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延安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陜西延安,716000)
運用多媒體技術促進教育國際化發(fā)展探討
張 莉
(延安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陜西延安,716000)
知識經濟與信息化社會的碰撞和交融,必然要將教育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育推向國際化,這是歷史的軌跡也是時代發(fā)展的趨勢。
多媒體;教育;國際化;知識
第三次科技革命將人類推進了信息化時代,各種高新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從世界各地興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多媒體技術的興起和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類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信息時代的經濟發(fā)展,已經改變了原來以第一產業(yè)和第二產業(yè)為主的經濟發(fā)展道路,走向了以第三產業(yè)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新型經濟道路。第三產業(y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為高新技術產業(yè),它對知識技術的要求很高。知識從古至今一直以來都是推到經濟發(fā)展,國家繁榮富強,社會前進的重要因素。要有知識就必須要有新型人才,要培養(yǎng)新型人才就必須要加大教育的力度。教育是經濟發(fā)展,國家富強的重要后盾,是必然要引起高度的重視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是我國持久不變的方針,為我國復興民族的事業(yè)的發(fā)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當今世界,人類的交往日益密切,打破了自然的障礙,打破了民族、國家、種族等各種阻礙因素。國際間的交往自然而然地促進了教育的國際化。其實國際交往自古就有,教育國際化進程也很早就開始了。只是由于自然因素或者是其它的早期人們不可避免的因素的影響,國際交往只在很小的范圍內發(fā)展,教育的國際化的速度和范圍也很小,只限制在少數幾個國家和民族之間。因為科技的發(fā)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廣泛使用?,F(xiàn)在世界全球化進程加快,世界各個國家的聯(lián)系和交往日益密切,打破了以往交往的限制。世界的每一個國家和地區(qū)都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了一個整體,成了我們現(xiàn)在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當今國際化發(fā)展趨勢十分迅速,已經深入到各個方面,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教育的國際發(fā)趨勢,反過來,教育的國際化又促進了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國際交往。以中國為例,中國從商周時期就有文獻明確地記載和外族的交往,直到秦漢這種國際交往的范圍越來越大,中國很多的技術和文化因此流傳出去。像很多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東西也傳進中國,如:琵琶、葡萄等;除了物質文化,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并迅速在中國流傳,開始了在中國發(fā)展的歷史,并且成長為與中國本土的道教并列的在中國很有影響力的兩大宗教。佛教文化與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起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文化的符號。西漢時期開辟的絲綢之路,開辟了一條連接中亞西亞直至歐洲的交流之路,把中國的絲綢連同中國文化一起傳遞到了歐洲。到了唐朝,與外文化的教育碰撞更多除了和西域各國進行交往,與朝鮮半島和日本的交往也十分密切。日本派遣很多留學生到中國來學習,把中國的文化習俗、政治制度、建筑方法等帶回日本,并且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這些留學中國的留學生發(fā)起的,從而為日本的歷史寫下了新新篇章。唐朝流行的胡旋舞,人們吃胡食,穿胡服,也就是借鑒融合了外來文化。自唐朝至宋元明朝,中國的瓷器享譽世界,古代歐洲的貴族就以穿絲綢、喝中國茶、擁有中國瓷器為榮。中國的火藥傳到歐洲結束了歐洲的冷兵器時代,指南針為歐洲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提供了可能,造紙術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播。到了明朝鄭和下西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的交往范圍擴大到了南亞和東南亞各國。明清時期,有不少傳教士來到中國,給中國帶來了新的先進的建筑、水利等技術,還把算數、天文更新興的科學傳到中國。清朝時嚴厲的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是導致中國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直至鴉片戰(zhàn)爭,列強用炮火打開了中國的國門,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卻促使中國重新開始睜眼看世界,中國不得不重新開始國際交往,尋求富強之路。由此,我們明白了封閉自己就會落后,落后就會挨打,如此沉重的歷史教訓。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地參與全球化進程。積極地促進教育國際化,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
