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當前中小學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如何在學校教育中切實、深入、全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當前學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學科的知識傳授有所不同,因為孩子們的心理相對比較復雜,不是太好地預測和解決,一般情況下不是太見效。當教師對他們進行正面引導的時候,還應該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切入,站在另一角度進行教育引導,解決他們心理在正面難以教育和解決的問題,幫助孩子們提升心理素質,健全人格,提高他們的抗挫性和適應環(huán)境的應變能力,使學生能夠健康發(fā)展。
小學教育心理健康研究方法隨著社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獨生子女越來越多,還有學習壓力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現(xiàn)在很多孩子心理都存在著一定的不健康現(xiàn)象,因此,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當前中小學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如何在學校教育中切實、深入、全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當前學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學科的知識傳授有所不同,因為孩子們的心理相對比較復雜,不是太好地預測和解決,一般情況下不是太見效。當教師對他們進行正面引導的時候,還應該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切入,站在另一角度進行教育引導,解決他們心理在正面難以教育和解決的問題,幫助孩子們提升心理素質,健全人格,提高他們的抗挫性和適應環(huán)境的應變能力,使學生能夠健康發(fā)展。下面,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心理健康工作簡單來談談這一方面的嘗試。
一、提升教者的自身素質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對學生進行好健康心理教育,那么就更需要自身的心理更加健康,更要懂得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當能夠掌握較多的關于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知識,并且能夠根據(jù)孩子們的心理發(fā)展變化進行教育,能夠處理學生日常表現(xiàn)出的心理行為問題和意外事件,做得了這些才能談得上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做好了,才能有可能使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得以實施。例如,有一個這樣的學生,他平時表現(xiàn)還是很好的,心理也很健康的,但是在一次偶爾地拿了同學的錢,后來通過思想的改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私下里找到了老師,承認自己的行為錯了,可是當時老師沒有使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從此以后這個學生就被戴上了小偷的壞名,他的爹媽也經(jīng)常責備他,同學們也恥笑他。長此以往,這個孩子就有了沉重的心理負擔,經(jīng)常出現(xiàn)了自暴自棄、沉默寡言、精神萎靡不振……更出現(xiàn)了一些幻覺和錯覺,總認為別人在私下里議論他偷摸別人的東西,最后導致無法上學。而另一個例子是犯錯誤的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諒解和寬容,老師用一種和藹可親的口吻進行了批評教育,和他講明了道理,并且把班級很重要的工作讓他來管理,結果這個學生努力工作和學習,終于成為了班級非常有名的進步學生,這就是老師的諒解和信任所帶來的自尊、自信的增強而得到促進。因此,教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一定要提高上來,只有這樣做才能是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條件。
二、轉變家長的觀念
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是因學校和家庭的因素導致不健康的,因此,做為家長的家庭主要教育者也有著非常重要的責任。很多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使學生所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過大。所以,作為家長要對孩子不能好高騖遠、“恨鐵不成鋼”,要削弱自己的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要求,更不要對孩子諷刺、謾罵、詛咒、挖苦等不正當?shù)慕逃椒?。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才承受壓力,不能求全責備,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意愿和承受的壓力來做,對孩子的學習不能逼得太緊,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父母和孩子一定要誠心交流。就會孩子孩子們心理所想的事情,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都和展現(xiàn)在家長的面前,當知道這些后,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問題就會對癥下藥,能夠做得正確的引導,孩子就不會走向歧路,少犯錯誤了。比如說,孩子們有了一些不良嗜好的時候,如上網(wǎng)成癮、抽煙等,父母首先要冷靜處理,不要氣昏了頭。要以體貼、諒解的語氣鼓勵孩子說出原因或心中感覺,巧妙地使用沉默與傾聽,領略孩子談話的要點或弦外之音。由于父母的態(tài)度誠懇及友善,孩子會毫無保留地宣泄內(nèi)心的情感,通過聆聽、對話的方式,父母逐漸引導孩子重新思考問題的核心,共同摸索一個解決的辦法,孩子知道父母尊重他、愿意接受他,了解他和幫助他,當然孩子也就會聽父母的話,改正不良毛病。家長要研究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要多多閱讀一些關于心理健康的書籍,豐富武裝自己的頭腦,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就會恰到好處,事半功倍了。
三、多方面進行教育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單獨的某一個所進行的教育,而是需要很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各個單位進行的。只有大家齊抓共管,才能起到最佳療效。首先,班主任的工作要放在重中之重,班主任應該成為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頭戲。一般說來,應該是每周就應該進行一次關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和討論會,每學期要組織學生家長進行一次座談會。其次,是通過開展團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像先烈們學習的活動,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他們的人生修養(yǎng)和品位,進行心理素質的陶冶,從“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發(fā)展”等幾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還要各科老師在教學中滲透,作為學生是以學習為生活的,他們無時無刻學習著文化知識,這樣就要所有的教師在知識講授的時候進行潛移默化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使學生在自覺不自覺的學習中得以教育。比如語文教師可以選名家名篇,把內(nèi)容介紹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語文學習的天地是何等廣闊,語文蘊含的知識是何等深邃,語文所呈現(xiàn)的形象又是何等奇妙,從而激起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使一篇篇文章成為愉悅身心的好教材。當然還有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只有大家齊抓共管才能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達到目的。
總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它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社會要積極探究這個重要課題,真正做到使孩子們在正確的道路上健康進行茁地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