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王獻唐與滕縣安上遺址考古發(fā)掘

      2014-04-05 15:13:05陳雪香
      關鍵詞:史語所山東大學研究會

      陳雪香 方 輝

      王獻唐與滕縣安上遺址考古發(fā)掘

      陳雪香 方 輝

      1930年,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與山東省政府合組“山東古跡研究會”。研究會成立之初,即與國立青島(山東)大學達成合作培養(yǎng)考古人才的協(xié)議。期間,由于國立青島(山東)大學為研究會在濟南提供房舍之事屢遭挫折,雙方合作不甚順利,后經(jīng)山東省圖書館館長王獻唐先生多方協(xié)調(diào),方得解決。至1933年,國立山東大學師生赴滕縣安上遺址和曹王墓參加史語所和研究會組織的田野考古發(fā)掘,這是山東大學的第一次田野考古實習。彼時史語所對此并不歡迎,全賴王獻唐先生積極斡旋促成,終成一段佳話。這體現(xiàn)出王獻唐先生對培養(yǎng)考古學專門人才必要性的清楚認識,也是近代高等教育中考古學專門教育的重要事件。

      王獻唐; 安上遺址; 國立山東大學; 董作賓

      滕縣安上遺址的發(fā)掘,緣于1933年4月農(nóng)民陳士富兄弟在安上村掘出的14件周代銅器。時任山東省立圖書館館長的王獻唐先生聞訊趕到滕縣,考證這批器物為邾國舊制,甚為珍貴。期間,王獻唐還考查了安上村東去十里的曹王墓,發(fā)現(xiàn)大量漢代石室和畫像石*《圖書文化消息·滕縣發(fā)現(xiàn)古物潮》,《浙江省立圖書館館刊》1933年第2期。。同年10月,山東古跡研究會決定對安上遺址和曹王墓進行發(fā)掘。省方負責人為王獻唐,后因公事不能脫身,由省立圖書館編藏部主任牟祥農(nóng)代為參加。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負責人為董作賓。

      此次發(fā)掘的組織單位為山東古跡研究會。關于山東古跡研究會的成立過程,已有專文研究*樊慶臣:《城子崖考古發(fā)掘與山東古跡研究會之成立》,《齊魯學刊》2010年第6期。。其成立起因,乃是中研院史語所考古組1930年在殷墟的發(fā)掘暫時受阻,計劃在山東開展田野工作。彼時,傅斯年提出“向山東去考古”*傅斯年:《城子崖·序》,見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三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8頁。的想法得到王獻唐的積極支持*王獻唐:《復傅斯年書》,《山東圖書館季刊》1982年第1期。。1930年11月4日,中央研究院

      史語所與山東省政府合組“山東古跡研究會”,以方便與山東地方政府的溝通協(xié)調(diào)。研究會聘王獻唐(省立圖書館館長)、楊振聲(國立青島大學校長)、劉次蕭(教育廳秘書)和張敦訥(高級中學校長)為省方委員;聘傅斯年(史語所所長)、李濟(史語所考古組組長)、董作賓和郭寶鈞(史語所研究員)等四人為所方委員*鄒宗良、時連泉主編:《山東歷史上的今天》,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420頁。。該會由中研院史語所主導,與山東省政府合作,屬于相對獨立的專門學術機構。

      在王獻唐等人的努力下,山東古跡研究會成立之初,即與國立青島大學簽訂了合作辦法,達成培養(yǎng)青年人才的協(xié)議。1930年11月5日,研究會通過了《國立中央研究院、山東省政府合組山東古跡研究會與國立青島大學合作辦法》,規(guī)定山東古跡研究會將指導青大學生參加考古發(fā)掘和研究,且研究會可商借部分古物在青大校舍中陳列,方便教學之用*樊慶臣:《城子崖考古發(fā)掘與山東古跡研究會之成立》,《齊魯學刊》2010年第6期。。

