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慶
以往的課堂評價方式只是單一的考評或者是點評模式,也就是老師對學生進行點評,以及通過考試試卷或者是作業(yè)對學生進行評價或者是檢測。這種明顯忽視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個性特點的做法,不利于學生的個性、思維情感的發(fā)展。
初中的信息技術老師應當樹立起正確、客觀的課堂評價理念,構建“以人為本”的課堂評價體系,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和運用這門學科。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評價體系構建需要遵循的原則
1.發(fā)展性原則。確保評價體系是立足于教學的改進以及學生的發(fā)展進步而進行的。教師要運用好課程目標的導向作用,時時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鼓勵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進步之處。評價體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或者是促進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以實現(xiàn)人的發(fā)展和進步,而不是單純的簡單評判優(yōu)劣好壞。評價體系構建所需的發(fā)展性原則,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時時關注對學生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的各方面因素,重視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以及培養(yǎng),并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地給予評價,及時地通過評價體系反饋給學生其需要調整的信息,以促使其改正。
2.多元性原則。也就是評價角度、評價內容以及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而且在選擇評價內容時,不但要關注于教學目標的要求,又要不被教學目標所局限,進而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在評價的視角上老師應當充分的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獨特的個性,在不相同的層面以及視角對學生進行評價。在選擇評價主體時,要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其可以互評或者是自評,將學生評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以確保不同的評價主體得以共同的參與。
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評價體系建設之教師的全面評價
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需形成一種多元性、發(fā)展性以及有效性共存的評價模式。信息技術課老師在評價學生時,不應當只看到學生的技能以及知識,還應當結合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習方法、情感、個性特點、狀態(tài)以及效果等方面,共同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
除此之外,一個有效的課堂評價,所選取的時機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所進行的評價,是一種即時性的評價,主要是對學生當時的表現(xiàn)所進行的反饋活動,可以起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學習動機的作用;在每單元或者是每堂課知識教學結束后所進行的評價,是一種小結性質的評價,主要起到總結本單元或者是本堂課知識,以及學生各方面的表現(xiàn)的作用,以促進學生的自我提高和反省。
比如說,在教授蘇教版初二信息技術第八課時,POWERPOINT演示軟件制作這一章節(jié)時,無論在教學的哪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都能夠給予學生一些評價與反饋。像在課堂導入時,對于一些已經(jīng)學會制作簡單的ppt的學生,老師要給予充足的肯定和表揚;在提問的環(huán)節(jié),老師要及時地給予舉手回答的學生獎勵和鼓勵,尤其是平時不太會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以及學習比較差的學生;在進行實際操作練習時,對于由于粗心大意,而導致關鍵步驟被忽略的學生,老師要及時地、適當?shù)貙ζ溥M行批評,對于由于上課不認真聽講而導致的步驟不會的學生,老師不但要給予批評,而且還要指導其步驟、方法;在結束單元教學之后,老師還需要總結單元知識以及學生的表現(xiàn)。
三、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評價體系建設之學生的自我評價
學生的自我評價包括學生對自我的學習興趣以及熱情、基礎水平、學習狀態(tài)以及方法、學習情況等情況進行的全面分析。在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自我評價更加深入、客觀地認識自我、了解自我,這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
比如,學生在學完蘇教版初二信息技術第八課時POWERPOINT演示軟件制作這一章節(jié)時,學生可以考慮使用自己的照片、家人的照片制作一份ppt作品,為自己留下美好的記憶。在制作時,學生們邊做邊思考,考慮自己能不能使用更加簡單的步驟或者是方式進行制作,是不是已經(jīng)可以熟練運用ppt的各種制作方法,是不是知道各個內容的所在之處等等。在學生做完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作品,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有什么缺點,有什么優(yōu)點,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課堂上專門為學生這一群體構建一個評價平臺,使學生可以通過自我評價,全面地認識到自己,從而發(fā)揮出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進而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積極性。
只有建立起“以人為本”的評價體系,才能夠充分的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知識技能以及個性特點,才能夠使得更加有效和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始終貫穿于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中。
(作者單位:江蘇海門市湯家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