2.1 多媒體技術為國際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打破了空間的阻礙,可以讓人隨時隨地的進行交流。現(xiàn)在有多媒體技術的支持,我們可以和遠在大洋彼岸的學者們進行交流。就算遠隔千山萬水,我們也可以通過電視、電話或是電腦進行學術研討和交流。通過多媒體技術我們可以輕松地獲得各種國際最新的教育資訊,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學術動態(tài)。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觀看世界各大名校上課的視頻,可以輕松的學習到這些名校老師的知識和體驗他們講課的風格,學習這些學校學生的刻苦學習的精神和學習方法。有了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專家們請教,既節(jié)省了金錢又節(jié)省了時間。多媒體技術給我們提供的便利條件,加速了人類的交往,促進了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同時,為了更好的促進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我們也會不斷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促進共同發(fā)展。
2.2 多媒體技術可以承載和容納很多的信息,而且方便我們提取這些信息。假設把我們所有的信息都印刷成書籍,那會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又會耗費多少時間。那我們人類的進程就會大大地減速,國際交往也會受到阻礙。就算都印刷成了書籍,也不利于信息的提取,我們想要找到我們需要的信息也會花很多的時間。也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阻礙社會的進步。而有了多媒體技術,我們可以很快速方便的獲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節(jié)省時間和金錢,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想要促進教育的國際化發(fā)展進程,必須大力依靠多媒體技術,除了要利用它,還應該要完善它,不斷開發(fā)它的新功能,為教育國際化做貢獻。
2.3 多媒體技術可以加快知識的更新?lián)Q代,加速科技發(fā)展速度,促進教育國際化。多媒體的信息承載量的容量很大,而且可以供人們方便地從紛繁復雜的巨大信息庫中快捷全面的去獲取信息。這樣我們便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其他學問的研究,也為我們更深入的研究某種學問提供便利的條件。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來做學問,那么知識的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就會提高,從而創(chuàng)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人類文明的積累也就更加深厚。而且多媒體技術可以為我們體供很多高新設備幫助我們進行學習實驗,方便我們的研究。不僅提高了研發(fā)的速度而且提高了質量,從而有力地促進了教育國際化的進程。
3.1 我們應該加大對多媒體技術的研究,不斷促進多媒體技術的完善和更新?lián)Q代,不斷開發(fā)它的新功能新價值。為我們的教育和教育的國際化提供過硬的硬件設備支持。為教育的國際化創(chuàng)造一個堅強后盾,先進的多媒體設備的硬件支持和高新技術的軟件支持,為我們的教育國際化的的進步提供助力。
3.2 利用多媒體技術信息高容量的特點,各大高校應該引進國際最新信息,收集有利于我們學習的各種國際上的最新學術動態(tài)。實現(xiàn)資源的國際共享,讓學生有方便的機會去學習,不僅學習國內的高端知識,還要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讓人們有機會接觸世界,能夠有充分的條件開眼看世界,是促進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條件。
3.3 利用多媒體開展各種國際交流活動??梢耘汕怖蠋熀蛯W生到國外學習,接納各國的留學生到中國來進行學習和交流,學習世界文化和了解新動態(tài)。促進中國的教育走向國際,從而促進中國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yè),并且還可以為世界教育發(fā)展做出貢獻。
3.4 把多媒體技術引進日常教學,其實世界上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經開展了多年,中國也緊隨世界發(fā)展潮流,在各個高校運用多媒體教學。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梢源龠M教育的長足發(fā)展。但中國的多媒體運用的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廣大貧困偏遠的地區(qū)學校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方面還做的不夠好,存在著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所以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要讓多媒體技術走向全國各地,改變這種貧富不均的現(xiàn)實。
多媒體技術在促進中國教育的國際化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大潮流,積極地讓中國走向世界。竭盡一切努力大力發(fā)展多媒體技術,運用多媒體技術讓中國的教育走向國際。
[1] 易紅郡.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留學生視角.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1,第11卷(1).
[2] 沈玉寶.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動因、特點及啟示.北京教育,2012.02,總第594期.
[3] 吳子基.推廣多媒體教學促進素質教育[J]。福建教育,1999,(2).
張莉(出生年--1977),女,陜西延安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Zhang Li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chool of Yan'an University,Shaanxi Yanan,716000)
The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society,must be combined witheducation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this is the path of history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multimedia;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knowledge
本文系《我校本科教育國際化實施方案設計》課題成果 編號:YDJGYJ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