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探析

      2014-04-03 12:13湯倩葛明貴
      現(xiàn)代情報 2014年2期
      關(guān)鍵詞:知識共享心理因素大學生

      湯倩++葛明貴

      〔摘 要〕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管理的興起帶動了知識共享的研究熱潮。大學生是高校知識共享的重要群體,研究其知識共享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簡要介紹了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現(xiàn)狀與特點,指出影響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的主要心理因素,并初步探討了促進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的心理策略。

      〔關(guān)鍵詞〕知識共享;心理因素;大學生

      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已成為一種至關(guān)重要的資源。知識共享作為知識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基礎(chǔ)與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知識管理的興起也帶動了知識共享的研究熱潮。目前學者主要從信息溝通、組織學習、市場價值等角度認識知識共享。從行為學角度來看,知識共享是指知識擁有者幫助他人(知識需求者)了解自身擁有的知識、經(jīng)驗及技能的內(nèi)涵及從中學習這項知識、經(jīng)驗及技能而產(chǎn)生的互動行為,即知識擁有者和知識需求者之間因知識共享而產(chǎn)生的一種互動行為[1]。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各行各業(yè)的精英,是知識擁有者群體中的主力軍。如何提高大學生學習、利用以及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知識能力,是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共同致力研究的領(lǐng)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而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有問題不討論、有經(jīng)驗不交流、有情感不溝通的封閉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與社會所呼吁和強調(diào)的創(chuàng)建學習、合作型社會意愿相違背。針對目前有些大學生不愿知識共享、不能知識共享、不會知識共享的現(xiàn)狀,本文基于心理學視角,分析影響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的主要心理因素并提出相應策略,以期對今后有關(guān)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研究有所啟示。

      1 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現(xiàn)狀與特點

      1.1 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現(xiàn)狀

      1.1.1 實踐領(lǐng)域內(nèi)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現(xiàn)狀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當前大學生逐漸意識到合作共享學習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共享活動中,特別是知識經(jīng)濟、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信息網(wǎng)絡(luò)的建立為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提供了必要條件,其知識共享的范圍、深度也在不斷加大、加深。但仍有部分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不會知識共享、不能知識共享、不愿知識共享的問題,分析原因如下:首先,知識共享行為并不能自動發(fā)生,知識在其擁有者和共享者之間的交流過程中,受到知識擁有者語言表達能力,知識共享者接受能力、思維理解能力等因素限制,有些大學生因自身傳播知識能力或接受能力等因素限制而不會知識共享。其次,由于知識特性(隱含性、公共性、高成本性等)、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平臺不夠健全以及知識共享激勵機制不完善、知識共享渠道受限制等障礙,使得大學生知識共享活動不能夠順利進行。最后,作為集知識生產(chǎn)、傳播、創(chuàng)新、應用于一體的高校,知識作為其核心資源之一,特別是對于科研類學校,大學生科研成果將直接影響其利益。其中部分大學生由于知識共享意識淡薄,存在個人主義,擔心與他人共享核心知識而使自身利益受威脅,具有排斥、嫉妒、保守等消極心理而不愿與他人知識共享。

      1.1.2 學術(shù)領(lǐng)域內(nèi)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研究現(xiàn)狀隨著國內(nèi)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zhuǎn)變,高校作為知識分子的集中地,已成為知識密集型的社會組織,知識管理作為各高校管理改革的新視角,是影響高校自身發(fā)展、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高校對于知識共享的研究意識也逐漸提升,大學生知識共享研究也成為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領(lǐng)域研究熱點。迄今為止有關(guān)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問題研究也取得了較多成果,例如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現(xiàn)狀研究[2-3]、高校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與障礙分析[4-5]、大學生科研團隊的創(chuàng)新與知識共享研究[6-7]、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自尊等因素與知識共享行為相關(guān)研究[8]等,但這些研究多是從管理者角度淺談高校大學生知識共享對策,或是簡單地對大學生知識共享現(xiàn)狀與影響因素分析研究,其研究深度與質(zhì)量都有待提升。

      2014年2月第34卷第2期現(xiàn)?代?情?報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Feb.,2014Vol.34 No.22014年2月第34卷第2期基于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探析Feb.,2014Vol.34 No.21.2 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特點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群體,亦是知識共享的重要群體。其知識共享行為表現(xiàn)出以下特點:

