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東 李 濤 倪學勤** 彭芝榕 沈雪嬌 易 丹
近年來,益生菌作為飼料添加劑在畜禽養(yǎng)殖中的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1-3]。乳酸桿菌作為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微生態(tài)制劑,具有提高畜禽生產性能、預防及治療腹瀉的作用,是國內外公認的有效益生菌[4-6]。囊素三肽是存在于禽法氏囊中的一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獨特組成結構,其氨基酸組成順序為賴氨酸-組氨酸-甘氨酸(Lys-His-Gly),具有促進法氏囊發(fā)育、淋巴細胞分化和抗體生成等作用[7-9]。囊素三肽作為一種新型的免疫增強劑,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畜禽免疫水平的提高及其作用機制,而對其促進動物生長方面的報道較少,與微生態(tài)制劑聯(lián)合使用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本試驗旨在通過在基礎飼糧中添加乳酸桿菌制劑,以及肌肉注射囊素三肽,研究乳酸桿菌和囊素三肽對科寶肉雞生長性能、屠宰性能、肉質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為乳酸桿菌制劑和囊素三肽的聯(lián)合應用提供參考。
囊素三肽,由專業(yè)公司合成,純度99.9%;植物乳酸桿菌F,由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微生態(tài)中心分離制備,活菌數為 1.0×109CFU/mL。
選用1日齡科寶肉雞180只,隨機分成4組,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15只雞。Ⅰ組為對照組,飼喂基礎飼糧;Ⅱ組為囊素三肽組,飼喂基礎飼糧,并在4和7日齡時肌肉注射囊素三肽(0.01 mg/kg BW);Ⅲ組為乳酸桿菌組,飼喂基礎飼糧+0.1%乳酸桿菌制劑;Ⅳ組為囊素三肽+乳酸桿菌組,飼喂基礎飼糧+0.1%乳酸桿菌制劑,并在4和 7日齡時肌肉注射囊素三肽(0.01 mg/kg BW)。
基礎飼糧為玉米-豆粕型飼糧,其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采用3層籠養(yǎng),每組按重復分別分布于上、中、下3層。自由采食與飲水。初始溫度控制在35~37℃。
1.5.1 生長性能
試驗第42天08:00以重復為單位空腹稱重,準確記錄采食量和剩料量,計算各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
1.5.2 屠宰性能
試驗第42天從各組選取體重接近平均值的4只雞進行屠宰試驗。測定指標包括: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
1.5.3 肉質
取宰殺雞的右側胸肌,用肉色分析儀和pH測定儀分別于屠宰后45 min測定肉色和pH。滴水損失和剪切力參考杜炳旺等[10]的方法測定。
1.5.4 血清生化指標
試驗第42天09:00從各組隨機選取9只雞(每個重復3只),頸靜脈采血,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20℃保存?zhèn)溆?。采用JS2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中的總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UN)、總膽固醇(TC)以及甘油三酯(TG)含量。
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各組間的平均值采用Duncan氏法進行多重比較,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的判斷標準,P<0.01作為差異極顯著的判斷標準。
表1 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the basal diet(air-dry basis) %
由表2可知,Ⅱ和Ⅳ組平均日采食量極顯著高于Ⅰ和Ⅲ組(P<0.01);與Ⅰ組相比,其他3組平均日增重分別提高了 8.41%、3.82%和3.38%,但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Ⅲ組料重比最低,為1.75,Ⅳ組最高,為 1.91,但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
表2 乳酸桿菌與囊素三肽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Table 2 Effects of Lactobacilli and bursin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broilers
由表3可知,Ⅲ組屠宰率最高,為89.58%,其次為Ⅱ組,但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Ⅱ和Ⅲ組半凈膛率極顯著高于Ⅰ組(P<0.01),Ⅰ與Ⅳ組差異不顯著(P>0.05)。與Ⅰ組相比,Ⅱ、Ⅲ和Ⅳ組全凈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有所提高,但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3 乳酸桿菌與囊素三肽對肉雞屠宰性能的影響Table 3 Effects of Lactobacilli and bursin on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broilers %
由表4可知,Ⅱ和Ⅲ組紅度分別極顯著(P<0.01)和顯著(P<0.05)高于Ⅰ組。Ⅱ組黃度顯著高于Ⅰ組(P<0.05),Ⅲ和Ⅳ組黃度極顯著高于Ⅰ組(P<0.01)。Ⅱ組亮度顯著高于Ⅰ組(P<0.05),Ⅲ組極顯著高于Ⅰ組(P<0.01),Ⅰ與Ⅳ組差異不顯著(P>0.05)。Ⅱ、Ⅲ和Ⅳ組pH均高于Ⅰ組,但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Ⅰ和Ⅲ組滴水損失極顯著低于Ⅱ和Ⅳ組(P<0.01)。與Ⅰ組相比,Ⅱ、Ⅲ和Ⅳ組剪切力均極顯著降低(P<0.01)。
表4 乳酸桿菌與囊素三肽對肉雞肉質的影響Table 4 Effects of Lactobacilli and bursin on meat quality of broilers
由表5可知,與Ⅰ組相比,Ⅲ組血清中總蛋白和白蛋白含量顯著升高(P<0.05),Ⅱ和Ⅳ組也有升高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P>0.05)。各組間血清中尿素氮和總膽固醇含量差異均不顯著(P>0.05)。Ⅲ和Ⅳ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比Ⅰ組分別降低了 40.00%和 25.71%,差異顯著(P<0.05),Ⅱ組與其余各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5 乳酸桿菌和囊素三肽對肉雞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Table 5 Effects of Lactobacilli and bursin on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broilers
