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云
我們的大腦在面對牙疼的時候,顯得很笨拙,明明是上面牙床的牙疼,可是大腦給我們的信號卻好像是下面的牙疼。在牙醫(yī)診所中,由于許多人無法準(zhǔn)確說出產(chǎn)生疼痛的牙齒的位置,一些“遵紀守法”的牙齒就這樣被拔掉了,而搗蛋的那顆牙齒卻繼續(xù)留在口腔中。
疼痛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禮物,讓我們知道自己身體的什么部位出了問題。按說,大腦對疼痛的定位能力是很精細的,食指上扎了一根小刺,或者拇指被紙劃破了,疼痛的感覺會讓我們迅速找到傷口在哪個手指上。距離大腦很遠的腳趾頭扎了一下,大腦都能精確定位,可是就在大腦旁邊的牙齒疼了,怎么大腦就難以定位呢?
最近,德國科學(xué)家找來一些勇敢的志愿者,通過實驗找到了答案??茖W(xué)家刺激志愿者的上犬牙和下犬牙,想看看大腦會做出什么反應(yīng)。結(jié)果表明,雖然不同牙齒受到刺激,產(chǎn)生的信號通過不同的神經(jīng)分別傳遞到了大腦里,但不論信號來自上犬牙還是下犬牙,大腦許多區(qū)域都對傳輸來的信號做出了相似的反應(yīng),這樣一來,大腦就很難判斷出,疼痛的信號到底來自哪顆牙齒了。
很難說大腦對牙疼難以定位是好還是壞,雖然在牙疼時,我們可能難以找到那顆搗蛋的牙齒,但科學(xué)家猜測,大腦中許多區(qū)域在面對牙疼時,都興師動眾地做出了反應(yīng),這可能也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措施,畢竟口腔內(nèi)的牙齒距離大腦很近,那里出了問題,對大腦威脅也許會很大。及時發(fā)現(xiàn)出了事兒是首要的,而精確定位出事的位置是次要的。
牙疼還真不能等閑視之。
大科技·百科新說201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