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醒
(遼寧警官高等專科學?;A部語文教研室,遼寧 大連 116036)
復合命題是直接表達復合判斷的命題。由于復合判斷是判斷之中還包含有肢判斷的判斷,因而復合命題也是命題之中還包含有肢命題的命題。復合命題依判斷分類可具體分為聯(lián)言命題、選言命題、假言命題、負命題四類。除負命題和部分聯(lián)言命題題外,復合命題一般都是以復句的形式來表達的。
聯(lián)言命題是表達聯(lián)言判斷的語句。表達聯(lián)言判斷的語句可以是并列復句、遞進復句、連貫復句、轉(zhuǎn)折復句,因而聯(lián)言命題又分為聯(lián)言并列命題、聯(lián)言遞進命題、聯(lián)言連貫命題、聯(lián)言轉(zhuǎn)折命題。例如:
(1)人民愛戰(zhàn)士,戰(zhàn)士愛人民。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但土地遼闊,而且物產(chǎn)豐富。
例(1)是以并列復句表達的聯(lián)言并列命題。例(2)是以遞進復句表達的聯(lián)言遞進命題。聯(lián)言轉(zhuǎn)折命題的這種性質(zhì)被稱為“雙肢封閉性”。并列復句、遞進復句、連貫復句,卻可以具有或擴展為具有兩個以上的分句,因而可用表達具有兩個以上的肢判斷的聯(lián)言判斷。聯(lián)言并列命題、聯(lián)言遞進命題、聯(lián)言連貫命題在肢域(肢命題數(shù)量)上的這個性質(zhì),叫作“多肢開放性”。這種性質(zhì)是由于聯(lián)合復句的語言特點所決定的。
選言命題是表達選言判斷的語句。由于選言判斷分為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兩種,因而選言命題非為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兩種,因而選言命題分為相容選言命題和不相容選言命題。相容選言命題是表達相容選言判斷的命題,一般是運用限選復句“或…或”、“也許…也許”等來表述。例如:
(3)他也許是演員,也許是導演。
例(3)是以限選復句表達的相容選言命題。這種表達相容選言判斷的選言命題具有“多肢開放性”,這是由于限選復句的語法特點決定的。
不相容選言命題是表達不相容選言判斷的命題,一般是運用限選復句“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來表述。
(4)要么我們被困難嚇倒,要么我們把困難克服。
例(4)是以限選復句表達的不相容選言命題也具有“雙肢封閉性”外,以限選復句表達的不相容選言命題也具有“多肢開放性”。至于現(xiàn)代漢語中所提到的“與其…不如”、“寧可…也不”類“取舍復句”(選擇復句),以往都被認為表達不相容選言判斷的命題,這是很值得重新探討的。
假言命題是表達假言判斷的語句。由于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因而假言命題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充分條件假言命題。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一般是用假設復句“如果…那么”等來表達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以條件復句“只要…就”來表達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情形是極特殊的。例如:
(5)只要能妥善保護草皮和灌木,沙丘就可以被固定下來。
用條件復句表達充分條件假言判斷,除了句(5)“只要…就”這種情況外,絕無他例。需要強調(diào)指出的是,以假設復句表達的判斷不都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例如:
(6)如果說,十月革命給全世界工人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事業(yè)開辟了廣大的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的道路,那么,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勝利,就是給全世界工人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事業(yè)開辟了更加廣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現(xiàn)實的道路。
這種復句是假設復句的一種新興的用法,它的前后兩個分句是兩件平行事,因而不是充分條件假言命題。
在嚴格的意義上說,它表達的是一個聯(lián)言判斷的內(nèi)容。必要條件假言命題,一般特定條件“只有…才”、“除非…不”、“不…不”等來表達必要條件假言判斷。例如:
(7)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8)不認識錯誤,不能改正錯誤。
例(7)是以特定條件句“只有…才”的形式來表達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例(8)是以特定條件句“不…不”的形式來表達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在此需要附帶說一句,“不…不”這一類關聯(lián)詞語究竟是表達假設復句,還是表達條件復句,語言學界有不同的看法。這一問題反映在邏輯領域則是它們究竟表達充分條件假言判斷,還是表達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爭論。我們對此傾向后一種意見,因為我們將“不…不”等看作是關聯(lián)詞語、邏輯連接詞,而不將它們看作是構成肢判斷內(nèi)容的概念的表達。
充要條件假言命題一般用假設并列條件的多重復句的“僅層式“來表達,通常如”當且僅當…才”,“如果而且只有…就”等形式。例如:
(9)當且僅當三角形是等角的,則它是等邊的。
例句(9)是充要條件假言命題。這種充要條件假言命題,都是由多重復句緊縮層次而來的。例句9是由“當三角形是等邊的,則它是等邊的;且僅當三角形是等邊的,它才是等邊的”緊縮層次而來的。這樣來看,充要條件假言命題至少是二重復句的“緊層式”,且是假設句并列條件句或條件句并列假設句的多重復句“緊層”。至于“如果…那么;而且只有…才”這種句式,當分句相同,邏輯界多認為這是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句式。
負命題是表達負判斷的語句。負命題一般以“并非…”、“不是…”的句式來表達。從語法結構角度來說,負命題不是一個完整的雙部句,而是一個無主句。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無主句,“并非”、“不是”等之后所否定的往往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而且從深層意義看,“并非”、“不是”不僅僅否定了后面句子的“量”與“質(zhì)”,且以判斷為其斷定對象,因而這種無主句是有斷定對象的無主句。例如:
(10)并非一切在水中生活的動物都是用鰓呼吸的。
(11)不是所有的鳥都會飛。
例(10)用并非否定句子(判斷、命題):“一切在水中生活的動物都是用鰓呼吸的”,從而構成一個負命題,但整個負命題卻是一個無主句。例(11)用”不是“否定句子(判斷、命題)”所有鳥都會飛“,從而構成一個負命題,但整個負命題也是一個無主句。
[1]袁野,等.語言邏輯[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
[2]劉漢民.邏輯與語言運用藝術[M].貴州出版社,1998.
[3]黃岳明.身邊的邏輯[M].香港銀河出版社,2002.
[4]劉漢民.普通邏輯教程[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
[5]陳波.邏輯哲學導論[M].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