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反唇相稽”與“反唇相譏”

      2014-03-28 13:33:10李家傲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4年1期
      關鍵詞:單方面新詞現(xiàn)代漢語

      李家傲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反唇相稽”與“反唇相譏”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產(chǎn)生的,前者最先見于漢代班固《漢書·賈誼傳》:“婦姑不相說,則反唇而相稽?!焙笳咦钸t在晚清已經(jīng)出現(xiàn)。兩者的詞匯形式相同,都是“反唇+相×”,語義有相互交叉之處,用法也基本相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常?;煊没蛘`用。已有學者對兩詞的衍生、使用情況進行討論。如汪惠迪就兩詞在辭書中的載錄和詞條列目情況進行了分析[1],趙丕杰對兩詞使用混亂的情況進行了說明等[2]。兩文都認為“反唇相稽”與“反唇相譏”是兩條不同的成語,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形成的,二者的使用比較混亂。然而,兩文沒有對兩條成語使用混亂的原因進行討論。文章擬在前文的基礎上,對“反唇相譏”的產(chǎn)生及二者使用混亂的原因進行初步的探討。

      “反唇相譏”是在“反唇相稽”的詞義變化基礎之上逐漸形成的?!稘h書·賈誼傳》:“婦姑不相說,則反唇而相稽?!鳖亷煿乓龖孔⒃?“稽,計也,相與計校也。”此處的主語是“婦姑”,指的是“婦姑”雙方彼此不但不友好,反而相互計較?!跋唷北硎尽敖换ァ绷x。王力《漢語史稿》[3]、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4]都認為“相”是具有指代性的特殊副詞,主要有兩種用法,一種表“交互”“互相”義,一種表“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的行為”?!胺创较嗷钡摹跋唷笔乔耙环N用法,表示的是“婦姑”雙方的“互相計較”??墒牵S著詞匯使用的頻繁,其意義也在逐漸改變,“反唇相稽”在其后則多表示“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的行為”?!读凝S志異·呂無病》:“語侵婦,婦反唇相稽?!贝颂帯胺创较嗷钡闹髡Z是單方面的“婦”,表示的行為是“婦”對其夫責問的辯駁。又如《聊齋志異·段氏》:“連詬斥之,輒反唇相稽。”“輒”前省略了主語“諸侄”,雖為復數(shù),然與“連”(連氏)相對,亦是單方面的,表示“諸侄”對“連氏”斥罵的狡辯。據(jù)呂叔湘等人研究,“相”在先秦時表示的是兩個事物互為施受的關系,中古時期多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行為。雖然,“反唇相稽”最初表示的是雙方互相的行為,然與“相”的用法轉變相一致,在后代則轉而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單方面的行為。此種用法較多,除了上舉兩例外,還有如下的用例。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三回:“小主人罵了他,他又反唇相稽?!鼻宕蹴w《淞隱漫錄·龔銹鸞》:“夕赴賓筵,必計刻而歸,稍遲則反唇相稽,聲色俱厲?!鼻宕S奉恩《里乘·姑蘇某翁》:“……當其人盛怒之下,必致反唇相稽,不惟不能阻止,且可增其忿焰矣。”清代唐蕓洲《七劍十三俠》卷三:“他這反唇相稽到也好笑?!?/p>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反唇相譏”解釋為:受到指責不服氣而反過來譏諷對方(語本《漢書·賈誼傳》,原作“反唇而相稽”,稽:計較)。顯然,“反唇相譏”指的是被指責的一方對指責方的單方面“譏諷”行為,不是雙方相互的行為。雖然指責方已對被指責方進行指責在前,然,“反唇相譏”的主語卻是被指責方單方面而已,且雙方的行為也不盡相同,一是指責,一是譏諷,性質(zhì)不同,何談“相互”?可見,伴隨“相”偏指用法的取勝,“反唇相稽”在特定的語境下或可被理解為或使用為“反唇相譏”。

