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輝,李傳金,竇冉
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嬰幼兒較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見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年齡越小,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咳嗽、陣發(fā)性喘憋、呼吸困難,重者可發(fā)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中毒性腦病等并發(fā)癥。本院應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顯著,安全可靠,未見不良反應,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0-06/2013-06永城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收治住院的重癥毛細支氣管炎小嬰兒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1~3個月32例,~6個月28例;合并心力衰竭10例,呼吸性酸中毒6例,腸炎8例。60例患兒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1~6個月,平均(4.3±1.2)個月;合并心力衰竭6例,呼吸性酸中毒3例,腸炎5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6個月,平均(4.3±1.1)個月;合并心力衰竭4例,呼吸性酸中毒3例,腸炎3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并發(fā)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中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1]。
1.3 納入標準 (1)符合重癥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2)第一次發(fā)生喘息的初治患兒;(3)年齡1~6個月;(4)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支氣管異物、原發(fā)性肺結(jié)核、先天性肺發(fā)育異常、先天性心臟病、閉塞性毛細支氣管炎等。
1.5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根據(jù)病情給予吸氧、抗病毒、平喘、化痰、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強心、利尿、糾正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紊亂等治療,合并細菌感染者用抗生素。觀察組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靜脈滴注,400 mg/(kg·d),連用3 d。對照組加用生理鹽水50 mL靜脈滴注,連用3 d。
1.6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患兒的體溫、呼吸、心率、經(jīng)皮測血氧飽和度,記錄患兒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時間。
1.7 療效判定標準 (1)治愈:治療1周后,體溫正常,咳嗽喘憋、呼吸困難,肺部啰音消失;(2)好轉(zhuǎn):治療1周后,體溫正常,咳嗽喘憋、呼吸困難減輕,肺部啰音減少;(3)無效:治療1周后,體溫無下降,咳嗽喘憋、呼吸困難無減輕或加重,肺部啰音無減少或加重[2]。
2.1 兩組患兒臨床效果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效果比較[n(%),n=30]
表1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兩組癥狀體征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體征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n=30,d)
表2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患兒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 兩組患兒未見藥物不良反應。
毛細支氣管炎又稱喘憋性肺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大約80%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3 d出現(xiàn)持續(xù)性干咳和發(fā)作性呼吸困難,咳嗽與喘憋同時發(fā)生為本病特點。2~4月齡嬰兒由于母源性抗體不斷減少,而自身免疫系統(tǒng)功能尚未成熟,是發(fā)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并導致嚴重病情的高危人群[3]。毛細支氣管炎是由多種細胞因子參與的氣道炎癥反應性疾病,并伴有氣道高反應性,尤其好發(fā)于1~6個月的小嬰兒[4]。有流行病學研究表明,50%~70%的毛細支氣管炎可反復喘息,甚至發(fā)展為哮喘[5]。病毒對氣道除有直接損傷外,還可造成免疫損害。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刺激機體產(chǎn)生異常免疫應答,產(chǎn)生多種炎性因子及細胞因子,造成氣道炎癥反應,引起氣道的高反應性,導致嬰兒喘息,甚至哮喘的急性發(fā)作,出現(xiàn)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同時引起Th1/Th2亞群功能失調(diào),細胞分化異常[6]。病毒作為抗原,可引起IgE分泌增加,導致IgE介導的Ⅰ型變態(tài)反應發(fā)生[7];可導致半胱氨酰白三悕釋放增加[8];這些細胞因子在重癥毛細支氣管炎發(fā)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毛細支氣管炎對嬰幼兒危害較大,易出現(xiàn)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
本研究在基礎(chǔ)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未見藥物不良反應。說明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療小嬰兒重癥毛細支氣管炎能明顯縮短療程,提高治愈率,安全有效。分析其作用機制是,人血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調(diào)節(jié)雙重作用。(1)人血免疫球蛋白具有廣譜抗病毒、細菌或其他病原體的特異性抗體,可封閉單核巨噬細胞FC受體,中和抗體,增強單核-巨噬系統(tǒng)清除功能,所以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調(diào)節(jié)的雙重治療作用,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加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2)人血免疫球蛋白中存在IgE抗體,同時可以抑制IgE合成,降低血清IgE水平,抑制炎癥細胞趨化,阻止炎癥細胞激活,控制喘息急性發(fā)作;(3)人血免疫球蛋白可抑制補體系統(tǒng)介導的免疫損傷,抑制白介素等細胞因子產(chǎn)生,抑制Th2細胞活化為Th1細胞,使Th1/Th2亞群功能恢復正常,阻止氣道炎癥反應發(fā)生[9];(4)人血免疫球蛋白是提純的單克隆IgG,其成分接近人體的生理狀態(tài),進入人體后,可提高患兒血液中IgG水平,增加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重癥感染者補充人血免疫球蛋白能迅速提高患兒的免疫功能和機體的抗感染能力,阻斷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發(fā)展,提高治愈率[10]。
綜上所述,重癥毛細支氣管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早期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促進患兒病情恢復,縮短住院時間,降低病死率,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療重癥毛細支氣管炎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99-2002.
[2] 唐丹,蘇培媛,梁萍,等.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甲基潑尼松龍治療重癥毛細支氣管炎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6):78-79.
[3] 彭才靜,劉恩梅.全面認識呼吸道合胞病毒——從病毒學特征到防治現(xiàn)狀[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2,27(4):259-261.
[4] 鄒麗萍,張松林.毛細支氣管炎患兒ICAM-1和RANTES檢測的意義[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12(3):181-183.
[5] 朱萍,鄒麗萍.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外周血單個核細胞CD40/CD40L的表達[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11(5):354-356.
[6] Legg JP,Hussain IR,Warner JA,et al.Type 1 and type 2 cytokine imbalance in acut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onchioliti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8(6):633-639.
[7] 王崢,劉長山.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治和預防進展[J].國外醫(yī)學:兒科學分冊,2003,30(3):126-129.
[8] 安小東.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血清白細胞介素-4及尿白三烯E4水平的臨床觀察[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10,17(3):272-273.
[9] 辛加龍,曾雙明.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佐治嬰幼兒病毒相關(guān)性喘息的臨床研究[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07,14(1):30-31.
[10] 李社會.丙種球蛋白及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佐治嬰幼兒重癥肺炎療效觀察[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0,35(7):693-695.
(收稿日期: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