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紅蓮
(嘉峪關公路管理局,甘肅 嘉峪關735100)
隨著交通量的劇增,各種道路病害也隨之出現(xiàn),并有惡化的趨勢。現(xiàn)在各行各業(yè)發(fā)展速度普遍加快,對交通的需求就更大,車流量的增加,超載現(xiàn)象日趨嚴重,加之惡劣天氣的影響,使得路面結構承載力大大降低,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壞。就僅僅對道路的維修費用,國家都要撥出一大筆資金。 道路的損壞不僅不能保證車輛的行駛安全,而且還帶來了經(jīng)濟負擔。 如何才能降低公路養(yǎng)護維修的資金,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成為我們深思的問題。
從路面材料到路面結構經(jīng)過綜合分析得出,瀝青路面在使用早期容易出現(xiàn)裂縫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1.1 行車荷載的原因
裂縫病害在長期受車輛作用的行車道上的數(shù)量明顯要比路面上其他地方的數(shù)量要多很多。 而且,裂縫的形狀一般是沿著路面表面往下延伸的,這也說明發(fā)生在瀝青路表面的裂縫病害受車輛荷載作用比較明顯。
1.1.2 溫度變化
瀝青路面的上層表面產(chǎn)生的裂縫一般是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而造成的。 道路長期處在外界的環(huán)境中,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晝夜溫差的變化,混凝土面層會發(fā)生橫向裂縫,橫向裂縫在沒有分割帶的情況下會貫通整個路面。在夜間,隨著溫度的降低,熱脹冷縮會導致路面產(chǎn)生收縮裂紋。 當瀝青混合料的抗拉強度不足以抵抗收縮時產(chǎn)生的拉應力,路面就會出現(xiàn)裂縫。 若溫度長期變化,雖然收縮的拉應力沒有超過瀝青混合料的抗拉強度,但是長期的溫度變化,會引起溫度疲勞裂縫,降低了瀝青混合料的抗拉強度,從而引起路面的開裂。
所謂水損害是指在瀝青路面工程完成后,路面殘留的水等與空氣一同進入混合料存在的縫隙中,并逐漸深入混合料的內(nèi)部。 當水分沒有被及時排出,殘留在混合料中的水分,通過來往車輛荷載壓力和溫度等的作用下,就會向瀝青和集料中蔓延,瀝青會因為水的深入使其粘附性大大降低,不能很好的與集料粘合,甚至發(fā)生脫落現(xiàn)象,最終造成強度達不到標準值。如果沒有對水損害進行及時的補救,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其他不同形式的病害出現(xiàn),如松散、車轍、推擠變形等。 要確保瀝青路面抗水損害的能力, 就要在施工時注重礦料的質(zhì)量控制,以及瀝青和礦料間的相互作用是否符合要求,同時,還要注重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瀝青膜的厚度,防止水分和空氣有縫可鉆,這些都是確保路面水穩(wěn)定性的關鍵因素。
1.3.1 氣候原因
氣候因素是瀝青路面產(chǎn)生車轍的外部因素之一,氣候因素主要指的是風、雨、日照、氣溫、熱流以及輻射等。這些因素的變化都可能會對瀝青路面產(chǎn)生病害。 在這些因素中,只有溫度對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的影響機理不同,其它的因素都間接的歸納到溫度變化上來。
據(jù)統(tǒng)計研究,我國高速公路發(fā)生車轍現(xiàn)象主要集中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有時候出現(xiàn)車轍就僅僅在溫度最高的那幾天里。 這也表明了溫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瀝青路面的性能,因為瀝青勁度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 車轍早期損壞不大可能是重復載荷作用頻繁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溫度以及應力有關的應變,因為溫度越高,塑性變形的比例越大,而彈性變形的比例越少。已經(jīng)研究出,車轍現(xiàn)象快速增長是在氣溫超過38℃時,當氣溫超過40℃時,路面出現(xiàn)車轍損害的時間將更快,有時甚至只需幾天的時間。 由此可見,溫度的變化對車轍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1.3.2 瀝青原因
選用不同的瀝青品種對瀝青路面的抗車轍能力是有影響的。改性瀝青路面抗車轍能力要高于普通瀝青路面。