微生態(tài)制劑在動物腸道內繁殖,產生多種生理活性物質,促進動物對營養(yǎng)物質消化、吸收,提高飼料轉化率[11]。Kalavathy 等[12]研究表明,飼喂0.1%乳酸菌混合物可顯著提高雛雞1~21 d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徐基利等[13]研究表明,不同乳酸桿菌制劑均能顯著提高肉仔雞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與上述結果不同,本試驗中乳酸桿菌提高肉雞平均日采食量,但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無顯著影響,原因可能是本試驗所用菌株為非雞源性的乳酸桿菌,與宿主腸道腸黏膜的相互作用不密切,導致其不能發(fā)揮良好的應用效果。囊素三肽的促生長作用可能與免疫增強作用有關,且囊素三肽作為動物體自身分泌的一種氨基酸組成的物質,不會引起動物強烈的免疫應激,在體內分解也具有無毒、無殘留的特點。計慧琴[14]和田光洪[15]的研究表明囊素三肽可不同程度提高雞的生長速度。本試驗結果表明,囊素三肽單獨使用和囊素三肽和乳酸桿菌聯(lián)合使用均能提高肉雞平均日采食量,但兩者無論單獨使用或聯(lián)合使用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無顯著影響。其原因可能與囊素三肽能夠提高機體靶細胞第二信使含量,促進細胞蛋白質的合成與轉化有關[16]。而聯(lián)合使用效果不如兩者單獨使用,是否揭示兩者不存在協(xié)同作用,還有待進一步試驗論證。
有研究認為,肉雞活體質量直接影響胴體質量和品質,但關于乳酸桿菌對肉雞屠宰性能影響的報道并不多。李菊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益生素對肉仔雞屠宰指標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能顯著提高肉仔雞胸肌率,而對肉仔雞的全凈膛率、腿肌率和腹脂率等沒有顯著影響。郭元晟等[18]研究報道,發(fā)酵乳酸桿菌(L.fermentum F-6)可以顯著提高肉雞的屠宰率和胸肌率,對肉雞全凈膛率和腿肌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無顯著影響。本試驗結果表明,乳酸桿菌能顯著提高肉雞半凈膛率,而對屠宰率、全凈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沒有顯著的影響,與上述結果的差異可能與試驗所選的菌種、添加的劑量、飼養(yǎng)環(huán)境條件以及動物自身生理狀態(tài)等有關,值得進一步探討。
近年來關于乳酸桿菌對肉雞肌肉品質的影響報道結果不一。李菊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對肉雞飼喂乳酸菌(CAU6001),可以提高肉雞胸肌和腿肌紅度和黃度,但對亮度無顯著影響,對肌肉品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郭元晟等[18]研究報道,飼喂L.fermentum F-6對肉雞烹飪損失率、肉色、pH均無顯著影響,但與對照組相比,L.fermentum F-6組的肉色紅度與pH有不同程度增加。然而,Zhu等[19]研究表明唾液乳酸桿菌對肉雞胸肌肉色及肌肉中肌紅色素含量均無顯著影響。林高峰[20]等研究發(fā)現(xiàn),微生態(tài)制劑組肉色黃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和抗生素組,而pH和剪切力組間差異不顯著。本試驗結果表明,乳酸桿菌和囊素三肽均能顯著改善肉色,提高肌肉嫩度,而對pH的影響不顯著。囊素三肽和乳酸桿菌聯(lián)合使用未顯協(xié)同效應的原因可能與二者作用的部位和機理不同有關:囊素三肽主要通過促進B細胞信號傳導,誘導前體B細胞分化,增加環(huán)磷酸腺苷(cAMP)、環(huán)磷酸鳥苷(cGMP)濃度,從而促進B細胞抗體的合成;而乳酸桿菌作為有效益生菌,在動物腸道內定植,通過與有害菌群占位競爭,并產生乳酸菌素等抗菌素抑制病原菌的增殖,維持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從而達到促進動物生長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血清中的總蛋白和白蛋白含量能反映機體蛋白質代謝水平,乳酸桿菌通過產生特殊酶系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同時產酸酸化腸道環(huán)境,增加蛋白酶活性來參與蛋白質代謝過程。王全溪等[21]證實,在飼糧中添加100 mg/kg的乳酸菌素能提高28日齡肉雞的血清總蛋白含量。本試驗結果顯示,乳酸桿菌和囊素三肽的單獨使用和聯(lián)合應用有提高肉雞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含量的趨勢,增強機體對蛋白質的代謝能力。血清尿素氮是機體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可以反映機體蛋白質代謝和氨基酸之間的平衡狀況,平衡良好時血清尿素氮含量下降,尿素氮含量的降低可以為其他組織的蛋白質沉積提供氨基酸等原料。Fukushim等[22]用混合益生菌飼喂大鼠4周后血清總膽固醇含量降低,認為益生菌可以抑制膽固醇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從而降低機體膽固醇含量。本試驗結果表明,乳酸桿菌和囊素三肽的使用能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含量,這與王全溪等[21]的研究結果一致,可能是飼糧中添加乳酸桿菌在肉雞前期生長中促進了機體對脂類的吸收,而后期有效地抑制了膽固醇合成過程中關鍵酶的活性[23],但其作用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乳酸桿菌和囊素三肽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肉雞生長性能和屠宰性能的作用,并能改善肉雞肉質及血清生化指標,但兩者聯(lián)合使用的效果并未優(yōu)于單獨使用。
[1] MOUNTZOURIS K C,TSIRTSIKOS P,KALAMARA E,et al.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a probiotic containing 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Enterococcus,and Pediococcus strains in promoting broiler performance and modulating cecal microflora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c activities[J].Poultry Science,2007,86(2):309-317.