      按照山東古跡研究會與國立青島(山東)大學達成的協(xié)議,山東大學學生可以申請參加研究會組織的田野發(fā)掘和研究。盡管山東古跡研究會曾于1930年、1931年在章丘城子崖遺址進行發(fā)掘,但國立青島大學的第一屆本科生彼時還處于一年級和二年級,著重于修習專業(yè)基礎知識。所以,當1933年10月山東古跡研究會確定發(fā)掘滕縣安上村和曹王墓遺址后,山東大學很快提出了由國文系三年級學生參加發(fā)掘?qū)嵙暤囊蟆?/p>

      董作賓、牟祥農(nóng)和王獻唐之間的通信資料顯示,國立青島(山東)大學參加發(fā)掘的要求曾通過王獻唐轉(zhuǎn)達。然而,在牟祥農(nóng)1933年10月23日致王獻唐的一封書信中可以看出,董作賓和牟祥農(nóng)對國立青島(山東)大學學生參與發(fā)掘一事并不歡迎。

      青大參加一事,與彥公數(shù)度商酌,頗覺困難。因窮鄉(xiāng)僻壤,食住兩艱。弟與彥公十余人,蜷居一室,僅容一鋪,作函看書,各就其榻。欲再得屋,頗如蜀道。以弟觀之,勸其不來為是,吾兄以為何如?*安可荇、王書林整理,杜澤遜編校整理:《王獻唐師友書札》,青島:青島出版社,2009年,第293頁。

      據(jù)牟祥農(nóng)所述,考古工地條件十分簡陋。發(fā)掘之前,還遭遇地方上的阻撓。多年后,王獻唐與山東大學歷史系學生張知寒聊天時,也曾提及當時的情形。 “王先生還順便講了一些我的家世:‘我三十年代初到滕縣(今滕州)發(fā)掘安上與曹王墓等遺址時,同往的有李濟之、梁思永、董作賓等人,在滕縣遇到許多不便,幸得知寒同志家的老人們協(xié)助,才得以勝利完成。李、梁、董等對知寒家里老人們的仗義行動,無不由衷敬佩?!?”*張知寒:《從古文化史和民俗學談扁鵲(秦越人)名籍問題·附言》,見山東大學考古系編:《劉敦愿先生紀念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317頁。

      牟祥農(nóng)主要以住宿不便為由推辭,但在前一天(10月22日)董、牟二人同發(fā)給王獻唐的書信中,董作賓卻說“昨弟同祥農(nóng)諸友先赴安上村、曹王墓一帶勘查,鄉(xiāng)區(qū)長招待甚殷,辦公住處均已借妥”*安可荇、王書林整理,杜澤遜編校整理:《王獻唐師友書札》,第1187頁。。另外,安上村與曹王墓同時發(fā)掘,確實需要較多人手?!峨h安上村發(fā)掘紀要》記載:“魯南發(fā)掘,原分曹王墓及安上遺址兩處,工程浩大,需人甚急,而按諸協(xié)定,本校又有供給人力之義務,故遂于十一月初,派予等國文系同學七人,技術員一人,由劉仲熙教授率導前往?!?許星園、馬維新:《滕縣安上遺址發(fā)掘紀要》,《勵學》1933年第1期。此前,董作賓在致函王獻唐、劉次蕭等人的函中也說:“惟曹王墓規(guī)模較大,甚費人力,安上遺址或較易做”*安可荇、王書林整理,杜澤遜編校整理:《王獻唐師友書札》,第1188頁。。

      推測董作賓等人不歡迎山大師生參加發(fā)掘工作的原因,當與史語所和山東大學在山東古跡研究會的合作不順利有關,尤其是山東大學在濟南供給史語所房屋之事屢遭挫折,最終由王獻唐先生多方斡旋方得解決。

