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麗敏
識字本身枯燥的,如果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看,充分調(diào)動起兒童識字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一、輕松識字、閱讀識字
“讀中識字”是我校校本研究的主題,幾年來,我校通過多種課題研究,已總結(jié)出一套成功的識字方法,在進行識字課題的研究中,我校把以讀促識,自主探究作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新模式,使學生的識字能力,閱讀和寫作水平有了較大的發(fā)展。
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的主題是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種輕松愉快的識字氛圍,通過以讀促識,以識促讀,多讀多識,多識多讀的途徑,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興趣,讓學生學會自主識字,互助識字,注音識字,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盡快進入獨立閱讀和寫作打好基礎(chǔ)。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以讀促識
第一次自讀嘗試,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標出不識的字,學生同桌進行讀識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互教互學,可做一些標記。教師范讀進一步定準難字的字音,教師范讀課文語速要慢,當讀到難字時,語氣要重,引起學生的注意。
第二次自讀嘗試,借助注意,定準字音。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看自己學會了哪些字,還有那些字沒學會,教師將學生不認識的字詞帶注音板書出來,讓學生讀一讀,記一記。
以讀促識,借文讀識。通過不同形式的認讀,讓學生在文中掌握字的正確發(fā)音。首先按師生異步讀,同步到,師大生小,師小生大順序讀。通過學生自由讀,同桌試讀,分類齊讀,個體檢查讀等多種形式的練讀鞏固字的讀音,其次,難字詞脫離文章識讀,進一步鞏固字音,然后,教師通過卡片將課文中的生字詞展示出,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接著,流利而有感情地讀課文,強化識字,最后,去掉文中標記,要求學生把句子讀流暢,把生字的音讀準,讀時要有感情動作。
三、利用多種趣味形勢,調(diào)動學生學習文字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各方面缺乏持久性,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在進行識字的教學時,要保持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學習形勢的新穎,變枯燥為生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學會自主閱讀識字,互助閱讀識字,注音閱讀識字,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識字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識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盡快進入獨立閱讀和寫作打好基礎(chǔ)。培養(yǎng)學生學會閱讀識字,自由讀書的能力,就要多帶領(lǐng)同學們學習內(nèi)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的讀物,如兒歌、童話、寓言故事、古詩、成語、天文、地理、歷史、新科技類,要把閱讀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jié)合,不但要提高學生閱讀識字能力,更重要的要使閱讀與認識事物相聯(lián)系,要把閱讀量與興趣性相結(jié)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調(diào)動學生自主識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聲音,圖像,動作,情境等加強漢字與事物的聯(lián)系,讓學生對所識生字的第一印象強烈、深刻。當然,通過興趣鼓勵識字應(yīng)針對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形勢多種多樣。每個學生都想在課堂上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和鼓勵。而在識字的教學中,以往的教學形勢大都是老師是主角,學生只是充當配角跟著老師隨聲附和。這種完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之中,自然會學的枯燥和乏味。針對這種情況,我便開始嘗試著在課前布置一些預(yù)習作業(yè),主要還是針對生字詞的預(yù)習。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孩子通過這種方式在課堂上變得更加活躍了,課堂上他們真正成了主角,學生課堂參與意識也越來越強了。而且課堂上多了很多的“小老師”他們會把自己在預(yù)習中的好的識字方法和同學分享。
總之,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jīng)驗,用自己喜歡方式識字。在課堂上,老師要創(chuàng)識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寫字,了解字詞的意思。在課堂外,老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識字的有心人,進到什么字,就認什么字,并自覺和同學交流識字成果。老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重引導發(fā)現(xiàn),使兒童漸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適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
(作者單位:吉林省遼源市多壽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