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桐
摘 要:隨著我國煤礦企業(yè)生產的不斷發(fā)展,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強烈地依賴于機電設備,這無疑對煤礦機電設備的維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紹了我國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的現(xiàn)狀,并通過結合我廠實踐,提出了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創(chuàng)新的建議。
關鍵詞:煤礦企業(yè);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創(chuàng)新
前言
目前,很多煤礦企業(yè)已建立了機電設備維修管理的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和組織機構。但是,由于煤炭行業(yè)不斷發(fā)生因機電設備管理出現(xiàn)問題而引發(fā)的惡性事故,給國家、企業(yè)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經過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整頓,煤礦領導責任制越來越明確,煤礦對機電設備的監(jiān)管和處罰力度也不斷加大。所有這些,充分表明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是擺在從事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人員的一項重大課題。
1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現(xiàn)狀
1.1 機電設備存在隱患較多
很多煤礦的機電設備老、舊、雜、帶病運轉,安全設施、保護裝置不全,距《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差距較大。很多煤礦中老絞車、老的防爆高壓開關、未更換的非阻燃膠帶、老主扇等數(shù)量很多。這些設備中,主提升機單線制動,高壓開關保護不全,主扇滿足不了礦井風量負壓的要求,存在隱患很多,加之這些年對設備的技術測定不及時,測試手段落后,對存在的問題難以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不少。
1.2 機電技術力量薄弱
煤礦因自然條件差,不安全因素較多,因而一些技術水平較高的人員不愿進入煤礦企業(yè)。加上大部分煤礦認為機電工屬于輔助性職業(yè),不加重視,不提待遇,造成機電人員思想情緒波動較大,一些技術人才紛紛跳槽,人才極為缺乏。
1.3 管理理念落后
現(xiàn)在很多煤礦領導對機電設備重視不夠,只注重產量,沒有突出機電設備作為現(xiàn)代化煤礦生產的重要性。把機電管理部門看作是一個輔助生產工區(qū),淡化部門職責,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時落實不到位;機電管理人員無實際職權,僅應付當前的生產。
2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創(chuàng)新與實踐
當前我國煤礦機電設備還停留在預防與現(xiàn)場維修相結合,還沒有實現(xiàn)免維修,零事故,但我們的煤礦機電設備維修者們在大量的實踐工作中,結合實際總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經驗,值得我們探討和學習。這些工作方法和現(xiàn)場維修經驗是廣大煤礦機電設備維修者集體智慧的結晶。
2.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規(guī)范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行為,制定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發(fā)揮制度的作用,在進行機電設備管理時做到有章可循、嚴格貫徹執(zhí)行。推進班組管理制度化。我們機修廠始終把班組的制度化管理作為促進自主管理的基礎,結合我礦班隊建設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對全廠的《工資分配方案》、《內部市場管理辦法》、《四級市場價格》等進行修訂完善,嚴格測算,做到指標量化,把車間的工作實際情況和各項工作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并把安全生產指標完成情況和車間績效考核掛鉤,嚴肅執(zhí)行考核過程,嚴格兌現(xiàn)考核結果,形成獎罰分明的考核體系。
2.2 加強安全班級建設
