎克的面前:“請您看看這篇文章,看它的作者是否具備當(dāng)一名優(yōu)秀作家的潛質(zhì),將來能否在寫作上有所成就。”
巴爾扎克認(rèn)真地看完文章后,搖搖頭說:“恕我直言,此文乏味平淡,才氣不足,表明作者天資不夠,難成大氣候?!?/p>
聽完巴爾扎克的話,這名男生哈哈大笑,轉(zhuǎn)身對著臺下,帶著挑釁的語氣大聲說道:“你們知道這是誰寫的嗎?是偉大的巴爾扎克先生!這篇文章是我特意從他中學(xué)母校的資料室里拿來的?!?/p>
臺下頓時噓聲一片,大家都認(rèn)為巴爾扎克這下肯定會羞愧難當(dāng)。誰知,巴爾扎克卻微微一笑:“是呀,這的確是我在十幾歲時寫下的文章,雖然已時隔多年,但我還是一眼就認(rèn)出來了?!?/p>
所有人都驚了一下,全場重新安靜。巴爾扎克繼續(xù)說道:“我今天的小小成績?nèi)呛筇烨趭^換來的,上天自始至終都沒有給過我一點(diǎn)寫作上的天資!”
最后,巴爾扎克坦言:自己每天要花四五個小時寫作,而修改文章的時間則多達(dá)七八個小時——每篇文章少則修改幾遍,多則十五六遍,為此,墨水瓶每兩天就得重新裝滿一次,并且用掉了近十個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