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輝
(兩當公路管理段,甘肅 兩當 742400)
路面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能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嚴重影響,分析各種路面病害的產生原因以及找到相應的解決措施成為了工程界較為關心的熱點問題之一。針對不同種類的危害,找到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就能夠及時并且有效的處理病害,對于工程建設是很有意義的。
1.1.1 產生原因
(1)裂縫出現在路面板上的情況和水泥混凝土面板板底脫空是有必然聯(lián)系的。在我國,通常是不會將瀝青中間層鋪設在水泥路面結構中面板的。接縫滲水后,因為行車車輪的泵吸作用很容易導致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和水泥混凝土板底出現脫空的現象,也會使水泥混凝土板所要承受的彎拉應力增大,從而加速了路面的老化程度。
(2)在面板內沒有搭配鋼筋。在我國,水泥路面的建設過程中,通常使用的是不會在板內搭配鋼筋的素混凝土面板,這一種類的面板非常容易因為負載過多以及溫度疲乏的因素而開裂,同時斷板也會受到破壞。
1.1.2 解決措施
(1)裂縫會使單塊水泥混凝土面板裂開成3塊或者是3塊以上互不連接的板體,此時可用作整體換板來處理,然而,在單板要換板的時侯,可以選擇在板內搭配Φ6(Φ8)鋼筋網片,如果是多塊板要連續(xù)換板的時侯,那么我們可以按照連續(xù)配筋的方法來搭配鋼筋網片。
(2)我們可以選則使用改性乳化瀝青進行灌縫處理,這樣可以解決水泥混凝土板表層一些細小的裂縫。
(3)面板表層若有裂縫現象,那我們可以找到面板表層10 cm左右的地方,將其鑿出,隨后加入Φ6(Φ8)鋼筋網片,填充新的混凝土加以覆蓋。
1.2.1 產生原因
若是挑選了品質差的原材料、混凝土在搭配時比例不協(xié)調或是施工質量欠缺的情況下,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水泥混凝土面板出現表面破損(例如剝落、龜裂)的現象發(fā)生。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倘若再遇上較多的重載車輛或較為嚴峻的氣候環(huán)境時,還會增大面板損壞程度和損壞范圍。
1.2.2 解決措施
與路面出現較廣范圍破壞的水泥混凝土面板相比,破壞程度較輕的水泥混凝土板,則可以在破損范圍內鑿去3~5 cm水泥板,然后在在表面鋪一層瀝青即可。破損程度較重的水泥混凝土板,則可鑿去6~10 cm水泥板,再用比路面強度等級高一級的水泥混凝土加以維護修補。
1.3.1 產生原因
脹縫間距設置的不恰當或者是接縫處理得不合標準會導致互相連接的水泥混凝土面板接縫出現被損壞的現象。有這樣的現象,在施工過程中,有少數單位盲目的追求平整度,從而使得脹縫的設置數量減小,在溫差梯度較大時,水泥板就會收縮和膨脹,首先破壞會發(fā)生在較脆弱的環(huán)節(jié)接縫處。若是在接縫處的傳力桿或拉桿設置不符合標準,就會因荷載作用而導致錯臺,倘若沒有及時進行修復,那么就將會在接縫附近發(fā)生面板斷裂或接縫材料破損等情況。
1.3.2 解決措施
我們一定要按照規(guī)定文件或標準要求嚴格的設置脹縫,脹縫間距不符要求時,加設脹縫。如果在接縫處出現細小錯臺,我們可以利用薄層瀝青表處進行找平;如果在接縫處出現嚴重錯臺或者是互相連接的板已經出現裂縫的現象,那我們就要在大范圍內局部清理已有的面板,等到妥當的將傳力桿設置好以后,在在表面鋪設一層新混凝土面層。
1.4.1 產生原因
路面板有不均勻沉降的現象與路基壓實狀況及基層強度均勻性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如若是沒有達到足夠標準的壓實度,那么路基在車荷載作用下,就會變形不一致,然后就會使得水泥混凝土板底有空隙;同樣,基層強度不均勻也是影響路面板底空隙的一個重要因素??障对谒秃奢d耦合作用下促進了板底脫空程度,導致路面嚴重不均勻沉降。
1.4.2 解決措施