      1.2.1 顯性知識共享較隱性知識容易達成Michael Polanyi早在1958年從認知的角度將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種,前者是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shù)學公式加以表達的知識,即顯性知識;后者是指沒有被表達的知識,如我們在做某件事的行動中所掌握的知識,即隱性知識[9]。高校大學生所處環(huán)境網(wǎng)絡(luò)便捷、圖書資源豐富,顯性知識可以通過師生課堂交流、課外校園網(wǎng)絡(luò)平臺等形式,一般容易達成知識共享,而隱性知識本身就是高度個人化的知識,具有很強的情境依賴性,特別是大學生那些在學習中長期潛移默化領(lǐng)悟到的專業(yè)技能知識,一般難以用言語知識表達出來為大家所共享,其隱性知識共享較為困難。

      1.2.2 知識以個體知識形式向組織知識形式轉(zhuǎn)變知識作為知識共享的對象,根據(jù)不同的角度可劃分為不同的形式,從管理的角度可將知識分為個人知識和組織知識,其中,個人知識是組織知識的基礎(chǔ)與源泉。高校大學生一般以寢室為居住單位,以班級、學院劃分管理,校園社團、俱樂部等小團體作為其課外活動的主要形式。在大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知識首先在個體與個體或個體與組織之間傳播,通過與教師之間、同學之間、團隊之間、學院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實現(xiàn)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分散知識與整體知識之間的轉(zhuǎn)化與整合。

      1.2.3 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受校園文化影響較大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的發(fā)生除了受知識特性、自身能力的影響因素外,還主要受校園文化環(huán)境影響較大。知識共享的最大挑戰(zhàn)是價值觀和思想觀念的創(chuàng)新,只有創(chuàng)造一個信任、團結(jié)、寬容的校園文化氛圍,才是知識創(chuàng)新、共享和轉(zhuǎn)化的關(guān)鍵[10]。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是知識共享的催生劑,自由、平等、開放的文化環(huán)境能夠促使教師和大學生積極投身于知識共享的活動當中,有利于知識的交流與創(chuàng)新。endprint

      2 影響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的心理因素分析由于知識本身具有隱含性、高成本性等特性,其知識共享不會自動進行,大學生知識共享一般是發(fā)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群體中的行為,而人的行為必然會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心理因素通過影響主體的自主性、知識獲取、競爭與合作、問題解決等方面作用于知識管理[11]。知識在大學生群體之間交流、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有關(guān)影響大學生知識共享的心理因素研究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性 格心理學家克特·勒溫認為,行為是個人內(nèi)在心理因素和環(huán)境的函數(shù),即一個人的行為是由他的個性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性格是個性中的重要心理特征,是行為方式和現(xiàn)實態(tài)度的統(tǒng)一體。性格主要表現(xiàn)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tài)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所謂態(tài)度就是個體對社會、對自己和他人的一種心理傾向[12]。性格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德,受個體價值觀、人生觀的影響,比如有的人大公無私,有的人自私自利。大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影響其知識共享行為的發(fā)生。好的性格在知識共享的行為過程中能夠快速做出反應,例如,有的大學生具有很高的知識共享意愿,愿意與周圍的人共享知識,而有的同學由于性格的缺點,害怕別人超過自己,在知識共享過程中存在壟斷、競爭、自我封閉、偏見等心理障礙,會阻礙知識共享的過程。

      2.2 信 任由于知識本身的特殊性,顯性知識如同浮在水面上的“冰山的尖端”,是整個“知識冰山”的一小部分;而隱性知識則是隱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隱性知識存在于知識擁有者頭腦中,有些甚至根本無法意識到,只有當個體愿意共享他們的知識時,才有可能使知識在組織中交流并轉(zhuǎn)化。Davenport(1998)[13]指出,信任是知識共享中的重要因素,如果組織內(nèi)的人無法信任他人,則無論有多少技術(shù)的支持,結(jié)果都會失敗。目前,對于人際信任與知識共享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得到了較為深入的研究。高校大學生由于其所處環(huán)境的特殊性,信任對于其知識共享行為影響更明顯,例如在高校大學生各種科研團隊中,除了個別“知識利己主義者”,大多數(shù)團體成員個人的知識傳播主要依賴組織歸屬感和成員之間的高度信任[14]。大學生個體或組織之間的信任程度直接影響著其在個人或組織間的知識共享行為。

