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旺,蔡東平,周燕琪,潘豐滿,黃江榮 (長江大學醫(yī)學院,湖北荊州434023)
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由遺傳、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導致的臨床病理癥候群,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包括中心肥胖、血脂紊亂、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血壓、糖耐量降低或2型糖尿病。血管內皮損傷是以上MS各組分的重要病理結果,與后期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
肥胖在MS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李曉玲等[1]通過對不同程度的單純肥胖者及正常人的隨訪,分析各項相關指標,總結出中心肥胖是MS發(fā)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研究證實,單純性肥胖兒童可能因存在反應性肱動脈擴張能力下降以及血管內皮收縮因子(endothelin,ET)的過度分泌,從而導致血管內皮功能障礙[2]。實驗研究表明,高脂飲食引起的大鼠肥胖模型可出現(xiàn)動脈內膜增厚、血管結構改變,進而導致血管疾病的發(fā)生[3]。
此外,脂肪細胞釋放的脂聯(lián)素(Adiponectin,APN)、抵抗素(Resistin)等與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密切相關,它們相互作用,導致MS。實驗研究顯示,在缺乏APN的小鼠后肢缺血模型中,血管內皮祖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進入血液循環(huán)的量明顯減少,但經過一定途徑補充APN后可以讓EPCs入血恢復正常[4]。有研究證實,通過藥物增加ANP的分泌,提高其在血中的含量,能起到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5]。相反,Resistin則可能通過推動炎癥進程,導致血管內皮功能障礙[6]。
大量的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會導致血脂的異常升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變化。臨床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尤其是小而致密的LDL更易被吞噬細胞吞噬,形成泡沫細胞。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能移除動脈壁上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7],但在MS時反而降低。楊利國等[8]通過實驗證明MS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損傷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升高有關,認為應把OX-LDL作為MS患者的常規(guī)檢測。
IR在血管內皮損傷的MS患者中較為常見。IR能影響血管的穩(wěn)定,與內皮依賴的血管舒張反應遲鈍有關,并在動脈粥樣硬化中起到重要作用[9]。IR時常伴有高胰島素血癥,長期
作用可導致內皮細胞源性的一氧化氮(NO)生成減少,前列環(huán)素合成障礙,而ET增多,即舒血管物質減少而縮血管物質增多,導致血管舒張功能障礙,內皮功能受損。姚政等[10]的臨床研究證實,中藥方劑健脾清化方能夠降低血漿ET-1濃度、升高血清NO濃度、減輕IR而改善MS患者血管內皮功能。
高血壓時往往存在著血管內皮的損傷,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減弱,進而影響血管內皮的結構和功能。林金秀等[11]通過實驗對比研究了高血壓合并MS的患者和高血壓未合并MS的患者,結果前者的前臂血管擴張能力比后者弱,而頸動脈粥樣斑塊和左室肥厚則比后者要嚴重,說明MS會加重高血壓病患者的血管功能損害。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是目前對血管內皮功能檢查的主要方法,常用超聲測量肱動脈血流介導的血管擴張功能。
血管內膜受損后,能釋放出纖維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vWF是已知的檢測血管內皮及其功能的重要指標。另外,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在血管內皮損傷修復過程中起主要作用[12],也常用于血管內皮損傷的檢測。
目前,西醫(yī)用于治療MS的藥物主要包括降糖、降脂、降壓等類藥物,如吡格列酮、舒伐他汀、厄貝沙坦等,對于血管內皮損傷均有一定改善作用。盧輝和等[13]驗證了吡格列酮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抗粥樣硬化的作用,認為可能是與其能改善IR而保護了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有關。降脂藥瑞舒伐他汀也能通過改變MS患者血漿ET-1、NO等的水平,從而起到對血管內皮功能的改善作用[14]。周泉等[15]證實了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厄貝沙坦能顯著改善MS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另外,降壓藥替米沙坦也被證實了可以改善MS患者動脈內膜中層的厚度,降低IR指數(shù)[16]。
中醫(yī)認為,肥胖、高脂血癥通常是由于中焦陽氣虛弱,脾失運化,水飲內停,濕聚成飲成痰所致。MS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氣虛,標實為痰濁、血瘀。痰濁、血瘀既是MS過程的病理產物,又能進一步促使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臨床及實驗研究證實,多種中藥復方、中成藥、單味藥及中藥有效成分可通過改善IR、調節(jié)脂質代謝、抑制血液高凝狀態(tài)等來發(fā)揮其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如中藥復方中,丹蔞片[17]、中藥糖脂平和劑[18]、健脾清化方[10]等的早期干預,都可以有效改善MS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山楂消脂膠囊[19]等中成藥也可以通過降低TG、升高HDL、降低ET含量、增加NO含量以改善IR和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最終起到抗動脈粥化硬化的作用。通心絡膠囊則可以有效改善MS患者的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20]。單味藥中,銀杏葉提取物對OX-LDL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21-22],黃芪能減少腹腔平均脂肪質量,改善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23]。另外,針灸可以輔助治療MS引起的血管內皮損傷,其對MS患者脂肪含量及代謝方面具有獨特作用[24]。
防治MS要“五大療法”結合進行,即文娛療法、體育療法、藥物療法、精神(心理)療法、新知識療法綜合運用。還要做到日常生活規(guī)律化,注意勞逸結合;盡量做到不抽煙、不酗酒。飲食上要做到粗、細糧搭配,葷、素食搭配,主、副食搭配。另外,有氧運動的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MS患者有氧運動(如游泳)后血管內皮功能得到顯著改善[25]。
目前,MS的西醫(yī)診治發(fā)展迅速,越來越多的藥物和實驗室檢查方法不斷被應用于MS的診治當中。與此同時,其存在的問題依舊較多,如MS的發(fā)病機制尚待明確、治療藥物副作用的控制不夠、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等。中醫(yī)在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指導下,深入開展了相關實驗研究,擴大樣本量,標準實驗操作,采用中藥復方、單味藥、針灸等特色方法治療MS引起的血管內皮損傷也取得越來越多的成果。但也存在著中醫(yī)辨證分型缺乏統(tǒng)一標準、重復性、簡單性研究多、研究指標的先進性不夠等問題。隨著科學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MS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與完善,從而也將更好地推動MS相關的血管內皮損傷的診治。
[1] 李曉玲,朱旅云,胡麗葉,等 .肥胖人群體脂含量、分布與代謝綜合征組分關系的7年隨訪研究 [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1):93-95.
