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經濟管理學院 劉慧敏 冷 芳 劉 晏
預算會計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會計專業(yè)的主要課程之一,是會計及財務管理專業(yè)的理論課,也是一門非常具有實踐意義的會計課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經歷著不斷的變革和進步,與此相適應,我們需要同時具備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但是,現實是我們的會計及財管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他們確實在學校學習了會計及財管相關理論知識,但是理論知識理解得不是足夠深入,更嚴重的是動手能力更加不盡如人意。問題不僅在于學生本身在學校掌握的理論知識不牢固,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更值得探討。本文以《預算會計》為例,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拙見。
(一)學校開課時間不適當,課時量稍顯窘迫。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預算會計被列為專業(yè)選修課,在大三的課程表中總共有32個課時。筆者進入武昌分校三年多,以教過的2008—2011級會計和財管專業(yè)學生學習預算會計的情況來看,預算會計被分別安排在大三的上學期和下學期。第一,學生在大二剛剛學習過中級財務會計,在大三開始學習預算會計、金融企業(yè)會計等課程時,容易對企業(yè)會計、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和銀行會計難以區(qū)分,一會兒以企業(yè)作為主體,一會兒站在政府的角度做賬,一會兒又以銀行作為做賬主體,這是學生經常反映的困惑之一;第二,在短短的兩個月的課程中,學生要記住三種單位的會計科目并熟練掌握相關業(yè)務的會計核算,的確比較困難。
(二)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脫節(jié)。在《預算會計》原有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在課堂上只是進行純理論知識的講解,根本沒有任何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較差,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有的畢業(yè)被分配到政府部門、行政單位或事業(yè)單位的學生在工作一段時間后反映,工作時力不從心,很難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真正的會計工作處理中,導致心理落差很大,情緒比較低落。
(三)教學中忽視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課堂教學的目標要站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度上,而在當前的教學形式下,《預算會計》課程包括財政總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yè)單位會計,內容較多,但課時量又僅僅為32個課時,基本上是所有的專業(yè)課里面課時量最少的。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所有的內容講完,在課堂上基本沒有給學生參與的機會,這樣的結果導致學生興趣和參與性大大降低。
(四)教材質量比較低下,教學內容滯后嚴重。教材的質量在某些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與壞。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相關的《預算會計》的教學材料,但也有缺陷:第一,從教材內容和實際操作來看,不能滿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要求,課本大多偏重于基礎理論的論述和基本會計核算要領的闡述,而案例和會計實務操作的介紹卻極其少;其次,教材更新滯后或更新內容有限。這兩年預算會計的改革較多,2013年重新修訂了預算會計事業(yè)單位的相關細則及2014年相應出臺了行政單位的相關細則,而教材在一定時間上存在著滯后性,很多教材仍然遵循舊的會計制度。
(一)應協(xié)調好開課的時間,可以適當地補充課時。眾所周知,預算會計與企業(yè)會計為兩個平行的會計體系。預算會計與企業(yè)會計一樣,也是以會計學原理作為基礎。為了避免兩種不同的會計體系擾亂學生的思維,筆者建議,可以考慮兩大平行課程同時開課,都設在大二。這樣的好處是,學生可以在學習企業(yè)會計的同時學習預算會計,方便及時比較和區(qū)分及歸納總結,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學生在這兩大會計體系上內容及會計科目的混淆。在學完預算會計的三套會計科目之后,可適當總結,與企業(yè)進行對比。在預算會計的課時上,因為預算會計有三套獨立核算的會計處理體系,要想熟悉并掌握100多個賬戶,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一是,可適當補充課時量,“以講為主,講授、案例和小組討論結合”,這樣在學習的基礎上,又夾雜了訓練,開拓了思維,鞏固了學習;二是,如果課時量很難擴充,可以在有限的課時里側重講某一領域的會計處理過程,畢竟預算會計的三大體系是比較類似、相通的,例如側重于講授事業(yè)單位會計等,理解了事業(yè)單位會計,對其他兩種會計核算的理解也會相對輕松,這樣就可以在有限的學時內使學生學好這門課程。
(二)開設模擬實驗課程。 《預算會計》與其他課程一樣,著眼點不僅側重于學習能力,同時也要求學生具備動手能力,但是學校自開設預算會計這門課程以來,就只有理論課程,根本沒有涉及到實訓課程。學校開設了如《會計循環(huán)實訓》、《會計模擬A》和《審計模擬實驗》等課程,但這些實驗課程都是圍繞企業(yè)會計核算內容進行的。現在國家大力推行獨立學院培養(yǎng)具有職業(yè)專業(yè)動手能力的學生,這就更需要開設《預算會計》模擬實驗課程。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提高教學方法。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好的教學方法可以起到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案例法、比較法、討論法。案例法,通過一個一個的案例,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課堂中講過的概念等內容。比較教學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視覺記憶。特別是一邊學習企業(yè)會計一邊學習預算會計,通過會計要素、會計原則、會計假設、會計科目和會計處理方法的對比,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企業(yè)會計和預算會計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討論法,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之一,提高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達到教學的目的。
(四)《預算會計》教材重新編寫思路
1.既要以現實為基礎,又要著眼于各種變革。隨著我國預算會計制度的不斷改革和進步,《預算會計》的編寫應以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的《事業(yè)單位會計制度》和2014年1月1日起實施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為基礎,將預算會計的變化融入到每一章節(jié)中。
2.更要注重實務操作的編寫?!额A算會計》教材每個章節(jié)前要有學習計劃提示,該章節(jié)的關鍵詞(中英文對照),章后應該有本章小結總結本章的基本內容,并設置本章的相關練習題、案例分析等?!额A算會計》教程的編寫應詳細介紹每一個會計賬戶的涵義并精選相關案例加以說明,以每一會計科目為單元,歸納概括該會計科目的基本業(yè)務類型及做賬方法。通過這樣的編寫,更有利于教師達到很好的講授效果,也有利于學生充分熟悉教材,通過案例的引導鍛煉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建立實習基地,幫助學生熟悉預算會計三大體系的會計處理流程。為了幫助學生熟悉預算會計三大體系的會計處理流程,學校可以考慮建立事業(yè)單位會計實習基地,以武昌分校的財務處作為依托,利用學生寒暑假的時間,開展校內外的假期實踐活動,也可以通過學校組織部門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申請學校的學生到武漢市各級政府、行政單位或事業(yè)單位進行簡單的參觀,邀請相關的財務人員給學生講解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處理預算會計的核算、報表等問題。通過這樣的安排,讓學生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各單位具體的處理經濟活動的步驟,從而達到舉一反三,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落到實處,也為今后的預算會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預算會計》這門課程應該緊跟國家宏觀環(huán)境及會計制度的變化而相應地做出調整,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雙層復合型人才。只有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和學生才能同時進步,不斷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革。
1.葛欣.2011.預算會計教學改革探討[J].財會通訊,11。
2.歐陽宗書.2013.美國、加拿大政府會計改革的有關情況及啟示[J].會計研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