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宇 楊 燕 (山東省臨沂市農業(yè)科學院 276012)
呂慎金 (臨沂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 山東 臨沂)
蜱蟲是常見的吸血外寄生蟲,可引起宿主貧血、消瘦、體溫升高,影響羊的生長發(fā)育,對養(yǎng)殖業(yè)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從蜱蟲的特性、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進行論述。
沂蒙黑山羊是山東省地方優(yōu)良品種,是在沂蒙山區(qū)自然條件下形成的一個集肉、絨、毛、皮多用型的地方品種。該品種具有體格大、耐粗飼、適應性強、生產性能高、遺傳性能穩(wěn)定、繁殖力強、羊絨質量高等特點,適宜山區(qū)放牧。臨沂市作為畜牧業(yè)養(yǎng)殖大市,具有良好的沂蒙黑山羊養(yǎng)殖基礎和悠久的養(yǎng)殖歷史。而由于沂蒙黑山羊多采取放牧的養(yǎng)殖模式,使羊極易感染蜱蟲病,輕者生長緩慢、消瘦、不安、厭食,嚴重者出現(xiàn)癱瘓、神經癥狀,甚至導致死亡,這給沂蒙黑山羊養(yǎng)殖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進而威脅沂蒙黑山羊的持續(xù)發(fā)展。
蜱蟲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蛛形綱、寄螨目、蜱亞目、蜱總科,蜱蟲的發(fā)育需要經過卵、幼蟲、若蟲及成蟲4個階段。全世界已發(fā)現(xiàn)800余種,其中硬蜱科700多種,軟蜱科約150種,納蜱科1種。我國已記錄的硬蜱科約100種,軟蜱科10種。硬蜱又稱草爬子、狗豆子、壁虱、草蜱等,是一種重要畜禽外寄生蟲。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叢、開闊的牧場、草原、山地的泥土中;軟蜱多棲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動物的洞穴、鳥巢及住房的縫隙中。每年4~9月份大量蜱蟲寄生于羊面部、耳部以及四肢內側等羊體表裸露處。
蜱蟲以吸食血液為生,幼蟲、若蟲、成蟲這3個活躍期都要在人、畜及野獸(禽)身上吸血。其唾液腺分泌毒素,叮咬羊只,使其騷動不安,傷口處產生炎癥和感染,引起羊只貧血、消瘦、體溫升高,影響羊只的生長發(fā)育,大量寄生時導致中毒性癱瘓,嚴重時可導致死亡。同時蜱蟲是多種疾病的媒介或貯存宿主,能傳播多種人畜共患病。
3.1 體表拔除 當羊體表感染較輕,蜱蟲數(shù)量較少時,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除蟲,也可選用酒精,氯仿或乙醚將蜱蟲麻醉。拔除時應使蜱蟲與羊只皮膚成垂直狀態(tài)向上拔除,以免蜱蟲的口器斷落在羊體內引起局部炎癥。
3.2 藥浴 常用于羊體藥浴的藥物可選0.05%雙甲脒、0.1%馬拉硫磷、0.1%辛硫磷、0.05%地亞農、1%西維因、0.0025%溴氰酯、0.05%毒死蜱、0.003%氟苯醚菊酯、0.006%氯氰菊酯等。藥浴要選擇在晴朗天氣進行,浴前要飲足水,免得藥浴時因口渴誤飲藥液。藥浴時間一般在80~100s,藥液的深度以淹沒羊體全身為原則,頭部要在水中浸至少2次,要使羊只全身都受到藥液浸泡。浴后不能馬上放牧,有外傷的羊禁止藥浴。
3.3 藥物注射 根據羊體重,按照10mg/kg體重的劑量肌肉注射20%碘硝酚注射液,或按照0.2mg/kg體重的劑量皮下注射伊維菌素注射液,間隔7~10d重復1次。
3.4 藥物噴淋 選擇1%馬拉硫酸、0.2%辛硫酸乳劑,按照200ml/羊/次噴淋羊體。
3.5 羊舍滅蜱 羊舍是蜱蟲生活繁殖的適宜場所,雌蟲在地下或石縫中產卵孵化成幼蟲。有發(fā)病羊的羊舍,為改變原有適宜蜱蟲生活和繁殖的環(huán)境,應用滅蜱蟲藥物噴灑墻壁、地面、飼槽等處的縫隙及小洞,用新鮮石灰乳粉刷并堵塞縫隙。每月在欄舍內及周圍噴灑1次1%敵百蟲液。
3.6 放牧員防護 放牧員盡量穿淺色衣服,以便容易看清楚趴衣服上的蜱蟲。穿長袖衣衫,褲腳塞到襪子內,防治蜱蟲爬進褲腳內。有條件者,進入有蜱蟲地區(qū)要穿防護服,扎緊褲腳、袖口和領口。離開林地或者草木地時,應相互檢查,勿將蜱蟲帶回羊場內。