      因此,山東古跡研究會房舍之事,實際主要由王獻唐代為多方協(xié)調(diào)。最終,山東古跡研究會于1936年12月搬入山東省立圖書館“奎虛書藏”樓,才得以安定下來。正如傅斯年致函王獻唐所言,“古跡會之住址,承兄大力,極感!此會如前途發(fā)達,皆兄之力也”*張書學、李勇慧:《新發(fā)現(xiàn)的傅斯年書札輯錄》,《近代史資料》總91號,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152頁。。可見山東古跡研究會開展工作期間,國立青島(山東)大學為其提供房舍之事屢遭挫折。因此,傅斯年、董作賓等人在拜托王獻唐代為籌謀會址的同時,對國立青島(山東)大學亦有微詞*安可荇、王書林整理,杜澤遜編校整理:《王獻唐師友書札》,第1312-1313頁。,這也為日后國立山東大學師生參加安上村遺址發(fā)掘稍費周折埋下了伏筆。不過,王獻唐對董、牟二人的推托不以為意,仍舊積極協(xié)調(diào),并盡力促成了山大師生的滕縣之行。

      1933年11月9日,國立山東大學師生赴滕縣參加發(fā)掘,由劉咸教授帶隊從青島趕赴濟南,次日即赴滕縣。王獻唐《太平十全之室日記》記載:“青島大學教授劉君帶學生八人赴滕參加發(fā)掘工作,來館接洽,并參觀古物。為作介函二,一致彥堂,一致縣長崔公甫各處?!?王獻唐:《太平十全之室日記》(1933年11月9日),轉(zhuǎn)引自李勇慧:《一代傳人王獻唐》,第326-327頁。《滕縣安上村發(fā)掘紀要》記曰:“九日晨七時抵濟……是日即由仲熙教授率赴教廳接洽……事竟,參觀省立圖書館,館長王獻唐君,亦為代表山東省府參加魯南考古工作之一人……(十日)下午四時抵滕縣,與歡迎者偕往宴春樓,夜止宿焉?!?十一日)下午四時到達安上村,董氏事先已得本校函告,當將居處飲食,畢為備妥,故雖驟入僻村,而未稍感不便?!?許星園、馬維新:《滕縣安上遺址發(fā)掘紀要》,《勵學》1933年第1期。

      少不更事的青年學生并不知道,王獻唐先生在此間所做的協(xié)調(diào)才是他們得以成行并受到董作賓等各方款待的真正原因。帶隊教師劉咸教授對此了然于胸,在滕縣發(fā)掘結束之后,他專門致函王獻唐表示感謝,說:

      獻唐先生大鑒:此次同仁參加考古工作,承先生加以指導諸多便利,過濟更蒙盛宴,至深感謝,敝校當局對于此次竭誠合作,甚表欽遲?!軇⑾填D首。十二月九日。*安可荇、王書林整理,杜澤遜編校整理:《王獻唐師友書札》,第1344頁。

      滕縣考古發(fā)掘于1933年10月24日正式開工*牟祥農(nóng):《滕縣考古小記》,《華北日報·圖書周刊》第8期,1934年12月24日;《滕縣考古小記(續(xù))》,《華北日報·圖書周刊》第9期,1934年12月31日。。國立山東大學師生一行于11月11日抵達安上村。帶隊教師劉咸教授早在入職山東大學以前,即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相交*劉咸,字仲(重)熙,江西都昌人。1932年,于英國牛津大學畢業(yè);同年8月,入職山東大學生物學系,時年31歲,兼任系主任。劉咸教授是著名的人類學家。1931年,留學英國的劉咸作為中國代表出席了在葡萄牙召開的國際人類學會,并得到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的支持,教育部曾專門發(fā)函要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社會科學研究所將有關人類學出版物轉(zhuǎn)交給劉咸。。協(xié)助帶隊的還有生物系繪圖兼繕寫助理員廖雪琴,另有7名國文系學生參與實習。