      詞義和語境的相似是“反唇相譏”產(chǎn)生和普遍使用的重要原因。“反唇相譏”的最早用例不得而知,然在晚清的諸多筆記小說中卻屢有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就更加頻繁,并有代替“反唇相稽”的趨勢。從詞義上來看,“稽”本義為“留止”(《說文解字》六篇下),“計較”為引申義,也是常用義;“譏”本義為“誹”(《說文解字》三篇上),“譏笑”亦為引申義。“計較”與“譏笑”意義相差較遠,本無由相混相代,然在具體的語境下,一些“反唇相稽”或可理解為“反唇相譏”。比如在對話雙方相互爭吵、辯駁的語境下,前者對后者或指責、斥罵,后者與之“相稽”或是對其“相譏”,其實是難以截然分開的。對待指責斥罵,回之以“譏諷”,也是與其相計較、辯駁的常有內(nèi)容和手段。如上引《聊齋志異·段氏》例,連氏斥罵諸侄,諸侄轉而“相稽”,此處之“稽”視為“辯駁”則是諸侄與連氏辯論,認為自己有理由隨意拿取連氏家里的東西;若視為“譏諷”則是諸侄嘲諷連氏咎由自取,因為連氏無子且不許其夫幸婢,以至其夫段氏無子,家產(chǎn)無人承繼。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此“相稽”頗可釋為“譏諷”。又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小主人”科舉落第,仆人卻恃才傲物,出言無狀,當“小主人”出言責罵時,仆人轉而“反唇相稽”,此“相稽”亦是嘲諷意味頗多。又,清代張士登《三分夢全傳》第七回:“崔先生明知兩人是反唇相稽,也自知下不過,遂老著臉,把棋局一拋……”崔先生先是圍棋多勝,頗為自負,嘲諷他人,后連輸給一晚生兩局,第三局又敗局已定,然不肯認輸,舉棋不定,因而先前與之對弈的人及圍觀者便反過來嘲笑他。此處“反唇相稽”其義顯為“譏笑、嘲諷”。

      “反唇相稽”和“反唇相譏”語義相近,出現(xiàn)的語境相似,讀者將“相稽”理解為“相譏”亦有可能。就《漢書·賈誼傳》一例來看,把“相稽”理解為“婆媳之間相互譏諷”也是可以的。比如明代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三十一:“夫妻且有脫輻之隙,婦姑不免反唇之譏?!焙笠痪湎狄浴稘h書·賈誼傳》,“相稽”卻被理解為“譏諷”。又如前舉趙丕杰文,以為“反唇相稽”多誤用為“反唇相譏”,其實也是因為兩詞意義和用法上的相似,使得作者混用無別。以上所舉數(shù)例,或“相稽”“相譏”兩義俱可,或“相譏”義更為切合語境,如此“反唇相譏”在特定的語境下應運而生。

      現(xiàn)代漢語中,“反唇相譏”使用頻繁,甚至代替了從漢代流傳下來的古語詞“反唇相稽”。除了語義和語境上的相似,“類推造詞”的心理也是其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邦愅啤?,也叫“類比”,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說:“類比形式就是以一個或幾個其他形式為模型,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構成的形式。”[5]所謂類推造詞,指的是以某個詞為原型,通過替換其中的某個語素的方式創(chuàng)造新詞的過程或結果?!邦愅圃~的特征是類推詞與原型詞具有源生關系,這表現(xiàn)在前者在語義和形式上參照了后者?!保?]類推造詞使得新詞無論在形式還是語義上有了“原型詞”作為理據(jù),淡化了新詞的陌生性,使人們易于接受和使用?!胺创较嘧I”與“反唇相稽”的形式和語義具有關聯(lián)性,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們在“類推”的心理機制下,參照“反唇相稽”,仿造了新詞“反唇相譏”?!胺创较嗷痹跐h代出現(xiàn),“相”是表示“交互”義的指代性副詞,后來在特殊的語境下,“反唇相稽”前的主語變成了“一方”,“相”也變?yōu)楸砥傅母痹~。在這種變化的影響下,人們?yōu)榱吮磉_“受到指責不服氣而反過來譏諷對方”這一意義,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模仿“反唇相稽”的形式創(chuàng)造新詞“反唇相譏”。當然,“反唇相稽”在后來多指“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的行為”,也不排除其表示雙方“交互”的行為。如《里乘·指腹為婚》:“彼此反唇相稽。”《里乘·杜有美》:“夫妻反唇相稽?!薄胺创较嘧I”基本表示“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的行為”,這與其所仿造的變化后的“反唇相稽”是一致的。

