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
(武漢大學 簡帛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2)
《馬禖祝》是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的最后一篇,書寫在156背~160背之上①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本篇圖版見115-116頁,釋文注釋見227-228頁.。這篇竹書在整理者之外,還有多位學者作過研究②饒宗頤:《云夢秦簡日書研究·馬禖祝辭》,饒宗頤、曾憲通《云夢秦簡日書研究》,42-45頁,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劉信芳:《云夢秦簡〈日書·馬〉篇試釋》,《文博》1991年第4期;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308-313頁,文津出版社1994年;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515-521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130-135頁,藝文印書館2004年;郭永秉:《睡虎地秦簡字詞考釋兩篇》,《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3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認知不斷推進。最近我們在研讀時亦有幾點心得。下面先抄錄簡文③釋文參考了前揭學者的意見。如“四廄行大夫”連讀,從劉信芳先生之說?!百睢备尼尀椤按巍?,從郭永秉先生之說.,然后再作說明。
馬禖祝曰:先牧日丙,馬禖合神?!|鄉(xiāng)(向)南鄉(xiāng)(向)各一[馬]□□□□□中土,以為馬禖,穿壁直中,中三腏,156背四廄行大夫先□次席。今日良日,肥豚清酒美白粱,到主君所。主君笱(茍)屏馬,驅其央(殃),去157 背其不羊(祥),令其口耆(嗜)□,□=耆(嗜)□(飲),律律弗□自行,弗驅自出,令其鼻能糗(嗅)鄉(xiāng)(香),令耳悤(聰)目明,令158背頭為身衡,脊為身剛,(胠)為身[張],尾善驅(驅)□,腹為百草囊,四足善行,主君勉飲勉食。吾159 背歲不敢忘。160背
“馬”字書于156背天頭。編繩之下,接著書寫“禖祝曰”等字。學者對篇題有不同理解。饒宗頤先生認為“馬”是篇題,但又將該篇稱之為“馬禖祝辭”。整理小組、劉信芳先生認為“馬禖”連讀,為篇題。劉樂賢先生以“馬禖?!睘槠}。王子今、林清源先生則將“馬”與157背天頭所書的“■”看作篇題。郭永秉先生指出:劉樂賢先生的解釋有一定道理。但篇題如果是“馬禖祝”,不但和日書甲種標題的書寫格式不盡一致,而且以“曰”字作為祝辭開頭,與古代祝辭之前多以“祝曰”開頭的習慣不合。我們覺得此篇篇題可能本就是“馬”(指本篇祝辭所為祈禱的對象),“禖祝曰”以下則是祝辭的正文。今按:我們傾向于劉樂賢先生的看法。這有兩層考慮。其一,“祝曰”之下所記,并不像是祝辭,而是祝禱的準備。具體的禱辭,似乎是從“次席”之后才開始。只是因為沒有出現“曰”或“祝曰”,才模糊了文意的層次。其二,在簡帛文獻中,篇題與“曰”相連的情形并非絕對不存在。馬王堆漢墓帛書《胎產書》記云:“求子之道曰:求九宗之草,而夫妻共以為酒,飲之?!雹亳R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139頁,文物出版社1985年.這里的“求子之道”,應該相當于篇題。帛書《雜療方》記云②《馬王堆漢墓帛書〔肆〕》,128頁.:
[令]蜮毋射:即到水,撮米投之。
·一曰:每朝啜柰二三果(顆),及服食之。
·一曰:每朝啜蘭實三,及啜陵(菱)芰。
