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瑜
“老齋公,你別走,給個泥泥狗,活到九十九?!鼻皫兹?,陪著遠方的朋友逛太昊陵,看到周圍民俗商店里陳列的泥泥狗,兒時的一句童謠瞬間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
孩童時代,隨大人逛太昊陵二月廟會,常常會看到泥泥狗藝人們或推車、或提籃,在太昊陵周邊沿街叫賣。也有些藝人手持一個花色模樣都好看的泥泥狗,吹出各種飛禽走獸的聲音來。趕會的善男信女們,都會買上幾兜子,回家的路上,見了小孩子,不管臉生臉熟,只要喊“老齋公,你別走,給個泥泥狗,活到九十九”,就會撒過去一把。小孩圖的是得個免費玩具,大人圖個吉利。
長大后才知道,泥泥狗是淮陽泥玩具的總稱,絕不單單指“狗”。它又稱“陵狗”,相傳它是為伏羲、女媧看守陵廟的“神狗”。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通過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淮陽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復竣詳細了解它。之所以命名泥泥狗,前一個“泥”是陰,后一個“泥”是陽。陰指的是水,陽指的是土。有了土,有了水,才成泥。水與土合而成泥,指的是交合,是一種陰陽的交合,所以《易經(jīng)·系辭下》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揭示了宇宙天道的根本規(guī)律。之所以稱“狗”,它的內(nèi)涵是狗八尺為龍。
泥泥狗的著色有嚴格規(guī)定,是黑、青、紅、白、黃、綠,千古傳承?!澳嗄喙贰钡脑煨凸艠?、渾厚、怪誕,色彩艷麗,題材十分廣泛,包羅鳥、獸、魚、蟲與人物,可謂無奇不有。品種約有數(shù)百種,多為奇禽異獸或人獸同體,諸如“人面猴”“人面獸”“猴頭燕”“九頭鳥”“人頭狗”“雙頭狗”“多頭怪”,等等。其中,“人面猴”的形象被視為“人祖猴”,其造型肅穆、神圣,絕無一般玩具中動物猴的頑皮神態(tài)。一個個泥泥狗充滿著虛幻超脫的神秘感,散發(fā)出濃烈的泥土氣味和野性的芬芳。
據(jù)老藝人講,泥泥狗都是人祖爺和人祖姑娘造的人和狗,有老模子,代代相傳,誰也不能改,改了就不是人祖爺造的人和狗了。人面猴也說明人和猴是一個宗族,人是從猿猴進化來的。《詩經(jīng)》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毙B就是燕子,泥泥狗中的飛燕、猴頭燕,都是部落圖騰,其他也有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鳩、蛙等,約為二百多種。
由于泥泥狗的文化內(nèi)涵豐富,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目前已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被世人稱作“真圖騰”“活化石”?,F(xiàn)在,泥泥狗不但成為了人們選購、饋贈和收藏的珍品,而且對研究有圖騰崇拜的原始社會,以及原始社會人類生存狀況、風情習俗都有很重要的學術價值。泥泥狗實實在在地成為了民間美術園地里攜帶有遠古生命基因的長青樹。隨著旅游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淮陽泥泥狗早已走出了淮陽,正在走向全國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