      2.3 動機與需要心理學上認為,個體行為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在許多因素的作用下,受到個體對某種客觀事物的需要引起的。而動機是由目標或?qū)ο笠龑?、激發(fā)和維持個體活動的一種內(nèi)在心理過程或內(nèi)部動力。動機對于行為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維持和調(diào)整的功能。各種動機理論認為,動機是構(gòu)成人類大部分行為的基礎(chǔ)。對知識的需求和動機能夠促使個體更加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參與實踐。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也是在需求——動機——行為的心理作用下具有選擇性和目的性的行為。不同背景、觀點的大學生之間能否進行高水平的知識共享關(guān)鍵在于擁有知識的大學生本人對知識的需求與動機,如個體的利益追求動機、自我實現(xiàn)動機、團隊情感動機、人際關(guān)系動機等都影響著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但不同的大學生因其價值觀、人生觀的不同,對于知識共享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學生由于為了保持在團體中的地位或威信,存在排斥異己、嫉妒、保守的心理,導致他們即使有知識共享的需要也不會表現(xiàn)出知識共享行為。

      2.4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 社會認知理論中的核心概念,是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對于參與知識共享的個體來說,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從事知識共享能力的一種判斷,它直接影響知識共享行為或通過激發(fā)和維持知識共享意圖甚至通過目標設(shè)置間接影響知識共享意圖來影響知識共享。自我效能感能夠直接影響大學生對知識共享行為的選擇、共享目標的設(shè)置以及對共享行為的努力程度、堅持性等。大學生在知識共享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其是否有信心克服,認為自己是否具有傳播、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能力等,這些都是自己對知識共享能力的評估。當大學生對自己知識共享行為充滿信心,自我效能感增加,促進知識共享行為;相反,當其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分享、傳播、創(chuàng)造知識時,知識共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從而阻礙知識共享行為。有學者認為知識共享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知識共享主體的自我效能[15]。社會心理學上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效能感與知識共享行為之間的關(guān)系,認為自我效能感與知識共享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16-17]。

      2.5 其 他個體的行為受其心理活動、外界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關(guān)影響大學生知識共享的心理因素研究除了上述3個主要方面之外,還有人際溝通與組織氛圍、自尊等因素。如蔡文娟等(2012)[8]探討了大學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識共享的關(guān)系,得出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受到世故性這種人格特質(zhì)的影響非常大,同時,世故性通過降低自我表露行為,進而降低知識共享行為。

      3 促進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的心理策略大學生作為重要的知識共享群體,其知識共享行為除了受外部環(huán)境(如知識共享平臺、激勵機制等)因素的影響外,還受其自身因素的影響。針對上述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的心理因素的探討,筆者主要針對大學生自身提幾點建議,以期對促進大學生知識共享行為有所益處。

      3.1 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人格是構(gòu)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心理品質(zhì)。人格健全者能正確地對待事物,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于自我和他人能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并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18]。性格作為最核心的人格差異,是在后天社會環(huán)境中逐漸形成的,且具有好壞之分,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能夠有助于個體學習和生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其知識共享行為的進行。學校是人格社會化的主要場所,高校大學生在培養(yǎng)健全人格過程中,需要樹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正確的評價他人與自我、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激烈的競爭,能夠以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去迎接挑戰(zhàn),學會在與他人合作學習、知識共享過程中提升自我。

      3.2 營造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氛圍人際關(guān)系是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關(guān)系,心理上的距離。人際關(guān)系反映了個人或團體尋求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人際關(guān)系的變化與發(fā)展決定于雙方社會需要滿足的程度。由于高校環(huán)境的特殊性,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主要是教師與同學。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氛圍能夠使個人在團體中更加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從而更加信任團體與組織,信任是知識共享的必要條件,有利于知識的交流與共享。相反,如果雙方其中一方對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真誠或發(fā)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為,就會引起另一方的不安,雙方友好關(guān)系中止,取而代之是疏遠關(guān)系或者敵對的關(guān)系,不利于大學生個體之間或組織間的知識共享交流。知識共享本身作為一種人際交往中的社會交換活動,是知識共享主體之間的互動交流。當人們的關(guān)系處于高度信任的情境中,人們一般更愿意參與社會交換[19]。endprint