      國立山東大學師生到達滕縣之后,即被分為兩組,分別參加了安上遺址和曹王墓的發(fā)掘。第一組為劉咸、廖雪琴、許星園(垣)*許星園于1934年畢業(yè)后到北平工作,曾擔任內(nèi)政部頤和園管理事務所所長。在參與安上村發(fā)掘的7位國文系學生當中,他是惟一曾從事過與考古文物相關工作的同學。參見山東省檔案館檔案(J110-01-1378-004⑦);谷媛:《頤和園變遷札記》,《中關村》2012年第7期。、馬維新*馬維新于1934年畢業(yè)后,服務于河南葉縣三十一集團軍總部,任秘書職。入陜后又參加財政部陜西區(qū)直接稅局,曾任商縣直接稅分局秘書。參見山東省檔案館檔案(J110-01-1368-002⑥)。、劉位均(子衡)*劉位均于1935年畢業(yè)后從事抗日講學,促進國共和談,是著名的民主人士。事跡參見(滕縣)縣志辦公室:《劉子衡編年》,《滕縣史志資料》1984年第1期。,一行5人與中央研究院的董作賓、王湘、祁延霈和臨時書記李芳蘭,共同發(fā)掘了安上遺址,至11月30日工地結束。第二組是魏景泰、耿錫典、薛傳泗、劉裕坤,一行4人與中央研究院潘愨、臨時人員劉雪蓬和山東省立圖書館牟祥農(nóng),共同發(fā)掘了位于趙莊的曹王墓,至12月2日工地結束。此外,11月21日至28日,廖雪琴、馬維新還參加了王湘主持的王墳峪調(diào)查與試掘工作*《歷史語言研究所二十二年度總報告》,見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六卷,第419-447頁。。

      安上村和曹王墓的發(fā)掘,頗受史語所的重視。期間,李濟前來視察,并有一張騎驢旅行的照片留存*李光謨:《從清華園到史語所——李濟治學生涯瑣記》,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19-220頁。。石璋如在評價安上村和曹王墓的發(fā)掘時,也感慨由于山大師生的參加,“雙方人員達十六人之多,可與安陽殷墟第四次發(fā)掘相媲美,同為考古發(fā)掘史上的盛事”*石璋如:《董作賓先生與滕縣考古發(fā)掘》,《中原文獻》(臺北)第21卷第1期,1989年。。這是滕縣歷史上的第一次科學考古發(fā)掘。

      滕縣安上村和曹王墓等遺址的田野考古工作,在1933年12月5日結束,遺物20箱裝車順利運送到濟南。在濟南整理出土物期間,國立山東大學曾向山東古跡研究會撥借四面亭及丁公祠兩處房舍*山東省檔案館檔案(J110-01-461,J110-01-527)。。至于學生是否短期參加過出土資料的整理,無從得知。遺憾的是,滕縣工作結束之后,董作賓因忙于殷墟發(fā)掘,一直沒有完成安上遺址和曹王墓的發(fā)掘報告編寫。1934年,董作賓致函王獻唐:“弟理漢畫像問題猶未結束,滕報告稿已攜來此間,待兄與諸同人稿齊,即著手編纂耳。”*安可荇、王書林整理,杜澤遜編校整理:《王獻唐師友書札》,第1193-1196頁。1935年2月16日,董作賓再次致函王獻唐:“滕縣報告,不能再延,擬于最近,(三月間)弟到濟與兄及祥農(nóng)面商,并將記載圖表匯齊編纂?!?安可荇、王書林整理,杜澤遜編校整理:《王獻唐師友書札》,第1189-1192頁。但隨著抗戰(zhàn)爆發(fā),董作賓不得不將整理的發(fā)掘報告和發(fā)掘時的記錄材料運往長沙,后又轉(zhuǎn)到香港,與史語所的多箱出版品都存放在商務印書館的九龍倉庫里。1940年,香港淪陷后,九龍倉庫里的藏品付之一炬,滕縣發(fā)掘報告和記錄材料也一并化為烏有*董作賓:《山東滕縣曹王墓?jié)h畫像殘石》,《大陸雜志》(臺北)第21卷第12期,1960年。。