      “反唇相譏”在“反唇相稽”的影響下,“類推”而來,又與一般的“類推”造詞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類推”詞不會與原型詞完全相同,特別是語音?,F(xiàn)代漢語里,“反唇相譏”與“反唇相稽”語音形式完全相同。“譏”“稽”上古音、中古音聲母同為見母,韻部分別為微部、脂部,比較接近,最晚在明代時期,“譏”與“稽”語音渾然無別,《四友齋叢說》中的“反唇之譏”即為明證。兩詞不僅形式相同,語義相似,而且語音也完全相同,這或許只是巧合,或許還有別的原因。這里嘗試用“重新理解”的理論作一些解釋。

      “重新理解”指的是“把語言單位歷史上的X意義理解成當代的Y意義……從本質(zhì)上看‘重新理解’是由于普通人(不包括專業(yè)人員)對某個語言形式歷史意義、用法的不了解或遺忘而造成的一種‘普遍誤解’,是同一個語言形式在不同歷史時期使用結果不同的一個反映?!保?]“重新理解”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針對意義而不是針對形式,重新理解的對象的語符不發(fā)生變化。比如,“救火”原指“制止火”,“救”的意思為“阻止、制止”,后來人們按照“救”的常用義“援助”,“重新理解”“救火”,字面意義就成了“援助火”,引起了學術界長期的爭論。“反唇相稽”的“稽”本義為“計較、辯駁”,在一些具體語境下,其義又與“譏諷”相當,隨著不斷地重復使用,在人們的主觀印象里,“稽”字就有了“譏諷”的意思。如前文所舉諸例,“稽”字就被當成“譏諷”,“反唇相稽”也被“重新理解”為“反唇相譏”?!胺创较嘧I”似乎改變了“反唇相稽”的“語符”,其實不然。從文章所舉的例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稽”字即使不變?yōu)椤白I”,一直以“反唇相稽”的“語符”形式出現(xiàn),也同樣可以表示“反唇相譏”的意思??梢赃@樣認為,“反唇相譏”是在“反唇相稽”(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的行為)的基礎上,通過“類推”機制,仿造的一個同義詞條?!盎迸c“譏”相比較,難寫難認,且一般以“稽考”義出現(xiàn)于仿古的語句中,而“譏”本來就多表示“譏諷”義,又經(jīng)常使用,于是人們就自然地造出了“反唇相譏”,并普遍使用。

      綜上所論,“反唇相稽”其本義是指對話雙方互相“計較”,后隨著“相”偏指用法取勝,又多表示“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的行為”,在具體語境下(爭吵之類),其意義又相當于“一方對另一方”的“譏諷”,即被“重新理解”為“反唇相譏”。于是,在“類推”的心理下,人們就直接仿造了一個表義更單一、更明確的新詞“反唇相譏”。

      [1] 汪惠迪.反唇相稽/反唇相譏[J].語文建設,2001(6):23.

      [2] 趙丕杰.反唇相譏、日理萬機、嫣然一笑的誤用[J].青年記者,2012(9):59-60.

      [3] 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4:382-384.

      [4] 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103-115.

      [5]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226.

      [6] 岳長順.論類推創(chuàng)造新詞[J].世界漢語教學,1993(2):38-41.

      [7] 儲澤祥,王寅.動詞的“重新理解”及其造成的影響[J].古漢語研究,2009(3):22-28.

      猜你喜歡
      單方面新詞現(xiàn)代漢語
      “楞”“愣”關系及“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地位
      完爆
      《微群新詞》選刊之十四
      評《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
      現(xiàn)代漢語中詞匯性的性范疇
      單方面實施聚眾斗毆構成犯罪的認定
      小議網(wǎng)絡新詞“周邊”
      語文知識(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北大版《現(xiàn)代漢語》增訂本)出版
      外教新詞堂
      當代新詞“微X”詞族的多維考察
      离岛区| 耿马| 清苑县| 萝北县| 新沂市| 逊克县| 福贡县| 余姚市| 云林县| 田阳县| 南京市| 建水县| 黄浦区| 清河县| 武冈市| 永济市| 九江市| 从江县| 五台县| 襄城县| 江孜县| 山西省| 唐河县| 万山特区| 呼伦贝尔市| 道真| 正镶白旗| 卢氏县| 五寨县| 南宁市| 定西市| 三江| 玉龙| 泽普县| 彰化县| 武强县| 新竹县| 东乌| 贵南县| 青神县| 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