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坤 王艷紅
如果說在霧燈位置應用激光光源只算是探尋其可能性的嘗試,那本次奧迪將其應用在車輛大燈組位置則說明他們對這項技術充滿信心。在近日結束的2014 CES電子消費品展上,奧迪全球首發(fā)了一款非常搶眼的概念車——奧迪Sport quattro Laserlight。這款車型的前大燈系統(tǒng)將矩陣式LED技術與激光技術相結合,并由內(nèi)、外兩組梯形燈組元素組成,外側是由矩陣式LED光源構成的近光燈,內(nèi)側是由激光技術打造的遠光燈。采用激光技術的遠光燈其亮度是普通LED燈源的3倍,照明距離可達500m,大約是LED遠光燈的2倍。這種面向未來的燈光技術,再次展示了奧迪在汽車照明領域的領先實力。而這項創(chuàng)新的技術將在征戰(zhàn)2014世界耐力錦標賽的新奧迪R18 e-Tron quattro賽車上首次正式使用。
激光大燈的發(fā)光元件激光二極管與LED幾乎同時誕生,不過LED相對更早實現(xiàn)商業(yè)化,并在汽車車燈上應用,逐漸由上至下拓展開來,成為車燈發(fā)展的主流方向。無論是奧迪千變?nèi)f化的LED線條,還是奔馳在新S級、E級的全LED應用,或是合資品牌一點點滲透進來的LED元素,都在印證這個方向。但是,激光大燈卻并未因此被忽視。
LED大燈憑借使用壽命長、節(jié)能的特點,正被多數(shù)廠商運用于旗下車型中。隨著激光大燈技術的興起,其在多方面的表現(xiàn)均超越LED大燈。首先其占用空間將更小,單個激光二極管元件的長度已經(jīng)可以做到10微米,僅為常規(guī)LED元件尺寸的1/100,這將留給外觀設計師更多施展才華的空間;另外更重要的是,激光大燈的照明效率相比LED光源提升了70%,一般LED前燈大約耗電50W,而激光大燈可以將電能使用控制在30W以內(nèi)。實際上,寶馬在激光大燈技術方面也早有研究,并在全新的i8車型上開始應用激光大燈技術。
奧迪公司負責技術和開發(fā)的管理董事會成員哈肯貝格博士表示:“奧迪Sport quattro Laserlight概念車展示了奧迪在多個領域的技術性突破。這款概念車的動力系統(tǒng)采用e-Tron技術,最大功率可達515kW,100km油耗卻只有2.5L。這款概念車展示了奧迪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它采用了全新的顯示和操作系統(tǒng),其激光大燈的性能較其他燈光系統(tǒng)有著顯著的提升?!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