      關于此次滕縣安上村和曹王墓考古發(fā)掘的主要收獲,報道最詳細的存世文獻,當屬國立山東大學參與發(fā)掘的許星園、馬維新同學發(fā)表的《滕縣安上遺址發(fā)掘紀要》一文(下文簡稱《紀要》)。該文近1.5萬字,圖文并茂,詳述了安上遺址的發(fā)掘經(jīng)過、遺址年代、主要遺跡和遺物。檢視《紀要》可以發(fā)現(xiàn),這次發(fā)掘,遺跡類型豐富,有居址、墓葬、灰坑、水井等;遺物包括陶、石、銅、骨、角、蚌器等。其年代,《紀要》籠統(tǒng)劃分為新石器時代和銅器時代,并明確至春秋小邾國后乃止。如《紀要》記述出土陶器的情況說:“大約仰韶期安陽期陶器,此處均有,而春秋時物,占其大半?!逼湫率鲿r代遺存,石璋如記錄屬龍山晚期*石璋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年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35)》,1952年,第16頁。;董作賓介紹,該遺址出土有“近似城子崖出品之黑光陶片,惟形制較粗,而紋飾簡略,為特異之點”*衛(wèi)聚賢:《中國考古學史》“附錄一”,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第173頁。。許馬二君認為,此為安上遺址先民“也已得見黑陶,利其堅美,自行仿造,制法尚未到家,故出品甚顯遜色”。銅器時代遺存,以繩紋陶器最為常見,作者重點對陶鬲制法的演變、與銅器的關系作了考證。此外,殷商時期的占卜龜甲、周代的貴族墓葬也頗受作者關注?!都o要》頗多議論,且囿于經(jīng)驗學識,作者對出土遺跡遺物的判斷論述不乏訛誤,但其基本內(nèi)容涵蓋了發(fā)掘的主要收獲。正如董作賓在給王獻唐的信中所言,“山東大學學生馬許二君發(fā)表之安上遺址報告,應有盡有,其精細可喜,雖間有訛誤,不足病也?!笨箲?zhàn)期間,安上村的發(fā)掘資料歷經(jīng)劫難后不存,《紀要》便成為記錄此次發(fā)掘收獲最重要的文獻。

      對《紀要》的發(fā)表,董作賓頗有怨言,一則文中對于史語所的組織者地位沒有給予充分體現(xiàn),“獨惜立論態(tài)度,幾于反客為主,置本會工作于無何有之鄉(xiāng)”;二則“發(fā)表未經(jīng)本會同意, 亦背信約而已”*安可荇、王書林整理,杜澤遜編校整理:《王獻唐師友書札》,第1197頁。。對于董的抱怨,我們沒有查找到王獻唐的任何書面回應。想必王獻唐先生一如既往淡化雙方的矛盾,著力于推進史語所與國立山東大學的合作大局。

      時移世易,安上遺址的考古發(fā)掘已過去80余年。王獻唐、董作賓、劉咸等親歷其事的老一輩學者都已作古,但他們所做的工作仍然值得后人銘記。由于日軍入侵,安上遺址的記錄資料毀于戰(zhàn)火。對此,董作賓感嘆說:“滕縣發(fā)掘工作,是一幕考古學上之悲慘的史實”,“滕縣的發(fā)掘報告,怕是永遠寫不出來了。這是我個人的責任,非常慚愧的”*董作賓:《山東滕縣曹王墓?jié)h畫像殘石》,《大陸雜志》(臺北)第21卷第12期,1960年。。但此次考古發(fā)掘由科研機構與大學合作進行,將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相結合,開啟了考古工作的新模式。考古工作由國文系和生物學系師生共同參與,也體現(xiàn)了考古學在傳入我國之初便已注重多學科融合的特色。

