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婕,陳彩央,施 勇
(麗水市人民醫(yī)院,浙江麗水 323000)
乳腺良性腫瘤是女性常見的疾?。?],近幾年發(fā)病率趨于年輕化,隨著人們對生活質(zhì)量和審美要求的不斷提高,乳房作為實質(zhì)性器官、美的一部分,人們不但要求手術徹底治愈乳腺疾病,而且對手術切口及美容效果要求越來越高[2],希望在不影響乳腺功能的情況下,以美學的標準原則保持乳頭、乳暈位置和形態(tài),以保證術后有良好的美學效果[3]。乳腺微創(chuàng)手術得益于腔鏡技術的產(chǎn)生,是目前較先進的手術技術[4]。本院甲狀腺乳腺外科針對腫瘤發(fā)生的位置,特別是發(fā)生在乳房外上象限、單發(fā)或多發(fā),予經(jīng)腋下乳腔鏡下腫瘤切除術,效果較好。現(xiàn)將手術配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3例,均為女性,年齡17~29歲,平均年齡23歲;術前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均初步診斷為乳房纖維腺瘤,均為單側,腫塊1~2個,均位于同一象限,直徑1.0~2.5cm;均采用經(jīng)腋下乳腔鏡下腫瘤切除術。
1.2 手術方法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側上肢置于擱手板上,常規(guī)消毒術野皮膚、鋪巾。延腋窩皮紋選擇2個手術切口,兩個切口之間距離>5cm,兩個切口分別放置10 mm Trocar 1 個和5 mm Trocar 1個;再根據(jù)腫瘤部位選擇1個手術切口,放置5mm Trocar 1個,從5mm Trocar里延至胸大肌表面,建立人工氣腔,形成操作腔后放置5mm 30°鏡頭;10 mm Trocar放置超聲刀或剪刀,進入乳房后進行分離,從乳腺后方縱向切開腺體,用超聲刀或剪刀切除腫塊,大標本裝入標本袋中取出,存放好標本,予切口止血,在10 mm Trocar中放入專用高負壓引流管,取出鏡頭和器械,用5—0可吸收線將切口逐層縫合。
1.3 結果 手術順利,手術時間平均1.5h,術中無不良反應;術后病理切片均提示乳腺纖維腺瘤。術后半年隨訪1 次,23 例均恢復良好,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2.1 術前配合
2.1.1 術前訪視 患者因手術產(chǎn)生心理應激反應,出現(xiàn)緊張、恐懼等負性心理。手術室護士與麻醉師合作,術前1d下午訪視患者,了解病史,介紹手術經(jīng)過及療效,說明手術的注意事項,予心理安慰,消除其不良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手術。
2.1.2 物品準備 準備好大布包、敷料、乳腔鏡包,其中乳腔鏡包有氣腹針、轉換器、鈍性剝離棒、小抓鉗、電鉤、沖洗器、腔鏡持針器及剪刀、無損傷分離鉗等;顯微縫線、整形鑷子、細頭持針器;彩色顯視器、攝像頭、光電視頻轉換器、冷光源、纖維導光束、沖洗吸引系統(tǒng)、二氧化碳(CO2)氣腹機;高頻電刀、超聲刀、乳房體位墊、乳房專用手架。
2.2 術中配合
2.2.1 巡回護士配合
2.2.1.1 安置患者體位 認真核對患者各項信息,確保無誤,手術開始前在對側上肢建立靜脈通道,協(xié)助麻醉醫(yī)生行全身麻醉,同手術醫(yī)生一起將患側上肢手臂外展,腋下墊高30~45°,墊乳房專用手架,用軟墊稍墊高患肢,必要時搖手術床使其進一步向對側傾斜,并在對側放置一髂托固定,做好肢端保暖,頭偏向對側,脫去患側上衣,安置麻醉架于對側。
2.2.1.2 儀器及操作管理 檢查調(diào)試儀器設備,均處于功能狀態(tài),將高清腔鏡機組放置于患肢同側平大腿處;手術開始后打開氣腹流量,由低到高調(diào)節(jié)CO2流量,使氣腹壓力達8 mmHg,一般≤10mmHg,因術中CO2充氣壓力過大和手術時間過長可能引起手術野以外皮下氣腫[5];連接各管道,待操作腔建立后關閉手術間大燈,注意關注手術進程,及時準備和提供臺上物品,保證儀器的正常使用。
