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閃閃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中學
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理解的自學能力
肖閃閃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中學
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自學能力,改進教學方法,注重知識與技能并舉。代寫教育論文可采取重點閱讀、詞語更換、語句變換、角色替換、情景再現、演講辯駁等方法,讓學生有端正的態(tài)度,明確的目標,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智力品質和非智力素養(yǎng)。
中學生;閱讀理解;自學能力;培養(yǎng)
德國啟蒙運動思想家萊辛說過一句話:“如果上帝一手拿著真理,一手拿著尋找真理的能力,任憑選擇一個的話,我寧要尋找真理的能力?!痹谥袊灿蓄愃频恼f法,“寧可要點石成金的手指,也不要被點成的黃金?!蓖恚谡Z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自學能力也尤為重要,它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減輕師生負擔的根本保證。語文閱讀自學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學習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養(yǎng)成品質的快慢。筆者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感到,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自學能力,與其“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形成一種自我學習的能力,這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1.重點閱讀法。閱讀能力是語文自學能力中極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它可以根據時間的長短,內容的多少對文字進行快速處理,重點突破。它分兩個階段,一是泛讀,即對文字作快速閱讀,認準字音、理解詞義,了解課文大意,理清文脈,抓住中心,遇到有價值或有所需的內容時作好圈注。二是精讀,就是精細地讀,反復讀。認真推敲詞句,準確地把握中心與材料的關系,文章的結構,領會寫作意圖,體會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構思和主要表現手法等。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詞語的積累,對句、段、篇、章的理解能力,以學以致用。
2.詞語更換法。它是學生在自我閱讀理解過程中,針對遣詞精妙的詞語給它更換一個詞義相同或相近的詞,來品味更換前后的表達效果,從而深刻領會遣詞的妙處。它是學生在語文閱讀理解的自學過程中,積累領會并運用詞語使其自學能力提高的重要體現。它可以使學生的閱讀變得更主動,對詞的積累與運用這種方式就更認同,學來就更有信心。如《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一文,全文緊扣“喜”字選材,安排結構,表達主題。全文以“喜”字貫穿始終,寫出了全中國人民經過漫長的等待終于夢想成真的喜悅之情。在文中體現“喜”的句子很多:“把所有的矜持都拋掉,讓熱淚盡情地流淌。”“聚集在莫期科世界貿易中心的中國人眼睛濕潤了?!薄霸撦喌奖本┺k奧運了?!薄帮L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淚水”等。若把這個“喜”字用“榮”字代替,看它能否有如此的表達效果,學生一更換,一品味,感覺自然還是用“喜”字好。
3.交叉語句法。就是把一段文字中的某些語句或一篇文章中的某些段落相互交換,改變原來的語序,然后來品味原語句、語段安排上的妙處。因為文章的句與句、段與段之間存在著某種內在的聯(lián)系,它們銜接自然,講究過渡。例如《濟南的冬天》一文有這樣一節(jié):“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微微露出點粉色。”這節(jié)描寫共有四句話,作者按空間順序由上而下依次寫了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上的雪景,語意連貫,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學生讀來朗朗上口,記起來得心應手。若把第一、三句對調,第二、四句對調,即由山坡、山上、山腰到山尖,整個語段層次混亂,句與句不連貫了。
1.要重視學生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明確的學習目標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重視培養(yǎng)語文自學能力的觀念。要向學生灌輸“方法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學習,學會自己學是最根本的學習”觀念。通過講道理及列舉古今中外名人學會自學的事例來反復啟發(fā)學生自學,讓這種觀念牢牢地扎根并作為學生的自覺要求,自覺行為,使學生有端正的態(tài)度。與此同時還需有明確的目標。歌德曾說過:“把精力集中在有價值的東西上面,把一切對你沒有好處和對你不相宜的東西拋開。”因為語文能力包含諸多能力,明確自己要養(yǎng)成的是閱讀理解的自學能力,有明確穩(wěn)定的語文自學動機,找準突破口,圍繞自己的目標努力。
2.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心態(tài),大膽相信學生。教師要堅定地樹立教是為了將來不需教的教學思想,并把它貫徹到整個教學中去。教師要相信學生是可以通過教,學會自己學的;要克服學生不會學,怕一放就跌的心理障礙;要及時發(fā)現學生自學中的成績,及時肯定、表揚。對于學生的失誤,教師要幫助他們吸取教訓,要讓他們正確面對自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3.營造良好的自學氛圍,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理解的自學能力之初可以做個專題講座,繼而在各類活動中均可講,讓全體同學積極行動起來,組與組、個人與個人在自學效果上展開競爭,教師對自學方面做得好的同學要鼓勵、表揚。
4.注重知識與技能并舉。從教育學的觀點看,能力是在積累一定知識,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礎上形成的,知識越多,技能越熟練,就越有助于能力的發(fā)展。但是積累知識,掌握技能又要以一定的能力為前提,能力的高低制約著知識的積累和技能掌握的快慢、高低、難易和鞏固程度。能力是積累知識掌握技能的結果,又是積累知識掌握技能的前提。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理解的自學能力時必須注重知識與能力并舉。
總之,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理解的自學能力任重而道遠,它需要我們廣大的教者在教學中更新觀念、調整角色、共同努力,才能將“授人以漁”進行到底,才能最終達到“不教”的目的。那么我們的教育就會向校園外延伸,我們的學生也定會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