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陛下”一詞是臣子對君主的稱呼,自秦以后只用來稱呼皇帝一人。而其實,“陛下”中的“陛”指的是由臺榭下方通向臺頂?shù)呐_階?!氨荨庇袝r是土筑,有時是木構(gòu),有時還有花哨的形式,如“飛陛”。又因為古代只有王或諸侯有資格建造臺榭作為自己的居所,久而久之,“陛”就特指君主宮殿的臺階。
那么,為什么“陛下”一詞會由一個建筑名詞,變成了一種尊稱呢?因為在古代,這條通往君主的臺階是有專門的侍衛(wèi)把守的,只有經(jīng)過站于陛下守衛(wèi)的士兵允許,才可登階升殿,見到君主,“皇帝陛下”即是通過陛下的衛(wèi)士向皇帝轉(zhuǎn)達的意思,表示卑者向尊者進言。如蔡邕《獨斷》(卷上):“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焙髞?,“陛下”就成為對帝王的敬辭?!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nèi)為郡縣,法令由一統(tǒng)。自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币簿褪钦f,到了西漢,以“陛下”代指皇帝已經(jīng)被普遍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