2.2.1.3 病情觀察 術中注意觀察患者病情及生命體征,手術結束前同器械護士做好物品的清點。隨時觀察患者有無疼痛、腫脹、肢端麻木,檢查局部皮膚的顏色、溫度、活動度及感覺;觀察引流管引流液的量、色等。本組患者術中生命體征平穩(wěn),手術順利。
2.2.2 器械護士配合
2.2.2.1 一般配合 提前30min洗手上臺,整理檢查各類常規(guī)及特殊器械,認真檢查物品的完整性,與巡回護士再次核對腔鏡器械的數(shù)量,特別注意各關節(jié)的螺絲有無松動、缺失[6];協(xié)助消毒、鋪巾,安置好電刀、電凝線、超聲刀電線、吸引器管道等,配合連接儀器。
2.2.2.2 手術操作配合 器械護士掌握儀器的性能、操作步驟和連接方法,按手術步驟配合醫(yī)生操作,使手術順利進行,保證手術安全[7]。協(xié)助手術醫(yī)生建立人工氣腔,連接各管道,選擇穿刺位置后在腔鏡監(jiān)視下分別放置1個10mm Trocar、1個5mmTrocar,建立操作腔后放置5mm 30°鏡頭,在10mmTrocar中放置轉換器及1 把電鉤,根據(jù)手術進展傳遞超聲刀或剪刀,使用超聲刀時容易產(chǎn)生結痂,及時清理刀頭,根據(jù)手術進程傳遞器械,分離黏連組織,可按壓腫塊組織以幫助定位,找到腫瘤組織,遞剪刀或電鉤將腫瘤組織切下,遞1把分離鉗將腫瘤組織從10 mmTrocar中取出,做好標本存放,予切口止血,等滲鹽水沖洗創(chuàng)面,放置巴德高負壓瓶引流,清點用物,用整形器械將切口逐層縫合。
2.3 術后處置 手術結束時觀察乳頭氣腫、乳頭感覺情況,是否發(fā)黑;術后用無菌棉墊加壓包扎,用胸帶固定,取下乳房專用手架,將患者手臂內(nèi)收,檢查患肢皮膚的顏色、溫度、活動度及感覺,觀察皮下血氣腫情況,整理手術用物,將各儀器設備歸位。
乳腔鏡下乳腺腫瘤切除術,是近來年新開展的手術方式。由于是新技術、新手術方式,患者對手術相關知識缺乏了解,術前向患者及家屬說明腔鏡手術的優(yōu)越性、安全性及操作過程,使患者能以最佳狀態(tài)配合手術;術中巡回護士、器械護士密切配合,熟悉手術器械性能,使用方法,了解手術步驟,合理傳遞器械,以協(xié)助手術醫(yī)生順利完成手術;術后加強病情觀察,及時處理器械儀器,以保證手術成功。
[1]陳方紅,陳述政,曾春來,等.超聲引導下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在乳腺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4,5(7):530-531.
[2]王志輝,曹春霞,王霞.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術治療乳腺疾病的臨床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2):4-5.
[3]施勇.乳暈旁單切口處理乳腺良性疾病的臨床研究[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0,15(1):72-73.
[4]林少標.腔鏡下64 例乳腺良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3):142.
[5]姜軍,楊新華,范林軍,等.腔鏡手術在乳腺疾病外科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5,85(3):181-183.
[6]萬麗.腹腔鏡儀器器械使用中所遇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0,9(8):728.
[7]梁勰.乳房纖維腺瘤微創(chuàng)術的手術配合[J].護理與康復,2012,11(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