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火焰
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四大名臣”的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張之洞,因官居高位,又滿腹經(jīng)綸,所以一向自命清高,對僚(liáo)屬多不放在眼里,失禮之舉時有發(fā)生。僚屬雖然心懷芥蒂(jiè dì),但又都無可奈何,敢怒不敢言。
有一位姓肖的布政使對張之洞的這種做派大為不滿,多次想直言張之洞的這一缺點,但礙于自己是張之洞的下級,不便直言犯上。
于是他想到了一個巧妙的點撥辦法。
一天,肖布政使又去總督府拜見張之洞,談完公事之后,向張之洞告辭。按清朝官場禮儀規(guī)定:總督在送布政使這一級別的官員時,應該送至總督府前的儀門。而張之洞每次總是只送出門廳就停下了。當然,這天他送肖布政使依然是到門廳就停下準備轉回。肖布政使回頭看了看停下的張之洞,故作神秘地說:“請大人多走幾步,下官還有幾句重要的話要告訴你?!睆堉匆宦牪颊惯€有重要的話要說,就邁出了門廳又陪著肖布政使走了一段路??墒亲吡税胩欤瑓s沒聽到肖布政使開口說話。這時兩人已走到儀門,張之洞不耐煩地問道:“你不是有話對我說嗎?”肖布政使故作嚴肅地說:“我的確有重要的話要說,這是關乎朝廷禮儀是否喪失的重大問題。我只想告訴大人,按照禮儀制度,總督應該將布政使送到儀門,現(xiàn)在大人既已按規(guī)定把我送到儀門,就請留步吧?!毙げ颊拐f完長揖施禮而去。
張之洞一聽,雖然很不悅,但又不好發(fā)作。他一路琢磨著肖布政使的話,終于醒悟:自己身為總督,的確各方面要起帶頭作用,不能做有損朝廷禮儀的事。從此以后,張之洞轉變了作風,嚴格要求自己,以友好的態(tài)度對待僚屬,受到了僚屬們的稱贊。
(選自《愛你·健康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