對于路面板的不均勻沉降這一現象,我們就應該實地勘察,在確定好符合實際的修補方案,對癥下藥。如果是基層強度還有欠缺,我們可以采取局部換填補強的方式來修繕,同時為提高路面抵抗水損壞的能力,可以選擇在基層與面層接觸面上灑布乳化瀝青封層。還有,如果檢測土基壓實度較小,可以局部注漿,以此來穩(wěn)定土基,盡最大限度降低后期土基沉降量。
1.5.1 產生原因
有兩種因素會導致臺背填土出現面板的整體傾斜或橋頭搭板的情況,一是挑選了不合適的材料,而是在施工過程中沒有按照標準來壓實的材料。如果橋頭脹縫防水效果不好,往下滲透的水分還會侵蝕土基或基層,又在另一個程度上大大的加深了臺背路面板的傾斜程度。
1.5.2 解決措施
遇到橋梁臺背處水泥混凝土板的傾斜下沉的情況,有兩種解決方案:(1)確保做好了脹縫防水功能的工作,減少水分下滲的含量;(2)用漿砌片石等填充物補在臺背下沉空隙處,在搭板沉降傾斜嚴重的地方,就用瀝青混合料找平或者重新做搭板。
某二級公路,曾經因為路面病害,一度呈現路爛失修、破敗不堪的樣子,但是通過眾多人的努力,該條公路已經完美的呈現在大家面前了。
(1)路面車流量大,重載車循環(huán)碾壓造成;
(2)沒有及時、定期維護修補水泥混凝土路面;
(3)厚度較薄的素水泥混凝土面板結構層,無法滿足重載車輛的要求;
局部路段高填方路基不穩(wěn)定,沒有在路面出現沉降后進行及時的維護修理。
2.2.1 沉降段處理措施
橋涵臺背及填挖交界段土基沉陷引起的水泥路面病害采用注漿加固土基,路面可根據損壞程度靈活的決定是否需要更換。
2.2.2 破碎板處置措施
更換所有破碎板,用配筋混凝土新板搭配長度小于5 m的病害水泥板,用連續(xù)配筋混凝土新板搭配長度大于5 m的病害水泥板。
2.2.3 裂縫板處理措施
根據病害程度的不同,選擇不同地處理方式。用乳化瀝青灌縫裂縫寬度小于3 mm的病害水泥板;用開槽鋼筋錨固裂縫寬度介于3~10 mm的病害板;而對于裂縫寬度大于10 mm的病害水泥板,我們就選擇用全深度局部更換新水泥板的方式來改善現狀。
隨著交通的迅速發(fā)展,它給人們生活帶來越來越多的便利,在多方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種病害成因錯綜復雜,由于地理位置、環(huán)境氣候條件的不同,病害情況也各有不同。因此,針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點,在分析各種病害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提出防治病害產生的建議,并且針對已經產生病害路段進行及時合理的維修,就顯得意義重大了。本文通過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原因以及解決措施分析,幫助人們了解很多,也從專業(yè)知識方面解答了不少內容。有的是因為路基填筑使用了不恰當的材料導致路基下沉或塌方,也有的是因為軟基沒有處理得當,還有的是因為構造物臺背的回填沒有達到應符合的標準等原因,這些都會使路面的使用壽命縮短,車輛的行駛舒適度減小,由此可見,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分析是很有益處,也是很有必要的。對于路面危害,我們得要時刻保持警醒,遵從“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宗旨。若是一旦發(fā)現了路面危害出現的苗頭,就一定要盡早處理,阻止病害的蔓延與加深。
[1]陳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與維修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
[2]羅富.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及處理措施[J].才智,2010(26):44.
[3]孫增智.道路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設計研究[D].長安大學,2010.
[4]池育意.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及處治方法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09(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