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潔
利巴韋林又名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尼斯可等,是強效廣譜抗病毒藥物,目前廣泛應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主要用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甲肝病毒的感染中[1]。但由于利巴韋林的臨床應用計量越來越大,其引發(fā)的不良反應也越來越普遍。本研究選取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41例應用利巴韋林進行治療時產生不良反應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臨床應用利巴韋林所致的不良反應的特點以及規(guī)律,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依據,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41例應用利巴韋林進行治療時產生不良反應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8例,女33例,年齡6個月~75歲,平均年齡(28.5±5.2)歲。
1.2方法 從患者的自身情況、用藥情況、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所有病例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內容可以包括原發(fā)病情況、臨床給藥劑量、給藥方法以及溶媒、不良反應癥狀以及預后情況。
2.1原發(fā)病以及藥物過敏情況 流感8例,占19.5%,呼吸道感染17例,占41.5%,支氣管肺炎5例,占12.2%,其他疾病合并呼吸系統(tǒng)感染2例,占4.9%,扁桃體炎1例,占2.4%,皰疹2例,占4.9%,其他疾病6例,占14.6%。有過敏史的有3例,其中慶大霉素過敏1例,青霉素過敏2例。
2.2給藥劑量 本研究患者中成人常用劑量為100~200 mg的10例,占24.4%,300~400 mg的9例,占22.0%,500~600 mg的10例,占24.4%,700~800 mg的有3例,占7.3%。兒童用藥量為10 mg/(kg·d)的有2例,占4.9%,不明劑量7例,占17.0%。
2.3溶媒以及合并用藥情況 單一使用利巴韋林進行治療的有36例,占87.8%,聯(lián)合用藥的5例,占12.2%。聯(lián)合地塞米松的有1例。溶媒使用0.9%Nacl的4例,占9.8%,使用5%葡萄糖的14例,占34.1%,使用10%葡萄糖的11例,占26.8%,4:1液和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的1例,占2.4%,溶媒不詳?shù)?1例,占26.8%。
2.4不良反應表現(xiàn)情況 利巴韋林使用時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過敏反應,情況嚴重的出現(xiàn)血液系統(tǒng)損害和過敏性休克,具體見表1。
表1 患者使用利巴韋林產生的不良反應情況(例)
2.5治療情況 41例出現(xiàn)利巴韋林不良反應的患者中,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的有1例,占2.4%,為過敏性休克死亡。
利巴韋林屬于核苷類廣譜抗病毒藥,其作用機制為利巴韋林進入到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中與腺苷激酶相遇后被酸化作用成為二、三磷酸以及單磷酸利巴韋林,從而對病毒合成酶以及細胞合成單磷酸鳥苷的過程產生抑制作用[2],進而阻礙病毒蛋白的合成,對病毒RNA產生破壞作用而抑制病毒的復制和傳播。出現(xiàn)肝功能異常、有嚴重貧血的患者在使用時一定要謹慎,對本藥物在服用后會引起膽紅素增高情況,大劑量服用會造成血紅蛋白下降,故對診斷會產生一定的干擾。在給予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者應用利巴韋林進行治療時要盡早用藥,發(fā)病初期3 d內給藥其效果較好,但長期或者大劑量應用該藥進行治療的患者容易造成血象、肝功能的不良影響。
利巴韋林的抗病毒效果較確切,一般在應用注射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治療,藥物進入血液中與血漿蛋白幾乎無結合而能很快達到有效的血藥濃度,并很快進入血液紅細胞中并會產生大量積蓄[3],因此給予患者長期用藥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血液系統(tǒng)產生不良反應的幾率。在患者產生的各種不良反應中,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蕁麻疹及藥疹以及溶血性貧血常見,過敏性休克死亡為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臨床上往往也會使用未經實驗室試驗確診的試探性的藥物、混合用藥和聯(lián)合用藥等對患者進行治療,這也是導致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據相關研究表明,同時使用5種以上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1.5%左右,而應用5種以下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為18.5%。聯(lián)合用藥種類越多,藥物間發(fā)生配伍禁忌的可能性就越大,故造成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幾率越大。因此在臨床用藥時,醫(yī)師要嚴格遵循用藥原則,增強合理用藥的意識,嚴格按照規(guī)定用藥劑量給藥,力爭在保證藥效的基礎上嚴格控制大劑量、超劑量以及長時間的用藥,以避免出現(xiàn)藥物蓄積造成不良反應。另外,在給予患者輸液治療時要保證藥物現(xiàn)用現(xiàn)配,切忌與其他藥物混合,嚴格控制滴注速度。在輸液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臨床表現(xiàn),尤其是對具有其他藥物過敏史或者首次使用利巴韋林治療的患者,注意觀察患者在用藥半小時內的情況變化,做好監(jiān)測藥物不良反應的工作,一旦發(fā)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要 立即停藥并給予相應的處理,確?;颊哂盟幇踩?。
[1] 孫延芬.中藥抗丙肝顆粒聯(lián)合派羅欣加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臨床觀察.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2,4(20):1286-1293.
[2] 楊巍.干擾素與利巴韋林治療手足口病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6(15):52-54.
[3] 饒艷輝.利巴韋林致182例不良反應文獻分析.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7,4(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