1.3.3 集料原因
集料對路面抗車轍能力的影響主要指的是集料級配的影響。集料級配的不同,則瀝青混合料的受力性能就不一樣。 通常集料的類型分為三種:骨架密實型、懸浮密實型和骨架疏松性,常用的主要是前兩種級配類型。 現(xiàn)主要對懸浮密實型集料進行討論。 懸浮密實型是指粗骨料鑲嵌在細集料中而形成混合料的主要受力部分,并且瀝青含量比較多。這種結構的集料拌制成的瀝青混合料雖然承受荷載作用的能力比較強,抵抗水損害能力較好,低溫性能也不錯,但是正因為瀝青含量相對比較多,其高溫穩(wěn)定性一般都沒法滿足要求,其抵抗車轍的能力也比較弱。
面臨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出現(xiàn)的多種病害, 針對不同的產(chǎn)生原因,其處理方式也是不相同的。 然而,很多病害產(chǎn)生的原因都是在施工時對材料,施工技術等不夠嚴格,使得路面存在很多病害隱患,最終導致各種病害的出現(xiàn)。 因此,做好預防性養(yǎng)護是最有效的病害預防措施。
路面病害的外觀往往比較易于識別, 通過對完工后仔細的檢查,就可以比較容易確定病害的原因, 從而采取合理的預防或處治措施。路面病害的主要防止措施,一是要重視路面層的設計和施工,若不注重,就會為日后的早期損壞埋下隱患;二是要加強對來往車輛載重的控制,降低超載車輛通行率;三是要重視日常的巡查保養(yǎng)工作,這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路基病害中,地基不均勻沉降多出現(xiàn)在公路建設完工以后,所以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應該是以防為主。 在進行工程設計之前,首先應該對施工地段進行認真詳細的地質(zhì)勘探,然后根據(jù)地基的地質(zhì)情況和建設的實際要求, 全面分析然后確立合理的工程布局和結構類型,并在需要的部分設置沉降縫;
在對路堤基底進行填筑前,要對基底的土質(zhì)、植物等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并做出相應措施,要按照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認真做好基底填筑的前期工作。 一般會在施工場地先開通一條施工專用道,并將專用道上的雜物清理干凈,以便施工運輸通暢。用挖掘機、推土機等對填筑地面進行清理,表面的土壤清除厚度一般在10cm-30cm 之內(nèi),清理的雜物不能隨意堆放,而妨礙到工程施工,應對其進行合理的處理和堆放。選用級配良好的粗粒土作為填筑材料,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時,應按規(guī)范要求控制好松鋪厚度、最佳含水量、填料粒徑等,然后進行分層填筑。 在使得每層的壓實度達到規(guī)定后, 再繼續(xù)進行上一層的填筑;路基填料的含水量應均勻,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兩個百分點之內(nèi),在填筑上層土時,應對下層填土的壓實度和含水量進行技術排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層土。
隨著交通的迅速發(fā)展,它給人們生活帶來越來越多的便利,在多方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而大部分高等級公路主要是以瀝青為原料,而且在使用早期容易出現(xiàn)各種病害。 通過對各種常見病害進行分析,得出了導致各種病害的原因。為確保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的有效使用壽命,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預防性養(yǎng)護,加強路面結構層的施工,保證路面質(zhì)量,減少路面病害。
[1]姜昌吉. 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及其養(yǎng)護[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28)93.
[2]何秀媛,胡恩宏,楊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預防性養(yǎng)護[J].工程機械,2006(06):45-47.
[3]尚書清.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的應用[J].交通世界,2006(0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