      大力促成此次合作發(fā)掘的王獻唐先生,與山東大學淵源深厚,為本??脊艑W科的發(fā)端和發(fā)展貢獻良多。1935年,王獻唐先生曾兼任私立齊魯大學(山東大學前身)中國文學系教授*李勇慧:《一代傳人王獻唐》,圖版24。;1938年1月,受聘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勇慧:《王獻唐先生年譜》,《山東圖書館季刊》1994年第2期。。新中國成立后,王獻唐先生與山東大學考古學師生關系仍極為密切*張知寒:《從古文化史和民俗學談扁鵲(秦越人)名籍問題·附言》,見山東大學考古系編:《劉敦愿先生紀念文集》,第317頁。,山東大學考古系與美國學者合作發(fā)掘的日照兩城鎮(zhèn)遺址也是王獻唐先生最早發(fā)現(xiàn)和推動考古調(diào)查的*方輝:《從新發(fā)現(xiàn)的幾封書信說及兩城鎮(zhèn)等遺址的發(fā)現(xiàn)緣起》,見欒豐實主編:《兩城鎮(zhèn)遺址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58-368頁。。一代國學大師王獻唐先生,不遺余力,推動山東古跡研究會與國立青島(山東)大學合作協(xié)議的簽署并積極斡旋,促成山大師生成功參與了滕縣安上遺址和曹王墓的考古發(fā)掘,終成一段佳話。這是山東大學考古學科發(fā)端的標志之一,也是近代高等教育中考古學專門教育的重要事件。

      [責任編輯:以 沫]

      Wang Xiantang and the Excavation of Anshang Site, Tengxian, Shandong, China

      CHEN Xue-xiang FANG Hui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P.R.China)

      In 1930, Shandong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Ancient Sites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c Sinica and Shan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e 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National Qingdao (Shandong) University had an agreement on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However, the agreement was not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until Prof. Wang Xiantang, the director of Shandong Library, help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ousing in Jinan for the research association. In November 1933, seven students and a teaching assistant from the National Shandong University, led by Prof. Xian Liu, attended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of the Anshang site and the Caowang burials in Teng county of Shandong, which was organized by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nd the research association. This was the first archaeological field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The reason for Shandong University being involved in this cooperated excavation again lied in the support of Prof. Wang Xiantang. The excavation of Anshang site was a reflection of the effort for the academic personnel training in archaeology by Prof. Wang and the National Shandong University. It therefore became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modern education history of Archaeology.

      Wang Xiantang; Anshang site; National Shandong University; Dong Zuobin

      2014-04-15

      國家外專局、教育部111環(huán)境與社會考古學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項目子課題“民國時期的考古教育與研究”(111-2-9);山東大學自主創(chuàng)新基金青年團隊項目“海岱地區(qū)6000-3500BP的經(jīng)濟與社會”(IFYT1209)。

      陳雪香,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濟南250100);方輝,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濟南250100)。

      猜你喜歡
      史語所山東大學研究會
      山東省交通運輸研究會正式成立
      傅斯年與皮影戲
      文史雜志(2022年2期)2022-03-09 21:34:34
      波蘭睡眠研究會
      開創(chuàng)學術的自主空間:蔡元培與史語所
      關東學刊(2019年5期)2019-12-02 07:20:12
      《史語所購藏甲骨集》釋文校對和著錄片校重
      殷都學刊(2019年2期)2019-09-19 00:48:06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qū)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4
      第九屆亞洲睡眠研究會大會
      史語所李莊時期事跡史料之一
      冰島睡眠研究會
      Paresse constructive
      法語學習(2016年3期)2016-04-16 21:45:33
      黑水县| 陇川县| 泾阳县| 肇庆市| 河源市| 贵溪市| 云霄县| 宁武县| 株洲县| 金门县| 彩票| 永顺县| 山阴县| 璧山县| 呼伦贝尔市| 彰化县| 新安县| 西贡区| 四平市| 泗水县| 普定县| 新巴尔虎左旗| 府谷县| 乌拉特中旗| 江孜县| 额济纳旗| 丽江市| 固安县| 茶陵县| 辉南县| 浏阳市| 新龙县| 西和县| 靖远县| 新民市| 讷河市| 如皋市| 双城市| 右玉县| 栖霞市|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