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榮筱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中心醫(yī)院,山東沂水276400)
諾維本是1974年由法國學者首次合成的新一代長春生物堿類抗腫瘤藥物,對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療效突出。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是在使用中存在明顯的不良反應,特別是骨髓炎和靜脈炎。諾維本細胞毒性明顯,發(fā)皰性能強烈,局部組織炎癥反應嚴重。一方面由于細胞毒引起的過敏炎癥,另一方面由于其堿性制劑可使血管內(nèi)二氧化碳通透性增高,藥物滲透出血管而進入皮下間隙,導致局部濃度增高,破壞細胞內(nèi)外滲透平衡;同時局部PH值改變,導致靜脈痙攣,供血減少局部組織缺血,進而壞死形成水皰,潰瘍,壞死。據(jù)統(tǒng)計,由于其刺激性大,靜脈注射后87%的患者可發(fā)生靜脈反應。
1.1 臨床資料:本組40例,均為女性,年齡25~75歲,平均43歲。均為乳腺癌Ⅱb~Ⅳ期,其中Ⅱb~Ⅲa 26例,Ⅲb~Ⅳ期14例。采用二線化療方案(NE):諾維本40 mg加表阿霉素75 mg/m2。21 d為1療程,于每療程的第1天和第8天各用藥1次,間隔21 d后行第2療程化療,均給予6個療程。1.2 方法:化療前首先準備地塞米松稀釋液100 mL(0.9%生理鹽水1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選擇手背、足背及前臂彈性好、易固定的靜脈作靜脈穿刺,穿刺順利回血好,輸入上述溶液約50 mL,再次確認靜脈通暢,局部無腫脹后,快速(10~20 min)滴入諾維本藥液(諾維本40 mg加0.9%生理鹽水100 mL),再輸入剩下的50 mL地塞米松稀釋液沖洗靜脈通道,最后滴入表阿霉素和生理鹽水100 mL。
2.1 靜脈炎的判定標準
2.1.1 根據(jù)靜脈反應判斷標準分為5級:0級局部無疼痛;1級局部無疼痛但發(fā)紅;2級局部輕度疼痛、發(fā)紅;3級局部中度疼痛,輕度腫塊、灼熱;4級重度疼痛、中度或重度腫脹;5級頑固性疼痛、中度或重度腫脹
2.1.2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分為4型:紅腫,沿靜脈走行皮膚紅腫、疼痛、觸痛;硬結(jié)型,給藥靜脈局部疼痛、觸痛、靜脈變硬呈條索狀;壞死型,沿血管周圍有較大范圍腫脹,形成皮膚層淤斑;閉鎖型,靜脈不通逐步機化。
2.1.3 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規(guī)定:Ⅰ度,局部疼痛,紅腫和水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jié)。Ⅱ度,局部疼痛,紅腫和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jié)。Ⅲ度,局部疼痛,紅腫和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觸及硬結(jié)。
2.2 靜脈反應情況:發(fā)生靜脈炎11例,發(fā)生率27.5%,其中Ⅰ級7例,Ⅱ級2例,Ⅲ級1例,Ⅳ~Ⅴ級1例。無1例因諾維本所致外周靜脈反應而終止化療。
3.1 心理護理:本組首次應用諾維本化療的病人32例,對第一次應用該藥物化療的病人和家屬,詳細介紹藥物作用、不良反應尤其強調(diào)諾維本對局部皮膚組織的損害及應對措施,使病人對諾維本的不良反應有一定的了解和心理準備,主動參與“保護行動”中。
3.2 血管的保護
3.2.1 乳腺癌病人術后為了預防患側(cè)上肢水腫,禁忌在患側(cè)上肢進行靜脈穿刺,因此可供完成化療的外周靜脈血管相對減少,加之術后要完成6個療程諾維本化療,靜脈保護至關重要。化療護士保護血管的意識尤為重要。穿刺時應先從遠心端小血管到近心端的大血管,避開關節(jié)活動部位,有計劃地選擇粗、直、彈性好的血管,避免在同一血管反復穿刺化療;采用下肢靜脈穿刺者(雙側(cè)乳腺癌術后),抬高下肢20°~30°輸液,加快血液回流,縮短藥液在下肢靜脈滯留的時間;術后避免長時間使用留置針和自控鎮(zhèn)痛泵,盡量減少對血管的損傷和刺激。
3.2.2 在病人輸入諾維本時護士最好不離開病人,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補液不暢或藥液外滲等問題,盡可能降低對局部組織和血管的損害,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3.3 靜脈反應的預防及處理
3.3.1 在使用諾維本前后分別快速滴入0.9%生理鹽水50 mL加地塞米松5 mg,以降低血管壁和細胞膜的通透性,預防局部炎性滲出[1]。
