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云
(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629000)
現(xiàn)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領域需要應用信息技術,在高校培養(yǎng)專業(yè)的信息技術人才時,計算機基礎及相關學科尤為重要。無論是不是學習計算機專業(yè),“大學計算機基礎”都應當是學生的必修,所以,對于“大學計算機基礎”的學習資源建設非常有必要。
在當前的信息化高校的教育,也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學生本身存在的計算機基礎的個體差異和在中學時不同地區(qū)進行計算機教育的差異,學校考核的方式單一,怎么樣利用有限的資源進行計算機的教學等,這些問題都使得當前高校要大力的推進“大學計算機基礎”學習資源的建設,對于學習資源的研究和建構也十分有必要。
(1)調(diào)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計算機水平發(fā)展均衡?,F(xiàn)在,雖然在中學就開設了信息技術的課程,但是由于各地區(qū)認識程度不同,計算機資源設備不同,所以不同的大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存在差異性。所以,建設學習資源,可以讓學生利用這個學習資源去進行自學,自己探索,不僅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而且靈活性很強,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
(2)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老師講授,學生聽講,接受知識。但是,“大學計算機基礎”學習資源為學生們提供了非常多的數(shù)字化的學習資源,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學習系統(tǒng)。教師通過引導的方式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幫助,交流協(xié)作地進行學習。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變成自主學習方式和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3)解決教學資源不充足的問題
在這個學習平臺上,方便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可以進行資源共享等,使得教學資源不充足的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能夠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希望通過學習資源的建設,能夠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開放的學習平臺,找到一個適合當代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模式,利用有限的資源進行計算機教學,優(yōu)化當前學校的教學資源等。使學生能夠進行計算機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習效果。
要根據(jù)《基礎教育教學資源元數(shù)據(jù)應用規(guī)范》(由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制定的《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guī)范》)。資源中不僅包括計算機基礎的相關文字、圖片、視頻等,還要包括各種課件,實驗軟件等多種教學資源。要采用通用的標記語言的格式,訪問瀏覽可以采用不同的多種方式,能夠?qū)崿F(xiàn)資源共享,留言,同步異步的進行學習。
主要有兩種登陸權限,一種是管理人員,負責對系統(tǒng)的維護,對上傳資源的審核和發(fā)布。
另一種是一般人員,也就是教師和學生,可以對系統(tǒng)中的資源進行學習,也可以上傳共享學習資源,另外有留言等操作供大家進行交流。
要有多種不同的資源模塊,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包括學科的課件,教學案例、相關課程文獻、媒體資源、考試等模塊。
主要包括兩大結構,一個是學習資源的媒體技術等,一個是課程的主體內(nèi)容。
2.3.1 學習資源的媒體技術
包括在線教學的工具、知識管理和評價體系、實驗系統(tǒng)、交互系統(tǒng)等。在教學工具系統(tǒng)中既可以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同步教學,如果學生耽誤,也可以在后期進行當天教學的視頻點播。實驗系統(tǒng)是學生進行動手實踐,交互系統(tǒng)可以互相留言,交流問題,知識和評價體系可以共享相關學習資料,進行學生自我評估的過程。
2.3.2 課程的主體內(nèi)容
包括計算機基礎的知識、操作系統(tǒng)、辦公軟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這里沒什么過多介紹,主要就是“大學計算機基礎”的課程內(nèi)容,系統(tǒng)中包括知識點和相關練習題等。
教師按照教學要求,通過系統(tǒng)對學生進行課程的教學,而且有多種方式的演示,比如圖片、文字、視頻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行動手實踐,在系統(tǒng)的虛擬實驗系統(tǒng)進行操作練習,另外可以做練習題,溫習知識點,有問題和老師同學進行交流探討,還有考試自測系統(tǒng)進行自我掌握的評估。系統(tǒng)的應用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學生更容易的去接受。
在學生學習的課堂外,學生和老師可以通過留言、BBS進行問題的討論和交流,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學生們在課后也能學習各種相關資源。
[1]古發(fā)輝,等.計算機文化基礎網(wǎng)絡教學互動平臺的實踐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8(16).
[2]舒波,向磊.“大學計算機基礎”學習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8).
[3]王蘭.淺談高校數(shù)字化課程資源庫的構建思想[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7).
[4]武法提.網(wǎng)絡教育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應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