為扎實開展安全生產,穩(wěn)固班組安全根基,我廠進一步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規(guī)范員工的安全行為,嚴格執(zhí)行各項安全生產措施,杜絕“三違”行為。在生產中,嚴格執(zhí)行各工種操作規(guī)程,深度強化班組執(zhí)行力,全面落實“崗位明白卡”制度,安全生產記錄、各工藝參數(shù),力求出廠產品達到合格率100%;同時為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各班組經常開展安全教育培訓、督促檢查、分析講評,充分利用班前會上的安全經驗分享、安全宣講,班上的每日一題等活動,宣傳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員工警惕性,為了將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位,從上班開始,廠要求班長除了要求員工勞保穿戴規(guī)整外,還要細心留意每個員工的情緒,如果哪個員工情緒低落,班長就會主動上前和他聊天,了解員工家里實際情況,穩(wěn)定員工情緒,作好思想疏導工作,穩(wěn)定生產。
2.3 修舊利廢,推進成本控制
2013年在全廠大力開展修舊利廢工作,認真分析各班組生產各環(huán)節(jié)修舊利廢、節(jié)能降耗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各班組也在自己的工種領域做了大量的修舊利廢工作。
首先,在設備維修上狠抓成本管理,做好設備維護和后勤保障工作
加強設備配件的鑒定過程,設備上井分解后,由班長、技術員強化現(xiàn)場跟蹤,對設備零部件的損壞程度進行鑒定,討論后,對能修復的即修,以最大限度減少新材料的投入,真正實現(xiàn)生產上的節(jié)能降耗。如:如機修廠針對氣動注漿泵其重要部件氣源三聯(lián)處理損壞率較高,買新的更換一次需要1600多元。對其分解后修理每次僅需成本300多元,這樣一次就節(jié)約了1300余元;隨著錨桿鉆機老齡化、數(shù)量少等實際困難,風動班組在部件改造加工上下功夫,在確保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對于損壞部件如錨桿機底座通過擴孔攻絲、自制加工、分類配裝等方式,降低維修費用,做到降本增效等等。
其次,挖掘增效空間,加大廢舊鋼材再利用
相比去年賣廢鐵1290噸,2013年我廠加大對廢舊鋼材再利用,至今未對廢鐵進行出售。所有的廢舊材料在我們員工眼里都是寶貝,在對廢料廠廢舊物資分割、拆解的后,按照各車間班組的實際工作需求,把能夠再次復用的U形鋼、工字鋼、鐵皮、鋼板、扁鐵等進行二次復用。如:對彎曲工字鋼利用工字鋼校直機進行修復加工,重新校直后繼續(xù)投入使用;對閑置的小規(guī)格的2.4工字鋼腿進行焊接加長,變成生產使用的2.6米工字鋼腿、3.2米工字鋼梁,有效杜絕了工字鋼閑置、占用場地的浪費現(xiàn)象;利用邊角料加工成皮帶過橋、防火沙箱、道夾板等等,最大的減少原材料的投入,提高經濟效益。
2.4 大力提倡技術創(chuàng)新、降本增效
(1)為了節(jié)省W鋼帶的外購資金,保證鋼帶的修復質量,機修廠派專業(yè)技術人員對原先淘汰的工字鋼較直機進行改造,制作一臺W型鋼帶修復機,加工出一套W型鋼帶專用模具,對變形的W形鋼帶在機上通過模具壓制進行矯正變形,100%修復好,通過該修復機壓制出的鋼帶完全符合再使用的標準要求,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為礦節(jié)省外購資金約36萬元。
(2)由于原校直機只能校直工字鋼,造成大量可用的彎軌道鋼閑置,為充分利用舊軌道鋼,支護車間組織人員在原校直機的基礎上通過利用耙矸機電機改造成校直機液壓動力系統(tǒng),并加裝了自制校直模具,自制了一臺軌道校直機。
(3)對于設備的一些配套零部件能自制加工的絕不外購,如132KW無極繩絞車的拐彎裝置、外購需2000元/個,我廠自制加工了14個,節(jié)省外購費用2.8萬元,同時對于像皮帶機的滾筒座、機尾支架、舌板分鏈器等零部件,能自制的絕不外購。
(4)對注漿泵進氣管的改進。在維修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氣動注漿泵的進氣管與二聯(lián)體易損毀,通過員工不斷的摸索,將直角接頭改為U型接頭,縮短進氣管至合適長度,再將其與二聯(lián)體聯(lián)接,改進后結構緊湊,有效的防止了運輸及使用過程中進氣管和二聯(lián)體與其他物件刮擦。
(5)自制硅整流充電機接線板。一年前升井的硅整流充電機經解體后發(fā)現(xiàn)接線板發(fā)黑燒壞,多次申報計劃都無法從市場購進配件,在這種情況下,電工師傅利用自己的鉆研特長,以燒壞的接線板為模板,測量其外形尺寸及走線方式,用膠木板鉆眼自制加工接線板,經過不斷的安裝調試,讓閑置已久的硅整流充電機重新工作。
3 結束語
實踐證明,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的標準化創(chuàng)新管理能消除機電設備事故隱患,有利于促進煤礦安全生產,還能確保煤礦機電設備系統(tǒng)可靠高效地運行,為煤礦企業(yè)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將先進的維修思想和技術應用到設備維修管理中,可以給設備維修管理帶來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王全效.簡析煤礦機電設備的維修管理.企業(yè)管理與科技報,2009(9).
[2]軒慶明.煤礦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山東大學學報,2009(7).
[3]田秀麗.淺談設備維修的重要性.大眾科技報,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