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靜怡
周末,我和同學們拍了幾張照片,可就缺少一個相框來裝照片,于是我向爸爸借了一些工具,讓他教我做相框。
爸爸說:“那你先得說說要多大的,形狀是什么樣的,需要多少木條?!?/p>
我興奮地說:“做一個長2.5分米、寬1.5分米的長方形相框吧,要多少分米木條,也就是要求它的周長,共需要(2.5+1.5)×2=8(分米)木條。”
材料按照數(shù)據(jù)鋸好后,我就在4根木條上涂上木膠水,四角一粘,一個長方形相框做成了。
爸爸笑著問我:“小怡啊,你先算算這塊相框面積有多大,這樣才能知道要配多大面積的玻璃啊。”
我高興地說:“這還不簡單,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2.5×1.5=3.75(平方分米)?!?/p>
回答完,我得意地拿起相框,剛想欣賞一下自己的杰作,不料由于時間短,膠水還沒完全粘牢,長方形的相框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相框。這時爸爸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當一個長方形被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它的周長和面積會怎么變化呢?”
我仔細看了看變形的相框,回答說:“變形后還是由這4根木條圍成的,所以周長不變;而因為它的底沒變,高變短了,所以面積變小了?!?/p>
爸爸欣慰地撫了撫我的頭,開心地說:“你能把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指導老師 馬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