[2] 范曉晨,都鵬飛,金詠梅,等 .單純性肥胖兒童血管內皮功能和左心室收縮、舒張功能的研究 [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44(3):375-377.
[3] 韓同英,馬路一,梁明華,等 .肥胖大鼠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與血管內皮NF-kB、VCAM-1、ICAM-1關系的研究 [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7):674-677.
[4] Shibata R,Skurk C,Ouchi N,et al.Adiponectin promotes endothelieal progenitor cell number and function [J].FEBS Lett,2008,582:1607-1612 .
[5] Hiuge-Shimizu A,Maeda N,Hirata A,et al.Dynamic Changes of Adiponectin and S100A8Levels by the Selectiv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 {gamma}Agonist Rivoglitazone [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1,31:792-799.
[6] KarbowskaA,BoratyskaM,KlingerM.Resist in A pathogen ic factor or a biomarker of metabolick disorders and inflammation [J].Postepy Hig Med Dosw(online),2009,63:485-491.
[7] 杜亞明,黃江榮,李祥華,等 .加味苓桂術甘湯對代謝綜合征大鼠體質量、血壓和脂代謝的影響 [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3,29(1):111-113.
[8] 楊利國,黃淑田,閆文珍,等 .代謝綜合征患者血管內皮功能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關系 [J].中國醫(yī)藥,2009,4(5):332-333.
[9] Muntoni S.Insulin resistance:pat hophysiology and rationale for treatment [J].Ann Nutr Metab,2011,58(1):25.
[10] 姚政,徐夏婷,陶楓,等 .健脾清化方改善代謝綜合征患者內皮功能的臨床研究 [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9,43(1):27-29.
[11] 林金秀,楊霞,鄭小蓉,等 .高血壓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血管功能及靶器官損害的變化 [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8):710-714.
[12] 李亞璞,劉戈力,魏瑩,等 .代謝綜合征幼鼠血管VEGF和vWF的表達及意義 [J].天津醫(yī)藥,2012,40(4):375-377.
[13] 盧輝和,黎葉飛,盛臻強,等 .吡格列酮抗炎作用對代謝綜合征患者胰島素敏感性、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影響 [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19):38-42.
[14] 張志杰,范彥夫,方紅城,等 .瑞舒伐他汀對代謝綜合征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J].山東醫(yī)藥,2012,52(25):83-84.
[15] 周泉,吳大方 .厄貝沙坦對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影響 [J].臨床合理用藥,2011,4(8C):19-20.
[16] 杜玉明 .替米沙坦對代謝綜合征患者血管內皮以及代謝指標的影響 [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1):77-78.
[17] 吉金榮,高彩霞,孫金梅 .丹蔞片對代謝綜合征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5):172-173.
[18] 周暉,髙彥彬 .糖脂平和劑對代謝綜合征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J].北京中醫(yī)藥,2011,30(12):918-920.
[19] 趙華云,王文會 .山楂消脂膠囊對代謝綜合征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6,15(8):821-822.
[20] 趙學蘭,李香玲,張琳琳,等 .超聲評價通心絡膠囊對代謝綜合征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 [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1,21(8):1040-1042.
[21] Pierre S V,Lesnik P,Moreau M,et al.The standardized Ginkgo biloaba extra Egb-761protects vascular endothelium exposed to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J].Cell Mol Biol,2008,54(Suppl):1032-1042.
[22] Ou H C,Lee W J,Lee I T,et al.Ginkgo biloaba extra attenuates oxLDL-induced oxidative functional damages in endothelialcells[J].J Appl Physiol,2009,106(5):1674-1685.
[23] 鄧 剛,余葉蓉 .中藥黃芪對肥胖大鼠內皮血管舒張功能的影響 [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40(4):608-611.
[24] 歐陽鋼,蘇琳,徐小梅,等 .針刺干預對代謝綜合征脂肪含量及生化代謝的影響 [J].上海針灸雜志,2009,28(1):21-22.
[25] 魯志煒,張家貴,呂義蘭 .代謝綜合征患者有氧運動前后血管內皮功能的研究 [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6(23):7817-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