這里的“一曰”即承上揭篇題“令蜮毋射”而言。類似情形亦見于秦簡。周家臺秦簡《已齲方(二)》記云③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關沮秦漢墓竹簡》,130頁,中華書局2001年.:
已齲方:以叔(菽)七,稅(脫)去黑者。操兩瓦,之東西垣日出所燭,先貍(埋)一瓦垣止(址)下,復環(huán)(還),禹步三步,祝曰:“嘑(呼)!垣止(址),笱(茍)令某齲已,予若叔(菽)子。”而數之七,齲已,即以所操瓦而蓋□。
·其一曰:以米亦可。男子以米七,女子以米二七。
因而,“馬禖?!弊鳛槠}的可能性,并不能從篇題體例上予以排除。
·已齲方:見東陳垣,禹步三步,曰:“皋!敢告東陳垣君子,某病齲齒,笱(茍)令某齲已,請獻驪牛子母。”……(《已齲方(一)》)
·已齲方:見車,禹步三步,曰:“輔車車輔,某病齒齲,笱(茍)能[令某]齲已,令若毋見風雨?!薄ā兑妖x方(三)》)
·先農:以臘日,令女子市買牛胙、市酒。過街,即行(拜),言曰:“人皆祠泰父,我獨祠先農?!钡絿锵?,為一席,東鄉(xiāng)(向),三腏,以酒沃,祝曰:“某以壺露、牛胙,為先農除舍。先農笱(茍)令某禾多一邑[7],先農恒先泰父食?!钡矫鞒龇N,即□[邑最富]者,與皆(偕)出種。即已,禹步三出種所,曰:“臣非異也,農夫事也?!奔疵徽呙唬骸澳巢荒苣c(傷)其富,農夫使其徒來代之?!奔慈∧J以歸,到囷下,先侍豚,即言囷下曰:“某為農夫畜,農夫笱(茍)如□□,歲歸其禱。”即斬豚耳,與腏以幷涂囷廥下。恒以臘日塞禱如故。(《先農》)
此外,《瘧》篇亦有“若笱(茍)令某瘧已”之語⑤《關沮秦漢墓竹簡》,136頁.,其后殘壞,未知其詳。
綜觀這些實例,可知“茍”是祝辭中的關鍵詞,往往與“令”配合使用。表明如果所禱神祇滿足了祈愿,祝禱者就將履行承諾進獻祭品。與周家臺幾篇祝文有所不同的是,在《馬禖?!分?,“茍”表示的祈愿比較復雜,不是那么單一;與后文的幾個“令”字句,即“令其口嗜”、“令其鼻能糗(嗅)鄉(xiāng)(香)”、“令耳悤(聰)目明”、“令頭為身衡”之間,還有“驅其央(殃),去其不羊(祥)”等語(其實也屬于對馬禖的祈愿)。雖然如此,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并無二致。
明確了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竹書的斷讀。在近處,“主君笱(茍)屏馬”應作一句,主君即馬禖。屏,保護義。《漢書·王莽傳上》:“成王幼少,周公屏成王而居攝,以成周道?!鳖佔ⅲ骸捌粒q擁也?!?,似讀為“同”,協同義。又卷子本《玉篇·言部》:“詷,《蒼頡篇》:調也?!币来耍駮幸部赡苁钦{理、畜養(yǎng)義。在遠處,“笱(茍)”字引起的文句一直延展到“主君勉飲勉食”。即假如馬禖滿足了祈愿,就可以放量飲食。
“令其口耆(嗜)”的“口”,早先發(fā)表時無誤⑥《云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云夢睡虎地秦墓》,圖版143,文物出版社1981年.。后來正式刊布時,大概因為轉寫或排版的疏失,誤作“□”⑦《睡虎地秦墓竹簡》228頁.。讀者或未察,應訂正。
“(胠)為身張”的“□”,整理小組將第一字釋為“腳”,研究者無以為疑。其實此字從“劫”作,應釋為“胠”之異文?!都崱I(yè)韻》:“胠,腋下也?;驈慕??!薄稄V雅·釋親》:“胠,脅也?!备尼尯?,竹書對馬身體部位的敘述,從頭開始,到脊、胠(脅)、尾、腹、足,從前而后,自上而下,更有順序;同時也消除了腳、足同見的矛盾。“張”字整理小組缺釋。劉信芳先生指出:第四字依稀可辨為“長”字。今按:在紅外影像中,劉信芳先生的猜測可以坐實。不過,該字所在的竹簡左側已殘去。完整時應是“張”字。
(本文撰寫時,參考了劉樂賢先生所作的集釋,謹致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