3.3.2 密切觀察穿刺局部位情況,重視病人主訴,檢查無回血或病人訴局部刺痛、脹痛,應警惕藥液外漏。一旦疑有外漏,應立即停止輸入諾維本,用空針接頭皮針,回抽空針,在負壓狀態(tài)下?lián)茚?,以免針尖的諾維本漏入皮下。立即給予藥液間歇性冰敷,冰敷藥液配方:維生素B120.1 mg,50%葡萄糖液20 mL加50%硫酸鎂40 mL。充分混勻,現(xiàn)配現(xiàn)用。將8 cm×15 cm的紗墊(四層紗布)浸濕藥液,敷于滲漏處,紗墊上放置冰袋冰敷1 h,間歇1 h,交替連續(xù)24 h。本組病例中疑有滲漏者15例,均未造成穿刺處皮膚壞死。
3.3.3 根據(jù)靜脈反應程度進行針對性處理,0~Ⅱ級者可涂喜療妥軟膏,本組病例有40例;Ⅳ~Ⅴ級靜脈反應者2例,應用維生素B120.05 mg加慶大霉素8萬U涂擦患處。對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而影響正常生活者,可適當應用鎮(zhèn)靜安眠藥及多瑞吉局部外貼,可有效緩解疼痛。
NE是目前治療中晚期乳腺癌最有效的化療方案之一,但諾維本發(fā)皰性能強烈,局部皮膚組織反應很重。其機制主要是:①由細胞毒制劑引起的過敏性血管炎。②因其屬于堿性制劑,可使血管內(nèi)二氧化碳蓄積,血管內(nèi)壓增高,血管通透性增高,導致藥液滲漏至皮下直接刺激神經(jīng)末稍。同時,局部組織腫脹壓迫神經(jīng)末梢,可引起疼痛[2]。因而對應用諾維本化療的乳腺癌病人,預防及適時地處理外周靜脈反應,減輕疼痛,幫助病人順利完成化療就顯得更為重要。諾維本所致靜脈炎的預防。
4.1 血管評估:輸液前了解可能增加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原因,如靜脈硬化,脆性增加,一側(cè)肢體淋巴回流障礙等,應避免此類影響。
4.2 血管選擇:適宜選用近心端、管腔大、回流好的靜脈用藥,避開手背和關節(jié)附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靠近動脈和肌腱,易造成永遠損傷。其次避免下肢穿刺,由于下肢靜脈瓣最多,血液回流緩慢,輸液時,液體和藥物滯留于下肢靜脈時間比上肢靜脈時間長,所以易發(fā)生靜脈炎。
4.3 用具的選擇:在進行靜脈穿刺時,應避免使用頭皮鋼針。據(jù)統(tǒng)計頭皮針注射諾維本引發(fā)的靜脈炎發(fā)生率55%,而使用靜脈留置針,因其質(zhì)地柔軟,貼合血管壁,可避免患者活動時損傷血管[3]。
4.4 靜脈給藥預防:給予諾維本注射前先用生理鹽水推注,確定在血管內(nèi)方可推注[4]。有護士在旁情況下使用微量注射泵進行推注,有研究表明,在恒速恒壓下推注法能降低靜脈化療對血管組織破壞,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
4.5 局部冰敷:冰敷可使神經(jīng)末梢及細胞敏感性降低,減輕疼痛和對細胞組織的損害。藥物處理,透明質(zhì)酸酶可降低皮下組織透明質(zhì)酸,加快外滲藥物的吸收。
4.6 中心靜脈置管(picc)和外周靜脈置管術:研究表明,picc能有效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同時picc放置時間可長達6個月~1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5]。
總之,靜脈炎是在乳腺癌化療應用諾維本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關鍵在于早期的預防和治療,在應用各種方法及藥物時,應仔細觀察、考慮個體差異,使藥物對靜脈的損傷降至最低,真正減輕患者身心兩方面的痛苦。
[1] 鄭明新,高儲文.醫(yī)院感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86-87.
[2] 屈鳳蓮,李峻嶺,郝學志.去甲長春新堿加順鉑聯(lián)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0例[J].中國腫瘤臨床雜志,1999,26(10):765.
[3] 張玲莉.淺述腫瘤化療性靜脈炎的護理體會[J].中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雜志,2004,2(1):92.
[4] 湯釗猷.現(xiàn)代腫瘤學[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3:419-428.
[5] 劉艷華,辛萍,李芬.運用PDCA循環(huán)管理預防化療患者靜脈炎的發(fā)生[J].現(xiàn)代護理,2002,8(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