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橋
陳光標赴美“收購”紐約時報,但該報甚至都沒有安排見面的機會。陳光標鍥而不舍,準備“收購”華爾街日報。說實在的,我實在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這種被美國媒體稱作“怪人”的企業(yè)家,不知道這種高調“收購”紐約時報的做法,究竟是不是一種精明的炒作?要這么說的話,他倒是真成功了。
令陳光標在美媒中一舉成名的,是他的名片而非“收購”。2000年根據(jù)同名小說改編的美國電影《美國殺人魔》中,商人帕特里克·貝特曼同時也是一個連環(huán)殺手。影片當中有一個場景,是貝特曼與同行比拼名片誰的更好,結果因為看到同事保羅·艾倫的名片更精美,妒火中燒,為了泄憤,他殺死了一個流浪漢和他的狗。陳光標的名片遞給美國新聞界記者后,不少人聯(lián)想到了這部電影中的比拼名片場景。影片中“亮瞎”人的名片,也不過是紙質、字體這些設計方面有高下之分。要是狂魔不慎看到陳光標的名片,還不知道闖出多大禍事來。
陳光標的英文名片,回譯過來,上面說他是“中國最有影響的人”、“最著名的慈善家”、“中國道德領袖”、“地震救災英雄”、“最著名也最被熱愛的中國模范”、“中國十大最光榮的義工”、“中國最有魅力的慈善家”、“中國低碳環(huán)保方面的頂尖倡導者”、“中國最優(yōu)秀的環(huán)境保護拆卸專家”。有些頭銜,倒真不是陳光標自己吹的,這在其中文名片上看得更清楚一些:如“全國抗震救災模范”、“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十大好人”、“中國最具號召力慈善家”、“全國十大優(yōu)秀志愿者”等,應該都是歷年來官方或機構頒發(fā)給他的榮譽稱號。
另外一些翻譯存在錯誤,比如Chinas Fo-remost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Demolition Expert。本意可能是說陳光標注重環(huán)保,也是拆遷專家,但是由于兩個概念之間沒有逗號,環(huán)保和拆卸連在一起,有不少美國記者納悶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說陳光標的事業(yè)是通過拆卸來搞環(huán)保,如同鳳凰涅槃?
但是即便翻譯是一流翻譯,這種名片也無藥可救。種種榮譽稱號和社會頭銜,中國特色太強,比如“全國道德模范”、“十大好人”這種,英文里根本沒有對應的頭銜。好翻譯跟機器翻譯沒什么兩樣。硬生生穿越到英文里,便自成一體。英文名片里幾時能見到這種活寶?所以在Twitter上,美國記者歡樂地討論著這種光標體的名片,有記者甚至還仿造起自己的名片來。還有記者問,不知道哪里能找到這種頭銜的生成器,回頭也把自己的名片裝點裝點。
之所以這么大驚小怪,還有一個原因,是英文名片又稱商業(yè)卡片,主要是寫聯(lián)系方法、名字、供職處所和職位這些信息,簡明扼要。列出大量社會頭銜的做法,多少是一種“中國特色”。列多了,或許是為了自我宣傳,但注水頭銜,也讓人越來越不喜歡。有網(wǎng)友甚至評論說,現(xiàn)在名片上頭銜超過三個,基本上可視為騙子。這種虛榮的名片,已經(jīng)不怎么給人長臉了。而陳光標的名片翻譯成英文后,美國記者納悶:不是說中國人很謙虛的嗎?另外,名片上連連使用最高級,好像陳光標處處頂尖,風頭直逼一些天降名將、世界罕有的戰(zhàn)略家和21世紀的太陽。即便在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美國,這種最高級表達的風格,也是十足的奇葩??墒强磭鴥葋淼囊恍┡笥训拿?,陳光標式羅列的情形并不少見。
陳光標“收購”美媒的事,據(jù)說還在繼續(xù)。由于美國不少報刊為猶太人掌控,他又宣稱他善于和猶太人打交道,且智商情商都不輸猶太人。智商情商都頗高的陳光標們,但愿對外交往的“交商”也要提高一些,知道他國的習俗,知己知彼也包括這種溝通方式。不然,就憑發(fā)的這些名片,人們也不會拿他當真,豈不誤了拆卸舊金山海灣大橋的大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