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吳海楠, 王 鑒
(云南公安邊防部隊士官學校, 云南 昆明 650214)
腰腿疼痛是部隊的常見疾病,其中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癥是腰腿疼痛中占有較高比例的疾病。由于部隊的訓練強度大,運動中以腰部的運動量最大,其承受著一定的體重,若用力不當則會發(fā)生急性腰部扭傷,若不及時治療繼續(xù)進行長時間訓練,導致腰部肌肉、筋膜等損傷,隨著疾病的累積可導致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1],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痛苦。筆者采用綜合療法治療急性腰扭傷60例,取得一定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部隊急性腰扭傷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為男性,臨床診斷標準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對照組60例,年齡17~45歲,平均年齡(26.8±3.6)歲;治療組60例,年齡18~48歲,平均年齡(28.3±4.2)歲;2組病程均為3 h~2 d,2組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采用近端推拿,遠端針刺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放血治療。
1.2.1 針刺 所有患者選取俯臥位,主穴:腎俞、腰陽關(guān)、環(huán)跳、委中、昆侖、太沖、雙側(cè)夾脊穴、阿是穴,捻轉(zhuǎn)提插補瀉,留針20 min,每天進行1次,針刺后休息10 min再進行推拿治療。
1.2.2 推拿 患者取俯臥位,術(shù)者站在患側(cè),由胸背部向腰部進行推法,并以掌按揉對腰背肌肉進行放松,反復20次;對腰部疼痛點進行點按法,力度由輕到重,進行5min;用手背和掌指關(guān)節(jié)在患者的背部沿足太陽膀胱經(jīng)和督脈由上至下進行滾法,連續(xù)3次;患者取側(cè)臥位,讓患者上側(cè)下肢髖部屈曲,術(shù)者一手按肩前側(cè),另一手在大腿近端外側(cè),反方向同時斜扳,對側(cè)再進行1次,在急性斜扳時可聽見聲音。所有患者要注意腰部保暖,盡量避免彎腰和腰部震顫的動作。
1.2.3 放血 在患者的雙側(cè)委中穴采用三棱針點刺放血,約5 mL,或是采用梅花針點刺后采用拔罐法進行放血,時間約3~5 min,日1次。所有患者均進行2個療程,10d為1個療程。
2.1 療效標準[3]痊愈:治療后患者臨床體征全部消失,活動恢復正常;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活動基本可以正常;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減輕,活動有所進步;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變化。
2.2 治療結(jié)果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急性腰扭傷是部隊常見病之一,會出現(xiàn)腰部疼痛,活動受限等臨床表現(xiàn)。屬于中醫(yī)“腰痛”范疇[3],跌撲損傷而腰痛均傷在筋骨,患者突然扭傷若沒有及時進行治療,日積月累反復損傷,會形成慢性腰肌勞損,最終形成椎間盤突出,為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痛苦。所以發(fā)生急性腰扭傷后應該及時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近端按摩和遠端針刺加上放血療法進行治療。針刺配合推拿是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能夠調(diào)和氣血,舒經(jīng)活絡,活血化瘀[4]?;颊甙Y狀緩解,但并不能得到治愈,本組在此基礎上進行放血療法,其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刺絡放血能夠?qū)植亢腿淼奈⒀h(huán)有顯著的改善效果[5],通過針刺放血將瘀血放出,還能夠刺激微血管管壁的神經(jīng),提高了其調(diào)節(jié)的作用,微循環(huán)得到有效的改善,機體各個部位的供血同時也得到改善。很多研究顯示患者的癥狀明顯緩解,但是腰部周圍的炎癥、水腫仍然存在,所以刺絡放血改善微循環(huán)能夠改善水腫,促進炎癥的改善。
參考文獻:
[1]劉孝斐,劉金鵬,李云,等.針刺配合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3,20(25):134-137.
[2]ZY/T001.1~001.9-94.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3]陳恒娟,羅聰.推拿結(jié)合刺絡拔管治療慢性腰肌勞損68例臨床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5):2044-2045.
[4]徐彥斌.綜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86例[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2(24):3147-3232.
[5]谷永娟,李家康.針刺配合放血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1,33(0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