      3.3 優(yōu)化知識共享動機根據(jù)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動機的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呈倒U曲線。同理,并不是大學生動機水平越高,其知識共享行為越容易發(fā)生。如果大學生知識共享動機過高,因為過于焦慮、緊張等情緒而影響知識共享行為;知識共享動機過低,反而會因此不愿意參與知識共享。另外動機可以劃分為內(nèi)部動機與外部動機。內(nèi)部動機指個體自身內(nèi)部需要而引起的,如有些大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共享活動是希望與他人交流,獲得新的靈感與啟發(fā)從而提升自己能力水平。外部動機是由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如為了獲得學校獎學金、達到家長、教師的期望等才做出知識共享行為。為了更好地獲取知識,進行知識管理,大學生應該變被動的外部知識共享動機為主動的內(nèi)部知識共享動機,積極參與知識共享活動,拓展學習思路與研究視野。

      3.4 提高自我效能感Bandura認為自我效能感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對自己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順利完成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決定個體進行某種活動的動機水平,國內(nèi)外眾多研究[16-17]表明自我效能感與知識共享行為之間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提高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能夠增強大學生自我能力的肯定,進而能夠增強其參與知識共享活動的積極性。自我效能感是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改變。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受個體自己成功和失敗的經(jīng)驗、替代性經(jīng)驗、言語說服、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20]。大學生可以通過增強自我信心,保持積極的情緒,制定合理的成功目標,正確的自我歸因,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等途徑來提高自我效能感,例如積極的情緒能夠增強自我效能感,而消極情緒會減弱自我效能感,進而促進其知識共享行為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張爽,喬坤,汪克夷.知識共享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31(4):502-506.

      [2]鄧方云,談甄.大學生知識共享的現(xiàn)狀及問題研究[J].皖西學院學報,2011,27(2):152-154.

      [3]楊靖.高校知識共享現(xiàn)狀探析——以河北聯(lián)合大學口腔學院為例[J].河北科技圖苑,2012,25(1):59-60.

      [4]諸葛劍平,史清華.高校知識共享的動因,障礙及對策[J].上海管理科學,2007,29(3):63-68.

      [5]劉娟,陶學禹.高校內(nèi)部知識共享的障礙及對策[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2):88-91.

      [6]徐高明.知識共享與創(chuàng)新:高校知識管理的核心[J].江西社會科學,2002,(5):186-188.

      [7]李志宏,賴文娣,白雪.高??蒲袌F隊創(chuàng)新氣氛對隱性知識共享意愿影響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1,54(2):99-102.

      [8]蔡文娟,耿耀國,陳風春,等.大學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識共享的關(guān)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7):1098-1100.

      [9]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10]劉曄.校園文化對高校知識管理的影響[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8(5):247-249.

      [11]葛明貴,胡長粵.基于心理學視角的知識管理[J].現(xiàn)代情報,2010,30(10).7-9.

      [12]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41.

      [13]DAVENPORT PRUSAK.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 Manage What They Know[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26.

      [14]王麗麗,張亞晶.高??蒲袌F隊知識共享障礙實證研究[J].科技與經(jīng)濟,2008,21(5):21-23.

      [15]劉斌,李永建.基于認知心理學和管理學視角的組織隱性知識共享障礙研究[J].管理學家:學術(shù)版,2009 (4):48-56.

      [16]Hsu M H,Ju T L,Yen C H,et al.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communiti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self-efficacy,and outcome expect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7,65(2):153-169.

      [17]尚永輝,艾時鐘,王鳳艷.基于社會認知理論的虛擬社區(qū)成員知識共享行為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9(7):127-132.

      [18]于鴻雁,葛明貴.基于心理學視角的青少年知識獲取[J].現(xiàn)代情報,2009,29(7):203-206.

      [19]孫紅萍,劉向陽.個體知識共享意向的社會資本透視[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shù)管理,2007,28(1):111-115.

      [20]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21.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endprint

      猜你喜歡
      知識共享心理因素大學生
      心理因素,如何影響男性勃起功能
      鋼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與心理調(diào)控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心理因素,如何影響男性勃起功能
      大學生之歌
      信息自由與版權(quán)法的變革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軍事謀略與心理因素
      曲阜市| 海安县| 岐山县| 芦山县| 阿尔山市| 鄯善县| 定日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文山县| 开鲁县| 阳泉市| 塘沽区| 安多县| 武邑县| 于田县| 长垣县| 沂南县| 泸水县| 仁怀市| 卓尼县| 长乐市| 陕西省| 白河县| 丰都县| 固阳县| 沧源| 大方县| 衢州市| 青浦区| 卢龙县| 曲水县| 含山县| 彭泽县| 抚远县| 土默特左旗| 泸定县| 九江市| 滦平县| 工布江达县| 澄城县| 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