[2] MOUNTZOURIS K C,TSITRSIKOS P,PALAMIDI I,et al.Effects of probiotic inclusion levels in broiler nutri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nutrient digestibility,plasma immunoglobulins,and cecal microflora composition[J].Poultry Science,2010,89(1):58-67.
[3] AWAD W A,GHAREEB K,ABDEL-RAHEEM S,et al.Effects of dietary inclusion of probiotic and synbiotic on growth performance,organ weights,and intestinal histomorphology of broiler chickens[J].Poultry Science,2009,88(1):49-56.
[4] 魏絗,韓偉,程茂基,等.雞源乳酸乳球菌的篩選及其微囊化后對肉仔雞生長性能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1,23(4):631-639.
[5] HIGGINS S E,HIGGINS J P,WOLFENDEN A D,et al.Evaluation of a Lactobacillus-based probiotic culture for the reduction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n neonatal broiler chicks[J].Poultry Science,2008,87(1):27-31.
[6] TARAS D,VAHIEN W,MACHA M,et al.Performance,diarrhea incidence,and occurrence of Escherichia coli virulence genes during long-term administration of a probiotic Enterococcus faecium strain to sows and piglet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6,84(3):608- 617.
[7] 李萍,畢英佐,曹永長,等.囊素三肽的基因克隆和表達[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6,42(4):7-10.
[8] 陳黎龍,朱曉彤,江青艷,等.三肽囊素對雞脾臟淋巴細胞增殖轉化、IL-2和IL-6分泌及其基因表達的影響[J].動物學報,2006,52(1):170-174.
[9] 陳芳,計慧琴,盧玉葵,等.三肽囊素對墟崗黃雞免疫器官組織結構的影響[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5,41(9):14-16.
[10] 杜炳旺,王潤蓮,常斌,等.殼聚糖對貴妃雞肉品質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09,21(1):113-117.
[11] 何明清,程安春.動物微生態(tài)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07.
[12] KAAVVATHY R,ABDULLAH N,JALALUDIN S,et al.Effect of Lactobacillus cultures and oxytetracycline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serum lipids of chicke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2008,7(4):385-389.
[13] 徐基利,許麗.不同乳酸菌及其添加水平對肉仔雞生長性能、免疫機能和腸道結構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1,23(11):1976-1983.
[14] 計慧琴.三肽囊素對環(huán)磷酰胺免疫抑制的阻斷機制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04.
[15] 田光洪.三肽囊素對墟崗黃雞免疫器官組織結構的影響[D].碩士學位論文.廣州:華南農業(yè)大學,2003.
[16] 宋輝,徐楠,劉明成,等.囊素三肽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8,35(5):38-41.
[17] 李菊,張日俊.益生素對肉仔雞生長性能、屠體性狀及肉品質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07,19(4):372-378.
[18] 郭元晟,閆素梅,張和平,等.L.fermentum F-6對肉雞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質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11,32(5):19-22.
[19] ZHU N H,ZHANG R J,WU H,et al.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cultures on growth performance,xanthophyll deposition,and color of the meat and skin of broilers[J].The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2009,18(3):570-578.
[20] 林高峰.微生態(tài)制劑對肉仔雞肉品質性狀影響研究[J].中國飼料,2008(2):28-30.
[21] 王全溪,林滉,賈洪強,等.乳酸菌素對肉雞血清生化指標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2,24(1):131-136.
[22] FUKUSHIMA M,NAKANO M.The effect of a probiotic on faecal and liver lipid classes in rats[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1995,73(5):701-710.
[23] 朱年華,張日俊,張保全,等.乳酸桿菌培養(yǎng)物對肉雞脂肪代謝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研究[C]//第四屆第十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動物微生態(tài)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上冊).北京: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