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
周之洋,曾用名周洋,1971年生,耕鎖堂主人,祖籍江蘇句容,現(xiàn)客居北京,為山東省美協(xié)會員,中國畫院畫家,中華名人書畫協(xié)會會員。主攻花鳥,上溯宋、元、明、清及現(xiàn)代諸大家的技法。融會貫通,經(jīng)30年藝術追求,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出版有《周洋畫集》《周之洋中國花鳥精品選》《周之洋美術作品集》《周之洋國畫小品集》。2003年在山東省美術館成功舉辦個展,2005年在中國牡丹城曹州書畫院再次舉辦個展成功,并在全國舉辦聯(lián)展30多次,作品被中國牡丹藝術館、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國旗護衛(wèi)隊、殘聯(lián)主席張海迪、文化部原副部長賀敬之、著名詩人臧克家、人民英雄徐洪剛,及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美國等社會團體、藝術館及個人收藏。在取得一系列成績之后,為慈善事業(yè)、公益事業(yè),捐贈作品達千幅以上,2009年被中國公業(yè)總會評為“慈善書畫家”。
其作品多次在全國大型活動中入展和獲獎。并有新加坡、美國、中國香港、日本、中國臺灣收藏家和畫家收藏。
周之洋的作品,崇尚自然,以藏畫為師。數(shù)十年間,他走遍各地寫生,用線描、彩繪、水墨、鉛筆勾勒各種花鳥造型。他筆下所描對象,都是人們經(jīng)常接觸、喜聞樂見的事物,使人倍感親切。周之洋筆下的牡丹雍容華貴、清新典雅;紫藤如萬歲枯藤,蒼勁老練,都有著自己獨有的風格,被譽為周牡丹、周氏藤的美稱。他的作品題材豐富,貼近生活。他強調畫畫需要深入生活,只有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才能體味生命的真諦和美的內涵。只有你被眼前的植物或動物打動了,你才能抓住精髓,畫出鮮活靈動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生機和氣勢,給人一種精神上的鼓舞。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召喚,花木的歡暢。給人一種健康、高雅的美的享受。
周之洋,為人質樸,有著真誠的微笑、平和的性情。出生在山東農村的周之洋,少年時期對繪畫有極大的天賦,對自然界的一花一草都喜歡仔細觀察并加以琢磨。真正開始對繪畫感興趣,是在小學時期,周之洋的姐姐跟著自己的語文老師學畫了一匹馬,周之洋在旁邊看著,覺得沒什么難的,于是也跟著畫了起來,這一畫激發(fā)了他繪畫的天分。從此,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尤其是喜歡的繪畫作品,他就會拿起鉛筆、鋼筆照著畫出來。初中時期,周之洋意外從別人那里借到了一本《芥子園畫譜》,家里人雖然支持他畫畫,但畢竟農村的生活艱苦,不可能特意掏錢給他買畫譜。借來的畫譜終究要還回去,所以他買來白紙一張張裁成與畫譜相同的尺寸,一張張臨摹下來。那時候畫畫,用他的話說也是為了逃避勞動。從小身體并不壯實的周之洋,只要一拿起畫筆,父母就默許他不去做農活。也正是這樣的支持讓周之洋更加熱愛繪畫。
讓周之洋印象最深的是,當他筆耕不輟地勞動了很久才將整本的《芥子園畫譜》臨摹成功后,少年那種想要顯擺的心讓他把他的畫作帶到了學校。沒想到一個同樣喜歡畫畫的同學提出要借走這本臨摹作品。盡管心中百般不情愿,礙于面子,周之洋還是借給了他。第二天這位同學就說畫作被他丟了。臨摹的心血丟失,讓周之洋倍感傷心。
對于周之洋來說,畫畫的天賦讓他在中學時期就成了學校里的美術小老師。當然這是沒有工資的義務工作。他經(jīng)常在課后畫出一幅畫,然后讓同學們照著畫。正是這樣的經(jīng)歷,在日后有了一定的成就以后,周之洋更愿意與別人分享他的繪畫心得。
他曾說過:“有三鍋開水,分別煮著雞蛋、胡蘿卜和茶葉,雞蛋越煮越硬,胡蘿卜越煮越軟,而茶卻給人以回味無窮的醇香。我把它們比作三類藝術家,第一類藝術家經(jīng)過多年的藝術總結、消化和積累,作品越來越好,而自己高高在上,從不與他人分享。第二類藝術家與社會缺少溝通交流,不知道怎樣與喜歡他們作品的朋友交流和共享,只能看著自己的作品一天好似一天,自我陶醉。第三類藝術家則不同,他們就像開水與茶全身心地相容,使淡而無味的白開水變成清香撲鼻的濃茶,無比的醇香讓人回味無窮,同時也讓干瘦的自己舒展開來,變得豐滿、潤滑。我愿做第三類藝術家。我希望更多的藝術家學習開水和茶的相容,把自己的東西與更多的朋友分享,讓每個人都會看、懂欣賞,使中國書畫藝術健康發(fā)展、發(fā)揚光大?!?/p>
山東菏澤是著名的牡丹之鄉(xiāng)。從小生活在那里的周之洋觀察最多的就是牡丹。藝術來源于生活。他的牡丹清新自然,典雅秀麗,既突顯出牡丹特有的雍容大氣,又流露出其嬌憨的姿態(tài);既有國色天香的優(yōu)雅,又不乏搖曳生姿的靈動。真正是生動傳神,雅俗共賞的佳作。
從2011年開始,周之洋主攻寫意荷花。他說:“水墨畫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更能代表中國畫??此坪唵?,實則復雜。看上去就是用水和墨就可以了,而再也沒有水墨荷花更能體現(xiàn)中國畫的層次感和美感?!敝苤蟮暮苫?,收放自如,在表現(xiàn)荷葉的層次上大膽用墨,而荷花使用線條處理,在花蕊上點綴顏色,使之賦予了生命,艷而不俗,嬌而不媚。水墨荷花最難的地方就是在層次上的把握,往往看上去一坨墨色。周之洋巧妙地使用水與墨的關系,把自己心中的感悟通過大寫意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
周之洋以古為師不泥古,博采眾長刻苦鉆研,筆耕不輟,逐漸形成了醇厚、灑脫、氣爽、露重的藝術風格。做到水墨至上,不求形似意更足,行筆潑墨似行云流水揮灑自如。作品結構嚴謹,氣韻生動,舒展大氣而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